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患者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足患者病耻感的真实体验、来源和应对方式,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 12.0软件,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糖尿病足患者经历病耻感可归纳为3个主题。主题1:病耻感真实体验,包括羞耻感、焦虑、沮丧、自责和后悔、自尊感降低;主题2:病耻感来源,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媒体、治疗费用;主题3:病耻感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隐瞒、回避和拒绝。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存在较强烈的病耻感,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进行应对,因此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需充分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病耻感,为其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列腺癌患者男性气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前列腺癌患者与男性气质相互影响,在癌症诊断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男性气质会受到威胁,导致负面的心理健康结局。通过自身调节和外界支持患者可重塑或修复受损的男性气质。本文对前列腺癌患者男性气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帮助前列腺癌患者建立积极和多元化的男性气质、改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也为推进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研究组实施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在完成自我管理、达成结果、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等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在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肺总量等肺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心理状态,改善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同时,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愉悦因子输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改良正念减压联合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心理,提高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明显,病因与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儿童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性手段、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儿童糖尿病发病年龄小,持续时间长,可选择药物有限,治疗较成人而言更为困难,应积极预防急性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抑郁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并关注社会网络及子女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资料中年龄≥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估计样本量10 215人。ADL、社会网络、抑郁状况均使用量表测量,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社会网络及子女支持的作用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共纳入年龄≥60岁老年人10 760人作为研究对象,ADL对老年人抑郁状况存在直接影响( β=-0.090, P<0.01);社会网络在ADL与抑郁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β=0.035, P<0.01; β=-0.064, P<0.05),子女支持发挥调节作用( β=-0.029, P<0.05)。 结论:社会网络是缓冲老年人ADL下降对抑郁状况影响的重要资源,子女支持是增强社会网络积极作用、减轻老年人抑郁风险的有力补充,应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和子女支持的协同作用,减缓老年人ADL下降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每周进行1次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4 w。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消极心理状态〔中文版简明心境量表(POMS-SF)〕、化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CRF情况〔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POMS-SF中正性量表评分、化疗依从性、MCMQ中积极评分显然高于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显然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POMS-SF中负性量表、MCMQ中消极部分、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显然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显然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减少患者消极心理,提高其化疗依从性,缓解其CRF症状,对改善应对方式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会适应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社会适应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社会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积极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极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目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会适应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整形手段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自我效能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应付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结果: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忧郁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消极应对"回避"和"逃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水平,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及重新树立自信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元应对方式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以及不同二元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改善脑卒中患者亲密关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03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二元应对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亲密关系、积极二元应对及消极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9.33 ± 7.46)、(32.75 ± 6.79)、(86.25 ± 13.22)、(16.46 ± 4.08)分;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积极二元应对呈负相关( r=-0.195、-0.204,均 P<0.01),与消极二元应对呈正相关( r=0.229, P<0.01);积极二元应对和消极二元应对在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中起着平行的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35.87%及53.26%。 结论:心理困扰完全通过积极二元应对和消极二元应对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亲密关系,医护工作者可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并鼓励夫妻间加强沟通,以增强夫妻亲密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