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手术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对术中知晓和术后谵妄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的苯二氮?类药因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而常作为术前用药和麻醉时使用。虽然其顺行性遗忘作用可能会阻止术中知晓的发生,但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该类药物使用导致谵妄的风险增加已不再符合医疗标准。因此,2018年围手术期脑健康倡议对术后神经认知障碍风险和谵妄患者避免使用苯二氮?类药。然而,在没有加权考虑围手术期苯二氮?类药物使用的风险和益处的情况下,其围手术期的安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该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围手术期苯二氮?类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移植物直径术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时自体移植物的直径对重建效果至关重要。建议自体移植物直径至少为8 mm,以避免移植肌腱再次断裂。腘绳肌腱自体移植物因其与ACL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更少的并发症和更好的中远期疗效而广受欢迎。但是肌腱的长度和直径无法控制,增加了术中手术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对从自身个体数据测量、术前多排CT及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术前超声检查、术前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方面来预测移植物直径的最新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术前移植物直径评估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进行术前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患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合评估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后多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和CNKI数据库,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含5 320例肥胖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LSG术后血清维生素D( SMD=0.59,95% CI:0.16~1.03, P=0.007)、磷( SMD=0.28,95% CI:0.09~0.47, P=0.004)和铁( SMD=0.46,95% CI:0.31~0.61, P<0.01)显著升高,而血清锌( SMD=-0.41,95% CI:-0.81~ -0.01, P=0.044)显著下降。血清钙( SMD=0.11,95% CI:-0.14~0.36, P=0.385)、叶酸( SMD=0.27,95% CI:-0.08~0.62, P=0.133)、维生素B 12( SMD=0.11,95% CI:-0.25~0.47, P=0.563)和镁( SMD=0.53,95% CI:-0.08~1.14, P=0.09)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肥胖患者LSG术后血清营养指标改变尚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定期监测血清营养指标变化并在必要时添加补充剂,以预防术后营养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MRN)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RN辅助诊断并且手术治疗的9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40.6±11.0)岁(范围18~54岁);3周以内的新鲜骨折2例,陈旧性骨盆骨折7例。骨盆骨折AO分型:C1.3型6例,C3型3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3例;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Nerve Injuries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M1级2例,M2级3例,M3级2例,M4级2例。术前通过MRN技术,准确定位腰骶神经损伤部位及程度,采用神经探查松解术或内固定物置入联合神经探查松解术进行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7.8±63.8)min(范围150~360 min);术中出血(388.9±293.4)ml(范围200~1 1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6±19.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7±2.2)个月(范围10~18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例;根据BMRC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M5级6例,M4级2例,M3级1例。1例患者出院后2个月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MRN技术可辅助术者术前充分了解骨折对腰骶丛压迫、牵拉损伤情况,对神经损伤进行精确定性及诊断,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化、微创化,是对传统腰骶丛损伤诊断方法的一种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肺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常会漏诊,造成患者死亡。近年来,虽然多种影像技术已应用于CTEPH患者,但在CTEPH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的选择决策上仍有不确定性,熟练掌握各类影像技术特点,可提升利用率。目前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CTEPH的首选方式,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皮肺动脉成形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像学检查在CTEPH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管暂时性寄存装置在非连续性肠损伤伴失血休克犬模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肠管暂时性寄存装置(ITSD)在非连续性肠损伤伴失血休克犬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两组,通过离断肠管、结扎肠系膜血管及动脉放血建立犬肠多处横断伤及非连续性可疑坏死伴失血休克模型。实验组采用ITSD重建肠管,对照组则缝扎肠管,随后暂时关腹,24 h后行确定性手术。记录实验一般资料(放血量、复苏期补液量、早期处理用时、断端肠管处理时间及犬生存情况)。检测实验前、早期处理后(0 h)、2、6、12、24 h内毒素浓度,并观察肠管活力变化。实验组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取两组原可疑坏死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两组的放血量、补液量、早期处理用时及肠管断端处理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肠管缝扎后,1只犬因误吸死亡。自术后2 h起,对照组内毒素浓度显著高于实验组[24 h:(1.217±0.324) EU/ml比(0.675±0.227) EU/ml, P<0.05]。实验组可疑坏死肠管活力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肠管坏死的首发时间晚于对照组[(8.75±3.70) h比(4.63±1.87) h, P>0.05],切除的坏死肠管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28.30±6.76) cm比(95.68±29.31) cm, P<0.05]。消化道造影显示实验组肠管通畅性良好。对照组的肠组织病理改变较实验组严重。 结论:ITSD在非连续性肠损伤伴失血休克犬模型的紧急救治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神经网络在口腔正畸学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的系统,擅长分析处理非线性、非结构化、不确定性、多因素等复杂问题。目前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主要应用于头颅侧位片自动定点和分析、儿童生长和发育评估、判断是否拔牙、是否进行正颌手术、前牙开 病因分析、面部吸引力评价、正颌手术术后软组织轮廓预测等方面,辅助正畸医师在诊断和临床决策方面更加精确,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评价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对我国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东、中、西部9家县级医院眼科的2019年数据,应用基于马氏距离权系数的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开展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并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我国县域眼科服务能力区域性发展不均衡,部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医院在医疗服务量相关的多项指标评价上总体领先,东部地区医院住院手术量、门诊手术量、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住院人次、门诊人次、急诊人次等指标均值分别为西部地区医院均值的3.25、1.60、1.81、1.61、2.64、2.63、4.47倍。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相比,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分析结果与各医院实际业务发展情况一致,评估结果可信,能更有效降低评估结果中的不确定性。结论:我国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仍有待持续提升,有必要应用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开展持续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yclin D1表达及分子检测在术前甲状腺细针穿刺不确定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小组合的分子检测,在Bethesda分类(TBSRTC)不确定类别(Ⅲ~Ⅴ级)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医院病理科96例有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术前穿刺细胞学诊断为TBSRTC Ⅲ、Ⅳ及Ⅴ级的病例。细胞学涂片经退染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刮取涂片行BRAF V600E单基因或5基因(BRAF、N-RAS、H-RAS、K-RAS和TERT)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yclin D1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通过交叉列联表评价各指标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并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入组的96例甲状腺结节中,细胞学诊断TBSRTC Ⅲ级42例,Ⅳ级10例,Ⅴ级44例。其中女性79例,男性17例,中位年龄47岁(范围25~75岁)。甲状腺细胞cyclin D1核染色阳性阈值设定为7.5%,其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PPV为100%,NPV为57.1%,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100%。BRAF V600E突变检测或联合5基因检测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65.5%和69.0%,而联合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与上述分子检测,其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提高到94.0%和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特异度并未降低,仍为100%和91.7%。与单独使用这些标志物相比,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联合单基因或5基因检测,辅助FNA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提高至94.8%。 结论:对FNA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病例,加上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和小组合的分子检测,可以提高细胞学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为细胞病理学医师提供一个简单、准确和方便的诊断方法,同时减少了外科不必要的甲状腺切除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获得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数据(PSD),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血管栓塞术、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等3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手术。使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扫描仪扫描胶片,利用ImageJ和Film QA Pro?2014软件测量和分析胶片。结果:共采集49例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数据,包括血管栓塞术23例、血管成形术14例、血管造影术12例。PSD≥2 Gy患者20例,其中血管栓塞术15例,血管成形术5例。血管造影术患者的PSD均<2 Gy。部分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超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18号报告中的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结论:神经介入手术存在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风险,建议针对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及时了解其辐射损伤情况和后续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