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肺癌手术患者肺康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肺癌手术患者肺康复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肺癌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非试验性研究中的德尔菲法,2022年1—4月对25名专家进行了2轮函询。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德尔菲法确立肺癌手术患者肺康复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4%(21/25)和100%(21/2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4,Kendall协调系数 W值分别为0.279和0.186,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09.57、218.23,均 P<0.05)。最终形成的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肺癌手术患者肺康复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42个。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肺癌手术患者肺康复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我国肺癌手术患者康复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框架,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对20例延迟就医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根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层次,将延迟就医原因归纳为11个主题,个人特质层原因包括高龄患者感知觉衰退,足部溃疡未及时发现;行为特征层原因包括糖尿病足知识缺乏,消极治疗心理;人际网络层原因包括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生活和工作条件层原因包括经济压力大,电子健康素养低,就诊不便;环境政策层原因包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异,医疗条件限制。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是多层次系统性的,医务人员既需要从个体层面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从系统层面探索相关的家庭、社会医疗支持资源,指导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期望寿命(HLE)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5月7日收录的近三年相关文献。筛选纳入有关HLE影响因素的原始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与伤害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学模型将疾病与伤害的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个人特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社会社区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状态。梳理研究地区、HLE指标、研究人群、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和结果等内容,应用证据图谱对不同HLE指标和两个维度影响因素的报告文献频次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90篇文献,其中在中国开展的文献研究占28.9%(26篇)。报告疾病与伤害的文献53篇,全部涉及非传染性疾病,且占比最大(58.9%)。报告健康决定因素77篇,涉及生态学模型5个层次,所有文献会同时报告多层次。其中个人特质的文献数最多,共53篇(58.9%);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47篇(52.2%);社会社区网络10篇(11.1%);生活与工作条件35篇(38.9%);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状态8篇(8.9%)。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近三年发表的HLE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21篇,其中涉及非传染性疾病和个人特质的文献最多,分别有11篇(52.3%)和12篇(57.1%)。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贡献的最主要因素,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最易被改变因素。结论:近三年HLE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非传染性疾病与个人特质的研究;未来应当深入探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和职业环境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0年3—5月查阅文献资料,以健康生态学、社会认知、知信行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回顾法结合小组讨论拟定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共22名专家被邀请参与专家咨询,第一轮函询发放问卷22份,收回问卷20份,其中有效问卷20份(90.9%);第二轮函询发放问卷20份,收回问卷19份,其中有效问卷19份(95.0%)。结果:两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33、0.937;第二轮专家函询中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 W显著高于第一轮(0.299比0.172)( 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数Mj为4.10~5.00,变异系数CV为0~0.235,满分比Kj为0.26~1.00。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个体特质、行为方式、环境支持)、12项二级指标和58项三级指标的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指标和测评工具,专家积极性、权威性、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院校“双驱型”教师发展模式及其驱动路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双驱型”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育生态学、教师激励理论为基础,通过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两条轨道来促进教师完成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换。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驱动路径包括社会主义信仰驱动、职业良心驱动、职业境界驱动;外在驱动路径包括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驱动、校本化教研活动驱动、医教协同驱动、校园文化正能量驱动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为引导心力衰竭患者及时就医、增加院内及院外护理范畴、优化护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6—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延迟就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对15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现象学分析方法及Nvivo11.0中文版软件辅助分析资料,对访谈资料分析与提炼。结果:15例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为7~44 d,延迟就医原因可归纳为5个主题群:症状认知不足;疾病管理能力缺乏;特殊人群的认知和经历;家庭社会支持不足;医疗延迟。结论:医护人员应优化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及模式,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时识别特殊患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获得院外优质医疗资源支持的途径进而改善延迟就医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系统探究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影响因素,为当地医疗机构制订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南山牧区1 145名≥60岁常住老年牧民为研究对象,在健康生态学模型的指导下,从生理、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网络及医疗卫生环境5个维度选取研究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进行 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145份。1 145名受调查的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中男564名,女581名,年龄(70.84 ± 5.69)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36.1%(413/1 14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1 000~2 999元( OR = 0.583,95% CI 0.366~0.926, 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 OR= 0.479,95% CI 0.315~0.728, P<0.01)是南山牧区老年牧民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高血压( OR= 1.842,95% CI 1.256~2.702, P<0.01)、血脂异常( OR= 1.449,95% CI 1.069~1.964, P<0.05)、慢性疼痛( OR= 1.549,95% CI 1.082~2.216, P<0.05)是南山牧区老年牧民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需尽早开展筛查,重点关注患高血压、血脂异常、有慢性疼痛的人群,制订综合干预措施,延缓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老年牧民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系统了解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2年2月至3月抽取浙江省4个城市的237名社区老年人,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进行调查,根据社会生态学模型的4个维度纳入自变量,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路径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得分为(87.07±11.76)分,患慢性病种类、健康自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居住形式、家庭关怀度、朋友网络是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关怀度、朋友网络对总体幸福感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抑郁对总体幸福感有直接影响.结论 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涉及多层次、多维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四个维度开展干预和管理,以积极提高老年人总体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伴随城市人口快速聚集及人类活动加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正在受到严重挑战,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涌现出大量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工作,但相关监测方法的讨论还很少.在分析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类型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从城市面临的环境胁迫和建设管理需求出发,构建了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的"胁迫+需求-生态系统响应"总体思路框架;从科学上最基本和社会上最关心的城市生态系统要素、格局和过程着眼,提出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的7项内容(土地覆盖与利用、人居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生物质生产、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物质代谢);并分析了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的4种方法(遥感监测、仪器监测、调查监测、公众科学监测),分析了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单元及其空间布局及监测频率.这将为我国城市生态学长期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网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通过网络分析技术构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同时挖掘核心因素,为开发孕妇身体活动促进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 年 8月至 2023 年1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行常规产检的 602 名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和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网络分析法构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结果:孕妇身体活动的总当量为(106.68±92.80)MET·h/周.59.4%的孕妇未达到指南推荐的身体活动标准.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中的个体、人际和环境因素分别形成 3 个集群,但彼此紧密联系,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其中"我对妊娠期健康的重视程度"具有最大的强度、紧密度和中介度.结论:半数以上的孕妇身体活动不足,孕妇对妊娠期健康的重视程度是网络中最核心的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从孕妇个体、人际和环境因素多角度出发,开展以提高孕妇对妊娠期健康重视程度为核心的身体活动促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