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空巢老人健康信息服务利用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意义 研究制定空巢老人健康信息服务利用障碍干预方案,以期为提高空巢老人健康信息服务知信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选取蚌埠市延安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使用预先构建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在干预研究结束后,向其提供与干预组同样的健康教育内容.结果/结论 干预方案可提高空巢老人信息服务利用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Flairlie分解法分析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北京市东城区4个社区1 55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和经济情况、健康体能状况、患病情况、认知功能、情感和老年综合评估等资料。应用衰弱指数(FI)模型进行老年人衰弱状况评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Fairlie分解法分析不同性别老年人衰弱相关因素及各因素对不同性别老年人衰弱差异的贡献率。结果:对象年龄为(74.5±8.5)岁,范围为60~102岁;其中男性641名,占41.2%。FI[ M( Q1, Q3)]为0.09(0.06,0.14),男性为0.08(0.05,0.13),低于女性[0.10(0.06,0.15)]( P<0.001);女性中衰弱占比为14.9%(137/916),高于男性[8.4%(54/641)]( P<0.001)。老年女性和男性衰弱的共同相关因素包括:年龄≥80岁,婚姻状况为非已婚(未婚、分居、离异或丧偶)、独居者衰弱的发生风险较高,参加集体活动≥3次/周和经常锻炼者衰弱的发生风险较低,均 P<0.05。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衰弱的性别差异贡献率分别为32.21%、15.26%、8.23%和4.34%(均 P<0.05)。 结论:北京市社区老年女性衰弱程度和衰弱占比均高于同龄男性,生活方式、家庭支持、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老年人衰弱性别差异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北京市社区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2—6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9名失能老人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将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的压力感知和应对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和10个子主题,即配偶压力感知动态多变(压力随失能老人的状态同步变化、压力呈"U"形变化、压力递增式变化)、配偶在长期照顾失能老人中的挑战(意见观点难以统一、内心情感不被理解、自身养老难以保障、多种角色共存)、配偶的积极应对体验和策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尊重失能老人的主观意愿、提高二元应对能力)。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长期失能空巢老人配偶压力感知特征的变化对承担照顾工作的配偶进行支持和指导,同时了解其在长期照顾中面临的多种挑战,借鉴配偶积极的应对经验,为构建居家养老友好型家庭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自我忽视的关系:抑郁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自我忽视与抑郁的关系,并分析抑郁在心理弹性与自我忽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于2020年7—10月选取青岛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60名社区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老年自我忽视量表进行调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9份,有效回收率为98.04%。结果:549名社区空巢老人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4.30±14.57)分,老年自我忽视量表条目均分为(3.72±2.67)分,存在抑郁症状者174名(31.70%)。社区空巢老人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简版老年抑郁量表总分呈负相关( P<0.01);除安全自我忽视维度外,老年自我忽视量表其余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 P<0.01),与简版老年抑郁量表总分呈正相关( P<0.01)。抑郁在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和自我忽视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85%。 结论: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可直接影响自我忽视,也可通过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应关注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的提升,减少自我忽视的发生,以促进其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苏州社区年度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150例,采用Fried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包括衰弱组50例(33.3%)、衰弱前期组47例(31.3%)、无衰弱组53例(35.3%)。收集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检验结果,完成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人体成分分析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Klotho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衰弱组Klotho蛋白水平低于无衰弱组( P=0.001),而衰弱组与衰弱前期组、衰弱前期组与无衰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Klotho蛋白水平按3个四分位数值(2.28、3.52、5.09 mg/L)分为4个四分位数区间Q 1、Q 2、Q 3、Q 4,衰弱在该四分位数区间的患病率分别为51.4%(19/37)、39.5%(15/38)、24.3%(9/37)、18.4%(7/38),随着Klotho蛋白水平的升高,衰弱患病率降低( χ2=11.204、 P=0.01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lotho蛋白与衰弱呈负相关( r=-0.310、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109、95% CI:1.011~1.217、 P=0.028)、肌少症( OR=6.511、95% CI:1.279~33.147、 P=0.024)是衰弱的危险因素,而步行锻炼( OR=0.104、95% CI:0.033~0.326、 P<0.001)、SPPB评分高( OR=0.780、95% CI:0.627~0.970、 P=0.026)、Klotho蛋白水平( OR=0.752、95% CI:0.581~0.974、 P=0.031)是衰弱的保护因素。 结论: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可能对衰弱的评估有指导意义,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衰弱呈负相关,提示血清低水平Klotho蛋白老年人更易发生衰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社区中老年人群肾功能恶化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与社区中老人群肾功能恶化的关联。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2次的4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根据基线TyG指数四分位数水平对入选人群进行分组,分为 Q1组、 Q2组、 Q3组和 Q4组。收集基线时入选者既往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信息。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对入选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3年3月31日,收集终点事件[包括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快速下降和新发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yG指数与终点事件发生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社区中老年人群发生肾功损害相关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入选4 988人,年龄(59.76±6.28)岁,男性1 396人(28.0%), Q1组、 Q2组、 Q3组和 Q4组均为1 247人。随访56(52,58)个月,期间1 094人(21.9%)发生eGFR快速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TyG指数为连续变量时,随着TyG指数升高eGFR快速下降的风险增加( OR=1.34,95% CI:1.17~1.52, P<0.001);以 Q1组为参照, Q2、 Q3、 Q4组的TyG指数均与eGFR快速下降呈正向关联,且随TyG指数的增加eGFR快速下降的风险增加(趋势性检验 P=0.002)。随访期间200人(4.0%)新发CK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TyG指数为连续变量时,随着TyG指数升高新发CKD风险增加( OR=1.57,95% CI:1.19~2.06, P=0.001);以 Q1组为参照,仅 Q4组新发CKD风险增加( OR=1.85,95% CI:1.13~3.03, P=0.014)。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eGRF快速下降和新发CKD存在线性关联(均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预测社区中老年人群eGFR快速下降和新发CKD的 AUC分别为0.536(95% CI:0.516~0.556, P<0.001)和0.588(95% CI:0.548~0.627, P<0.001)。 结论:TyG指数升高是社区中老年人群eGFR快速下降和新发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于社群中老年人群肾功能恶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及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百岁老人血压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的横断面资料。该数据库是基于社区人群,包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理指标检测的全样本百岁老人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的1 002例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描述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分析高血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DBP和脉压差的 M水平分别为:152.0、76.0和76.5 mmHg(1 mmHg=0.133 kPa),女性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71.9%,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患病率为6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百岁老人中,女性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男性人群的1.624倍(95% CI:1.155~2.283),北部和中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东部人群的0.625倍(95% CI:0.434~0.901)和0.586倍(95% CI:0.346~0.993)。 结论:我国海南百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呈性别和地区分布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及需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连续选取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77例患有高血压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及需求。共发放问卷677份,收回问卷677份,其中有效问卷675份(99.7%)。根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将平均收缩压控制在90~139 mmHg(1 mmHg=0.133 kPa)且平均舒张压控制在60~89 mmHg者分为血压正常组(257例),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90 mmHg者分为血压异常组(418例),比较空巢老人高血压管理现状及需求差异,采用 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空巢老人血压监测频率为1次/周者居多(40.30%),年门诊复查频次≤1次者居多(40.89%),血压控制方法以药物为主(48.30%),非常规律服药者过半(51.84%),血压异常者比例远高于血压正常者(61.93%比38.07%);相比于与子女同住或在子女附近居住,空巢老人更希望独居或与配偶同住(63.11%比15.85%、21.04%),希望子女照顾比例远低于社区照顾和老人间互相照顾(7.70%比58.07%、34.22%),希望倾诉对象则以子女为主(53.19%);在社区服务方面,空巢老人医疗服务需求高于养老保障和文化娱乐需求(43.11%比36.15%、20.74%),社区医疗需求集中在血压测量(89.04%)。血压异常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高收入、规律服药、每天监测血压、希望经常获得子女照顾比例均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34.91%比58.35%、5.17%比24.16%、34.89%比63.72%、28.47%比44.75%、3.35%比10.12%),无医保比例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8.13%比3.11%)(均 P<0.05)。有医保(职工医保, OR=1.986,95% CI:1.130~3.492;居民医保, OR=1.291,95% CI:1.044~1.598)与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水平呈正相关,血压监测频率低(1次/周, OR=0.243,95% CI:0.101~0.583;≤1次/月, OR=0.210,95% CI:0.067~0.661)、服药不规律(偶尔忘记, OR=0.430,95% CI:0.186~0.996;经常忘记, OR=0.361,95% CI:0.147~0.886)与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水平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空巢老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区照顾、医疗服务及子女沟通是其主要需求,医保类型、血压监测频率和服药情况与空巢老人高血压管理水平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跌倒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CACP)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的影响。方法:借助聚类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济南市历山路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9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居住单元将98名老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人。分别予以两组常规社区护理管理与CACP管理,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是43人和42人。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跌倒风险的差异,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的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跌倒风险评估、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CACP组Cog-12认知功能障碍量表、FRA跌倒风险评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对照组有2例(4.65%)出现跌倒情况,观察组未出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CACP组WHOQOL-10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运用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生命意义感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个社区526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入户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并使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主观幸福感得分(69.41±19.17)分,家庭关怀度得分(6.42±2.56)分,生命意义感得分(42.96±7.61)分。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与生命意义感、主观幸福感均呈正相关( r=0.275,0.289,均 P<0.01),生命意义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r=0.345, P<0.01)。生命意义感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4.3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6%。 结论:家庭关怀度可直接或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影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主观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