-
从气火并治探讨恶性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激活抗肿瘤相关免疫,但同时还可引起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认为ICIs生理情况下可归属于中医学补益剂,发挥温阳益气之效,但免疫应答过激时,ICIs则演变成病理之壮火,对机体具有破坏性.结合免疫治疗不同时期和症状发作程度,将irAEs分为症状发作期(壮火食气耗精)和治疗间歇期(伏火散气势危)两阶段,其中阳动为实火致皮肤、口腔黏膜毒性,气郁化火致胃肠毒性,气闭生火致心脏毒性,气阴两虚致火表现为ICIs相关糖尿病.提出"气火并治"为治疗irAEs的总原则,发作期泻火降气祛药毒以除实火,升阳散火透药毒使火郁发之,通阳行气截药毒使火闭可畅,培气清火制药毒以散虚火,从而达到清壮火、解药毒、缓急症之效;间歇期力图微微生火以温阳气、阻伏火、防复燃,最终通过恢复人体生理之"气"与"阳"的平衡以防治irAEs,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获得性肺炎分期分级中医防治策略及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疗效优势.根据CAP临床特点,提出CAP感染期、恢复期的分期概念,结合感染期轻症、中症、重症的疾病严重程度提出了分期分级的防治目标和策略.轻中症肺炎以提高治愈率、重症肺炎以降低病死率、恢复期以降低新发上下呼吸道感染事件为主要目标.中医防治策略:轻症肺炎治以疏散外邪,宣降肺气,祛湿化痰或清肺化痰;中症肺炎治以清肺解毒、燥湿化痰,佐以补肺健脾或益气养阴;重症肺炎根据邪实、正虚(脱)的主次,祛邪与扶正有所侧重;恢复期治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并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说明分期分级的防治策略对提升CAP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中西医诊治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R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统计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指标、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专科检查情况,分析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结果 T2DR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率最高(46.7%),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发生率最高(62.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T2DR患者中DKD、糖尿病足、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显著升高(P<0.05).PDR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SUA)、尿总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NPDR患者(P<0.001);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05);PDR患者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5).PDR患者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使用率高于NPDR患者(P<0.05),滋阴清热和滋阴活血的使用率低于NPDR患者(均P<0.05).PDR患者的眼球超声检查率、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NPDR(P<0.001).结论 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CCB、ARB、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PDR期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NPDR.PDR患者应进一步提高眼底造影检查率,更好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兼脾肾不足证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TB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B、Ch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GLO、ALP、γ-G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GLO、ALP、γ-G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IN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FIB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治疗组PT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FI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胁肋隐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腹胀便溏、面色不华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100%(40/4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95.00%(38/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改善CHB气虚兼脾肾不足证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为青海高原地区CHB的诊治提供了用药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中益气汤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调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汤及方中中药配伍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调控作用.方法 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抑制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高、中、低剂量中药组,黄芪+白术组,黄芪+党参组,白术+党参组,黄芪+白术+党参组,连续给药17 d后,测量小鼠体质量并计算脾脏及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比例,酶标法测试NK细胞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NK细胞比例与活性明显降低(P<0.01),表明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补中益气汤)组可以有效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NK细胞比例与活性(P<0.01或P<0.05),其中以中剂量中药组纠正效果最为显著,NK细胞比例高于阳性组,但不及空白组水平,表明方剂可改善免疫抑制状态.黄芪+白术组、黄芪+白术+党参组可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P<0.01或P<0.05),白术+党参组、黄芪+白术+党参组可提高小鼠NK细胞比例与活性(P<0.01或P<0.05),表明方中主药配伍亦可一定程度提升免疫功能,但效果不及全方组(中剂量中药组).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拮抗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抑制,增强NK细胞的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PG,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TNF-α、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采用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采用Wintrobe法测定ESR。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足背动脉和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和峰值流速,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1.8%(2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66, P=0.03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TNF-α、IL-1、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113、4.180、7.655、2.825、2.534, P<0.01或 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ESR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49、9.894、15.280、3.455, 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 t值分别为4.184、4.415)及血流量( t值分别为2.253、7.859)均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 t=6.346、6.427, P值均<0.01)。 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升高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降低峰值流速,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味补中益气汤对COP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21年4-6月,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C)组、模型(Model)组、中药(CM)组、西药(WM)组,每组15只。除BC组外均以烟熏法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模型,造模后CM组、WM组分别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合生元灌胃干预,Model组、BC组则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干预。7 d后收集各组大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对有效序列进行聚类,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用于主坐标分析(PCoA)、物种组成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的影响。结果:CM组和WM组以厚壁菌门为主,BC组和Model组以拟杆菌属为主。各组中优势菌群主要为乳杆菌、拟杆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CM组、WM组、BC组群落丰富度指数中Shannon指数分别为(3.65±0.35)、(3.65±0.36)、(3.59±0.20),均高于Mode组的(3.37±0.26)( t=2.49、2.44、2.60,均 P < 0.05),CM组、WM组、BC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CM组、WM组、BC组Sobs指数分别为(458.67±73.11)、(454.80±95.13)、(525.93±101.88),均高于Mode组的(337.40±37.49)( t=5.72、4.45、6.73,均 P < 0.05),且BC组Sobs指数高于WM组,BC组与CM组、WM组与CM组Sobs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PCoA分析显示,与BC组比较,门水平上Model组放线菌门下降、变形菌门和脱硫菌门上升,属水平上Model组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杆菌属及副拟杆菌属上升,普雷沃菌属、梭菌属、布氏菌属和瘤胃球菌下降;与WM组相比,CM组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布氏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上升,梭菌属、嗜果胶拟杆菌属、克里斯滕森菌属和毛螺杆菌属下降,各组菌群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COPD模型大鼠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加味补中益气汤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主客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主客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月本院104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结合主客原络配穴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斯坦福嗜睡自评量表(SSS)评估嗜睡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RBC、平均红细胞容积水平;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4.2%(49/52)、中药组为82.7%(43/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3, P=0.035)。治疗后,针药组Epworth嗜睡量表、SSS评分低于中药组( t值分别为-8.19、-5.48, P<0.01);AHI[(15.64±2.81)次/h比(19.82±3.05)次/h, t=-7.27]、HI[(5.53±1.28)次/h比(7.37±1.34)次/h, t=-7.16]、AI[(8.13±1.95)次/h比(10.98±2.26)次/h, t=-6.89]低于中药组( P<0.01),SaO 2[(92.77±2.91)%比(89.53±2.44)%, t=6.15]高于中药组( P<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中药组( t值分别为-2.62、-3.14、-6.58, P<0.01);血红蛋白、RBC、平均红细胞容积水平低于中药组( t值分别为-2.11、-2.92、-2.48, P<0.05或 P<0.01)。 结论:主客原络配穴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可降低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SaO 2,降低AHI、HI、AI及嗜睡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发生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TURP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纸条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不做特殊处理,B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法,C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结合盆底肌锻炼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不同节点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临床治疗效果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前的ICI-Q-SF、MUN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的ICI-Q-SF评分均下降,MUNSH评分均升高(均 P<0.001);C组的ICI-Q-SF评分低于A组与B组,B组低于A组(均 P<0.001);C组的MUNSH评分高于A组与B组,B组高于A组(均 P<0.001)。治疗后,C组的最大尿流率低于A与B组,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均高于A与B组(均 P<0.05);B组的最大尿流率低于A组,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与最小漏尿点腹压均高于A组(均 P<0.05)。C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与B组,B组高于A组(均 P<0.05)。 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TURP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幸福感,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观察治疗后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等重要心肺指标的疗效指标及在肝肾功能等方面安全性评价。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比对照组升高[(58.83 ± 3.16)%比(52.80 ± 4.23)%],BNP比对照组降低[(205.60 ± 29.51)ng/L比(218.50 ± 25.64)ng/L],FEV 1/FVC比对照组升高[(89.13 ± 3.44)%比(76.90 ± 3.79)%],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升高[(79.27 ± 5.71)分比(70.30 ± 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观察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安全性较高。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从"心肺同治"角度,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其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