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聚集在新生犬动脉导管闭合过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在新生犬动脉导管闭合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影响。方法:选取24月龄比格母犬4只,分别编号为1、2、3、4,分两批在预产期前1~2 d进行剖宫产取出仔犬。母犬1和2为第一批,经剖宫产取出新生犬18只,作为对照组,按出生后时间点分为1、4、12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新生犬出生后即刻经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母犬3和4为第二批,经剖宫产取出新生犬19只,作为替罗非班组,按出生后时间点分为1 h( n=6)、4 h( n=6)、12 h( n=7)3个亚组;新生犬出生后即刻经颈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10 mL/kg(10 mL注射液含替罗非班2.5 mg)。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动脉导管内径;手术剥离取出动脉导管并分成两部分,分别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 结果:对照组1 h亚组中有1只新生犬于出生后0.5 h死亡;替罗非班组19只均顺利完成实验。出生后1 h,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新生犬动脉导管均未闭合,导管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1.72±0.08比1.70±0.11, P>0.05);出生后4 h,对照组有1只新生犬动脉导管闭合,替罗非班组均未闭合,且动脉导管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mm:1.52±0.15比0.95±0.48, P<0.05);出生后12 h,对照组新生犬动脉导管均闭合,替罗非班组仍有2只未闭合,导管内径分别为1.0 mm和1.1 m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两组新生犬出生后1、4、12 h动脉导管内血小板膜GPⅡb-Ⅲa蛋白表达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替罗非班组1 h GPⅡb-Ⅲ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GPⅡb-Ⅲa/β-actin:0.67±0.07比0.84±0.16, P<0.05),4 h和12 h时GPⅡb-Ⅲa蛋白表达略低于对照组(GPⅡb-Ⅲa/β-actin:4 h为0.85±0.12比0.95±0.11,12 h为1.04±0.16比1.09±0.17,均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新生犬动脉导管内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相似。 结论:新生犬动脉导管在出生后1~4 h开始闭合,12 h全部闭合;出生后动脉导管内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逐步升高,血小板聚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并促进了动脉导管闭合。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新生犬动脉导管闭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射用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58岁男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予依诺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2次/d,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以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15 h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1×10 9/L,考虑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立即停止上述治疗,给予血小板8 U静脉输注1次。次日PLT升至30×10 9/L,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第3天,PLT升至57×10 9/L,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第6天,PLT 144×10 9/L。根据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评分系统,本例患者得分为1分,提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不大,故考虑患者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很可能为替罗非班引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替罗非班序贯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替罗非班序贯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AD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DAPT组和联合组,DAPT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吲哚布芬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48 h,停用前4 h序贯DAPT.发病后90 d,记录患者主要预后指标[包括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率、功能预后良好率]、次要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幅度、卒中复发率]、安全性指标(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死亡情况.结果 匹配前DAPT组90例,联合组38例.匹配后DAPT组31例,联合组31例.联合组END发生率低于DAPT组,功能预后良好率高于DAPT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NIHSS评分变化幅度、卒中复发率、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论 替罗非班序贯DAPT可减少BAD患者END的发生,提高其功能预后良好率,且不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年 1 月—2023 年8 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 126 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3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开始以 0.4 μg/(kg?min)滴注 30 min,后以 0.1 μg/(kg?min)维持 72 h,之后继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每次将 0.3 g溶于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1 次/d.两组疗程均为2 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分、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FCA、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FCA、M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而MPV、PAgT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显著延长,而FDP、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采用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较佳,能有效提高救治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加速患者功能状态恢复,且在进一步调节机体凝血功能和抑制血栓形成方面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川蛭通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对 48 h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6 月—2023 年6 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3 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初始滴注速度 0.4 μg/(kg?min),滴注 30 min,随后按 0.1 μg/(kg?min)的速度连续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川蛭通络胶囊,2 粒/次,3 次/d.两组患者治疗 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 1(CX3C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分拣蛋白(Sortilin)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78.43%和 94.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和NIHSS评分显著下降,而Barthel指数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CAT和bFGF水平显著升高,而CX3CL1 和Sortili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所有指标的改善上表现尤为突出(P<0.05).结论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 48 h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并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月—2022 年 6 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 117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8 例)和治疗组(59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开始 30 min给药速度为0.4 μg/(kg?min),然后减为维持量0.1 μg/(kg?min),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餐后 0.5 h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 袋/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76%)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92%)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沉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IL-10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GSH、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 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 13.79%(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86 例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将 86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2 组治疗周期为2周.对 2 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 2 周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及治疗 1、2 周后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治疗 1、2 周后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患者分别为 33 例,40 例,占 77%、93%,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高(χ2=4.440,P=0.035);2 组治疗 2 周后相较于治疗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7.371,6.088,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研究组较对照组延长更明显(t=2.463,P<0.05);2 组治疗 1、2 周后相较于治疗前,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026、3.936,6.204、8.381,P均<0.05);2 组治疗 2 周后相较于治疗 1 周后,mR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mRS评分降低更明显(t=10.705,P<0.05),BI评分升高更明显(t=12.500,P<0.05).结论 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一定程度改善凝血功能,使血管内皮损害减轻,为患者日后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当贡-3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究当贡-3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医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用当贡-3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炎症水平、血脂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整体疗效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且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TNF-α、CRP水平[(0.72±0.14)次、(2.47±0.48)min、(17.49±3.48)ng/L、(2.19±0.4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0.91±0.18)次、(3.24±0.64)min、(19.42±3.88)ng/L、(2.71±0.54)mg/L],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试验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贡-3胶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调节病人炎症水平和血脂水平,从而缓解病人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静脉溶栓后应用EGB-761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后应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和活化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Ⅶ抗原(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 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 antigen,FⅦa/FⅦAg)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88)和对照组(n=180).2组均给予静脉溶栓,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GB-761治疗.比较2组Hcy、FⅦa/FⅦAg比值、VEGF、趋化因子CXC配体(chemokine CXC ligand,CXCL-12)、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的差异,评估2组斑块数量、面积及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弥散加权成像和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nd early CT in the Alberta Stroke Program Score,DWI-ASPECTS)水平,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Hcy、FⅦa/FⅦAg比值、VEGF、CXCL-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cy、CXCL-12水平和FⅦa/FⅦAg比值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均P<0.01);2组VEGF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均P<0.01).治疗前,2组斑块数量、面积、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斑块数量、面积及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均P<0.01).2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d)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1%(179/188),高于对照组的89.44%(16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I、DWI-ASPEC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I、DWI-ASPECTS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均P<0.01).结论:静脉溶栓后应用EGB-761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可通过调节患者的血清Hcy和VEGF表达及FⅦa/FⅦAg比值,增加脑血流量,减少颈动脉斑块,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养心氏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养心氏片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2020 年12 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 97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 例)和治疗组(49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0.4 μg/(kg·min)静脉输注 30 min,继以 0.1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 72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心氏片,3 片/次,3 次/d.两组均治疗 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谱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93.8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2.92%(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且治疗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下降(P<0.05),且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CK、cTnI、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水平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心氏片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酶谱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