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气与离位之相火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相火”作为“火气”的一部分,既秉“一气”周流之性,亦具“火”速快行之能,寄于脏腑经络之间。若相火不安其位,外溢逆冲为害,气机升降失司,则清浊俱下,发为泄泻。可见,泄泻乃脾胃伤损所致气机失调,兼夹相火外溢环节。中医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从“气”论病、调“气”而治,立足于相火离位施治,在培土泄湿、调畅气机同时,施降泻、潜镇、固阳之法,以复相火位,寒热并调,阴阳合和,气行条达,而使泄利自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范瑞强从肝肾论治红斑狼疮经验撷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漫长,西医治疗本病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多等问题.范瑞强教授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及自身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红斑狼疮病位在经络血脉,病久可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肝肾阴虚、阴阳失调是发病基础,肝阳偏亢、相火妄动是疾病进展要素,肝郁血滞、瘀血阻络是重要病理变化.临证治疗主张滋肝补肾以治本,疏肝清肝、活血化瘀以治标,标本兼顾,临证强调中西并重,以人为本,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杨震基于"相火理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指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引起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杨震认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病因多为饮食失当、劳逸失和、忧思恼怒、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所致;主要为郁、热、湿、瘀、痰等因素损伤肝脾,使湿、热、瘀、痰结于肝络而发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肾等脏腑.杨震基于"相火理论",应用郁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理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附医案一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防治恶性肿瘤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梳理古代文献阐明君火、相火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含义,并结合恶性肿瘤生物学发病机制,分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提出君火不明是肿瘤产生之基,相火妄动为肿瘤形成之始,痰瘀内生为肿瘤发展之渐,君相两衰为肿瘤进展之终.基于此,认为临床防治恶性肿瘤应节欲畅志以明君火,引火归元以敛相火,化痰祛瘀以消瘤体,潜阳培土以复正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朱丹溪与薛己对"阴虚"的认识及证治思路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7/6
"阴虚"相关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滋阴派与温补学派皆十分重视阴虚证的治疗.滋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以"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为基础,将阴虚火旺大致分为两类治之:阴血虚而火旺者,予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养血兼以泻火;阴精虚而火旺者,予大补阴丸滋阴兼以泻火.温补学派代表医家薛己为矫时人滥用苦寒之偏弊,首倡温补法治疗阴虚证.薛己认为阴虚即是脾虚,脾为至阴,故在治疗时尤其重视补益脾胃,善用补中益气之法,并强调滋补化源,常脾肾阴阳双补,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朝夕补法,将补中益气汤与地黄丸同用,对足三阴虚大有裨益.两位中医大家论治阴虚的方法看似相悖,实则是对阴虚认识的不同及证治思路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比较两者对阴虚的认识和证治思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从"水火失济"论治房颤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对兴奋,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增强,房室传导加快,表现为快速性房颤;迷走神经兴奋亦会导致心房电重构,延缓房室传导,表现为慢心室率房颤.自主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亦可诱发房颤.针对水火阴阳的失衡结合西医学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本文提出"滋阴潜阳以治火""益火之源以培元""益气镇惊以调神",旨在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交感和合,恢复自主神经张力平衡,减少房颤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终止房颤的发作,拓宽临床治疗房颤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潜阳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为主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综合征,此病属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临证中症见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腹痛或腹胀,但无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的久病及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其病机可归为肾阴失藏,相火离位,浮于大肠,暗耗津液;辨证属"阴不藏阳,虚阳浮越"之证,治疗宜采用潜阳法;选方可采用三才封髓汤(主要由人参、天冬、熟地黄、黄柏、砂仁、甘草等组成)加减,常可获显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论围月经期哮喘
编辑人员丨2024/5/18
围月经期哮喘在女性哮喘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有时其预后较普通哮喘更为严重."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黄帝内经》藏象体系重要的理论传承,五脏六腑均取决于此,各医家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胆"枢机不畅,可导致经脉循行、气血通畅、阳气生发、相火以位等多种生理状态异常,临床可发为多病,是围月经期哮喘的致病原因之一.治疗上可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入手,其运行和畅,疾病可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彭江云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干燥综合征是以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少火生气"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医家吴佩衡根据"少火"所在脏腑及生理功能又将其细分为心之君火、肾之命门真火以及熏蒸散布于各脏腑部位的相火.彭江云教授继承吴佩衡学术思想认为少火衰弱是干燥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少火衰弱导致阴津失于蒸化布散、相火违令浮越上亢、阴凝中州气机不畅,津液难以润泽肌肤孔窍,继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燥症表现.根据该病不同的病机特点,彭师辨为肾虚津亏证、上热下寒证、脾虚湿阻证,予以温养肾精、生津润燥,助阳生津、引火归元,温阳助运、醒脾化湿等治法,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朱丹溪与张景岳对阴虚认识以及滋阴治法之异同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梳理总结朱丹溪与张景岳的滋阴理论,探讨二位医家对阴虚的认识以及滋阴治法的异同.[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研读朱丹溪和张景岳主要著作中与"阴虚"有关的内容,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两者滋阴理论、阴虚分类、滋阴治法的异同之处.[结果]朱丹溪治疗阴虚之证以"阳有余阴不足论"及"相火论"为理论基础,以相火妄动为阴虚证产生的主要病机,治法上重视苦寒降火,善用知母、黄柏等苦寒之品,补阴与降火并重.而张景岳以"阴阳一体""真阴为阳气之根"为理论基础,认为真阴不足既可导致阴虚,又可阴损及阳而致阳虚,并提出阴虚有二,阴中水亏与阴中火衰,治疗上重视纯补真阴,重用熟地黄等甘温填精之品,提倡阴阳互济之法.[结论]无论是滋阴思想还是具体治法方药,张景岳对朱丹溪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滋阴理论及温补学说,并创制了一系列以填补真阴为基础的方剂.研究两者思想理论与临床证治的异同,对于梳理滋阴治法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