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脏外科2018年1~6月收治的1 728例患者为观察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管理),选取该院心脏外科2017年6~12月收治的1 635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感控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质量及手术室卫生监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环境安全管理、消毒管理、手卫生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空气、手、灭菌物品、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及手术室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质量,提高手术室卫生监测合格率,减少手术室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器械术中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及与病原菌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器械术中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及与病原菌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于医院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512例,手术器械使用时间<2 h者92例,设为A组;2~4 h者152例设为B组,>4 h者268例设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区、周边区微生物检测结果,医院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区与周边区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手术区和周边区手术器械暴露时间的延长,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也逐渐升高,其中手术区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6%(3/92),B组为3.29%(5/152),C组为7.84%(21/26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分离出6株病原菌,B组分离出8株病原菌,C组分离出21株病原菌,且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可导致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 P<0.05)。以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为因变量,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手术器械使用时间、糖尿病是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手术器械使用时间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时间较长(>4 h)而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增加,为手术室制定相应的术中空气及手术器械净化和消毒可能对降低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口腔科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处理。比较两组水质采样结果、各项卫生指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机口出水、三用枪出水、漱口水出水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卫生质量、空气卫生质量、无菌器械管理以及医疗废物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院内感染以及常规管理均是口腔科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 P<0.05)。 结论: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可有效减少水质菌落数,同时提高卫生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小儿麻醉相关规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由于需要更多的人员照顾和护理,交叉感染风险明显增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如何保障患儿和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加速患儿康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逐一介绍:(1)围术期处理:涉及到术前会诊评估、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室内安排、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患儿及医护人员的防护以及运输路线规划;(2)麻醉流程:患儿转运、术前镇静、麻醉方式选择、麻醉诱导、困难气道的鉴别和处理、术中管理以及气管拔管相关问题;(3)术后地表、物表、空气、医疗器械的消毒问题,术后患儿登记和随访;(4)手术室外气管插管术的防护和准备、气管插管操作和注意事项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判断;(5)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防护和准备、置管选择、麻醉管理以及置管的相关注意事项;(6)门诊镇静中心舒适化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防护、镇静方案以及镇静流程;(7)特殊疫情时期患儿院内诊疗操作时的家属签字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麻醉相关感染控制的改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密切关注。面对疫情,麻醉医师对于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手卫生、环境物表卫生、无菌操作、职业防护等感染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有待提高和规范。本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针对中国麻醉感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要求,提出如下建议。(1)在标准预防方面,在诊治疑似或确诊患者时,麻醉科医护人员应按照三级防护措施进行穿戴防护用具,包括戴N95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穿防护服等。(2)在手卫生方面,对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进行麻醉时,应严格按照手卫生的规范要求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在实施各类操作时,麻醉医师应戴双层手套;接触患者后,如需要碰触麻醉机等或其他区域,应脱掉并丢弃外层手套。(3)在环境物表卫生方面,对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手术时,麻醉医师要对发生小面积的患者血液等污染及时清洁和消毒。手术后,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终末消毒,尤其不能忽略手频繁接触的物表。(4)在麻醉机消毒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建议联合使用麻醉内回路消毒机与在呼气端及吸气端同时使用呼吸通路过滤器。首选高效低容量的疏水性过滤器,以使细菌和病毒清除率>99.999%,每3~4 h更换1次。(5)在隔离方面,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应当在负压手术室进行手术。应有医务人员通知层流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检查,必要时更换负压手术间高效过滤器。(6)其他方面,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麻醉时,应谨慎处理麻醉操作中的锐器,防止刺伤,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医源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85所医院气管镜消毒管理模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调查气管镜在临床部门的应用情况、管理现状,为医疗机构气管镜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23年2月1 一 15日对全国85所医院的气管镜使用部门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85所医院中,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涉及多学科、多部门,患者来源分散;气管镜管理分散,45所医院的气管镜为非集中管理模式;清洗消毒人员结构复杂,有专职护士、当班护士及工人.40所气管镜集中管理的医院均配备有超声震荡仪、2台及以上清洗消毒机器、干燥设备,且均能做到酶液清洁剂的"一用一更换".45所气管镜非集中管理的医院中,20所医院有2台及以上清洗消毒机器,32所医院有超声震荡仪;11所医院未做到酶液清洁剂的"一用一更换".在实际工作中,59所医院建立了专门的消毒效果监测系统,69所医院配置了空气干燥设备.结论 医疗机构气管镜非集中管理现象普遍存在,清洗消毒、储存过程规范性欠缺.相关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规范管理理念,配备必要的设备,制定专业同质化操作流程,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以保障清洗消毒、储存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3~68岁[(44.5±9.2)岁]。按照手术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组,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的40例患者接受创伤护理和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管理(常规管理组)。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量表(仪器设备管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操作配合和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室感染监测合格率(手术室空气、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手术无菌物品)及手术医师对当台护士(巡回、器械护士)的满意度、术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术后12 d并发症发生率(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及术后2~3 d回访时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精益化管理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量表的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7.8±1.5)分、(18.1±1.1)分、(26.6±1.5)分、(18.1±0.8)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的(23.7±2.3)分、(14.6±1.1)分、(22.4±1.8)分、(13.7±1.1)分( P均<0.01)。精益化管理组手术室感染监测合格率的3个方面均为100%,与常规管理组(75%、10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精益化管理组手术医师对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0%、85%,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3%、65%( P均<0.05)。精益化管理组术前SAS为(32.5±8.2)分,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的(54.6±10.7)分( P<0.01)。精益化管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的15%(6/40)( P<0.05)。精益化管理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为95%(38/40),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8%(31/40)( P<0.05)。 结论:6S结合PDCA循环精益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创伤骨科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适用于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机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液净化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常用技术之一,用于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肾损伤及多种危重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RRT),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管路将人体血液引流到各种透析器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及部分代谢产物,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人体,从而维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目前临床已有不同型号血液透析机,但存在笨重且无法移动、散热方式单一等不足,均不能满足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为此,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并研发了一种血液透析机,适用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血液透析治疗,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 1 0864737.3)。该血液透析机由血液透析机主体及移动车两部分组成。血液透析机主体置于移动车内的底部,在血液透析机主体周围设有带固定气囊的保护筒,固定气囊通过管路连接至空气储存罐,空气储存罐通过控制阀与文丘里管相连,文丘里管喉部与消毒液箱及降温水箱相连,文丘里管出口端与透析机主体内部的散热管及置于顶部的喷头相连。通过加装移动车并设计气囊及保护筒,使血液透析机适用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设计散热管,可对透析机主体进行散热,降低透析机主体内部温度,使透析机在风扇损坏时仍可工作;通过设计喷头,方便对血液透析机主体屏幕及控制按键进行自动消毒,降低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透析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该血液透析机使用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节控制消毒卫生管理在器械消毒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环节控制消毒卫生管理下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消毒水平及器械管理效果。方法:以襄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00件消毒器械,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00份消毒器械,另选取两个干预阶段消毒中心工作人员18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效果量表、自制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量表等对消毒水平、器械管理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后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均 P<0.05);实施后供给、回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工作技巧、服务态度、包装质量、供给及时度、质控管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手细菌量、空气中细菌量、器械表面细菌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环节控制消毒卫生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器械管理水平,同时提高消毒各项环节,对消毒中心人员综合素质有较好提升效果,同时灭菌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0-2022年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 2020-2022 年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现状,为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山东省 12 个地市随机抽取的 235 家托幼机构进行消毒现状调查和分析,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及餐饮具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20-2022年山东省托幼机构总体消毒质量合格率为 91.69%;在配备物体表面消毒剂、紫外线杀菌灯、食具消毒柜及室内通风消毒方面总体配备完善;不同性质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的托幼机构在消毒物资配备情况、通风消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测项目(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餐饮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2,P<0.001).结论 2020-2022 年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现状总体良好,不同性质托幼机构调查及监测结果无差别,但均存在空气消毒器配备少、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合格率低及过度消毒等现象,应有针对性提高薄弱环节的消毒质量管理和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