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阔筋膜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评价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12例头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74岁,均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硬脑膜缺损。本组患者肿瘤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 cm×10 cm~24 cm×21 cm,硬脑膜缺损面积为7 cm×6 cm~16 cm×14 cm;皮瓣面积为14 cm×12 cm~27 cm×24 cm,阔筋膜面积为8 cm×7 cm~17 cm×15 cm。将颞浅动脉及颞中静脉与皮瓣供血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1肌皮穿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端端吻合。供瓣区取自体躯干中厚皮移植修复并打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皮瓣和皮片存活情况;定期随访,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观察颅内肿瘤是否复发和硬脑膜完整性,另观察皮瓣的外形、供瓣区是否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和皮片均存活良好。10例患者皮瓣缝合边缘愈合;2例患者皮瓣缝合口局部窦道形成,少量脑脊液外漏,经门诊换药后痊愈。本组患者随访10~36个月,3例患者术后颅内肿瘤复发,均为肿瘤累及硬脑膜矢状窦区患者,再次切除肿瘤;所有患者硬脑膜完整,皮瓣外形较佳,供瓣区切取后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论: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能较好修复因鳞状细胞癌侵犯切除头皮及硬脑膜形成的缺损,并为颅骨重建提供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采用磁吻合技术(MCA)实施食管吻合6例:3例为Ⅲa型长段食管闭锁通过消化道内镜将1枚磁体置入食管近端盲袋,与远端食管腔内磁体互相吸引,实现食管吻合口衔接;2例术后食管狭窄和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均通过消化道内镜和胃造瘘方法将两个磁体分别置入食管狭窄部位近端和远端食管腔内,对食管狭窄部位产生持续压力以疏通食管。术后通过胃管喂养直至磁环自然脱落。1例长段食管闭锁患儿术后1周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16个月,2例患儿再次发生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吻合口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重视肝脏血管性疾病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门静脉高压,作为一种常见而复杂的肝血管疾病,是肝硬化失代偿诸多急性事件及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降低门静脉高压的最有效措施,早期TIPS对于肝功维护、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具有积极意义。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风险较普通人群提高1 000倍,肝血窦阻塞综合征(HSOS)临床病程凶险,死亡风险大,抗凝及TIPS是治疗PVT及HSOS的主要方法。为肝移植创新的磁吻合血管技术,显著缩短了无肝期,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胎儿肠扭转2例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胎儿肠扭转较罕见,本文报道2例产前诊断为胎儿肠扭转的孕妇,经多学科会诊救治、及时产时手术,新生儿最终获得较好结局。例1发病孕周为31 +3周,系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旋涡征、血管螺旋征及肠管扩张。例2发病孕周为34 +6周,主诉胎动减少,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肠管扩张及腹腔积液。2例均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胎儿肠扭转,经胎儿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后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产时手术均发现小肠部分扭转及坏死,术中切除坏死段肠管,例1行一期吻合,例2行肠管造瘘术后再行还纳术。经治疗患儿最终均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磁共振引导质子治疗中剂量畸变和Bragg峰位置校正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分析磁场对质子束传输和剂量分布的影响,探索垂直磁场条件下Bragg峰(BP)偏移的校正方法,为MR引导质子治疗的剂量计算和束流传输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蒙特卡洛(MC)模拟研究磁场下质子束在水模体的剂量分布。通过"角度校正+能量校正"的方法对BP位置偏移进行校正,并基于模拟数据通过解析公式计算校正参数。结果:磁场引起质子剂量的畸变,造成BP位置偏移,偏移程度随磁场强度和初始能量增大而增大。与MC模拟相比,解析法计算空气中质子束偏移的误差<0.2%。基于模拟数据和计算公式,借助MATLAB编程可以在1 s内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校正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存在磁场的空气层、等中心深度、照射方向对校正参数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经过校正后BP位置与预期位置基本吻合(偏移≤0.2 mm)。结论:"角度校正+能量校正"的方法能有效地校正垂直磁场下的BP位置偏移,基于模拟数据的解析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校正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磁吻合技术在犬门静脉无缝线吻合中应用的组织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比较磁吻合技术(MCA)与传统缝合吻合犬门静脉的组织学差异。方法:选择健康中华田园犬18只,雌雄不限,月龄8~12个月,体重13.5~18.9 kg。电脑编号后随机分为MCA组( n=9,切断门静脉,利用磁吻合环行端端吻合)和手工缝合组( n=9,切断门静脉再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门静脉吻合时间。吻合即刻和术后4、8、12、24周取吻合口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吻合口超微结构。 结果:所有实验犬手术后均健康存活。MCA组门静脉吻合时间(3.58±2.75)min,少于手工缝合组(12.89±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CA组术后即刻肉眼见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手工缝合组褶皱明显。术后24周电镜观察MCA组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手工缝合组吻合口内皮细胞呈褶皱样,排列和形态紊乱。HE染色MCA组术后24周无明显炎症反应,Masson染色纤维组织较少。手工缝合组吻合口因缝线残留,术后24周HE染色吻合口仍可见炎症反应,Masson染色可见局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 结论:MCA吻合犬门静脉较传统手工缝合时间更短,吻合口内膜光滑,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血管无异物残留,炎症反应轻微,吻合口质量更好。MCA无缝线吻合犬门静脉效果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游离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颅脑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人工硬脑膜裸露伴感染的患者,均为开颅术后并发症。经术前抗感染治疗后,术中神经外科参与清创并尽可能去除人工硬脑膜,设计携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用皮瓣动静脉分别与颞浅动脉、颞浅静脉/颞中静脉吻合,用带血供的阔筋膜修补缺损硬脑膜,皮瓣封闭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或移植自体中厚皮片。观察术后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有无脑脊液漏、供瓣区愈合情况;随访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硬脑膜完整性以及颅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人工硬脑膜全部去除干净,2例患者因粘连严重未全部清除,其中1例残余0.8 cm×1 cm,另1例有3处残余,最大面积0.5 cm×0.7 cm;所有移植皮瓣均成活,其中12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皮瓣拆线后部分伤口裂开,经保守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无脑脊液漏;1例供瓣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后愈合;13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显示硬脑膜完整;其中8例患者已完成颅骨重建手术,重建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区外观良好。结论:对于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创面,采用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并修复硬脑膜缺损,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并能为后期颅骨重建创造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20年6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消化道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中位年龄2.9岁。观察各病例的异物种类及滞留部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经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并观察近远期并发症。结果:消化道异物主要发生在年龄< 3岁婴幼儿组(34/60,56.7%);异物种类包括磁性异物、锐器类异物(回形针、铁钉、螺丝钉、鱼骨等)、水晶球、枣核、胃毛发结石、电池和羽毛球托。异物主要滞留在胃和小肠。腹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最常见,异物滞留时间长者有发热、腹痛等腹膜炎表现,其中21例患者有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包括胃肠切开异物取出术22例,阑尾切除异物取出术7例,胃肠穿孔修补术6例,肠切除吻合术17例,肠切除加造瘘手术5例(3个月后再行造瘘肠管回纳术),直肠侧壁修补手术3例。其中开腹手术52例,腹腔镜手术8例。所有病例手术时间(93.5±19.3) min,术中失血量(20.2±4.3) mL,术后住院时间13(5,19) d。术后随访有3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恢复。结论:在儿童消化道异物中以磁性异物、锐器类异物、水晶球、枣核、腐蚀性异物等是导致消化道梗阻、穿孔的主要原因,应尽早根据异物数目、滞留位置及有无消化道穿孔等,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治疗腹部复杂手术后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治疗腹部复杂手术后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腹部复杂手术后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56岁,年龄范围为27~57岁。3例患者术前经多次内镜或介入治疗均失败,采用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完成胆道内引流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胆道支架、肝功能和吻合口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结果:(1)手术情况:3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其中磁压榨胆道十二指肠吻合2例,磁压榨胆道空肠吻合1例;术前胆道狭窄长度分别为7.1 mm、3.0 mm、2.0 mm,磁装置大小(子磁体直径/母磁体直径)为7 mm/8 mm、6 mm/6 mm、5 mm/5 mm,磁压榨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30 min、90 min、75 min。(2)术后情况: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5 d、8 d、9 d恢复胆道再通,无消化道穿孔、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随访情况:3例患者胆道再通后放置胆道支架跨越新吻合口,分别为12 Fr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导管、7 Fr胆道塑料支架、14 Fr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导管,术后17个月、2个月、6个月后拔除支架。3例患者拔除支架后分别随访40个月、20个月、5个月,总胆红素为5~19 μmol/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5~40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0~35 U/L。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未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无胆肠吻合口狭窄复发。1例患者在拔除支架后37个月因胆道感染入院,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示肝内胆管结石;行内镜清除胆道结石,内镜及胆道造影检查未见胆肠吻合口狭窄。结论: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治疗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腹部复杂手术后胆道梗阻,手术方式安全可行,远期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巨大胆总管结石1例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巨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粘连松解+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肝外胆管切除+远端胆管封闭+肝门部胆管整形+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取出结石约6.0 cm×7.0 cm×8.0 cm,重量约250 g。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个月患者复查各项实验室指标正常,复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吻合口通畅,吻合口和及肝内胆管未见结石,疗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