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荷载该基因的溶瘤腺病毒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荷载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TEN)基因的溶瘤腺病毒验证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及靶向抗肿瘤效果。方法:挖掘公开数据库和利用Galaxy在线工具处理本中心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标本基因测序数据,分析PTEN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样本和临床信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同源重组法构建溶瘤腺病毒ZD55-PTEN,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Hoechst-33258和划痕实验检测其靶向抗肿瘤效果。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 t检验对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分析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例比52例, Z=-19.25, P<0.05);PTEN的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 n=425, rs=-0.98, P<0.05)和Gleason评分( n=497, rs=-1.25, P<0.05)呈负相关。CRPC阶段PTEN缺失明显高于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阶段(79例比125例, Z=-0.89, P<0.05)。前列腺癌组织的PTEN蛋白缺失率高于癌旁组织(45.6%比16.5%, t=10.98, P<0.01),术前血清PSA水平( n=79, rs=-0.47, P<0.01)和术后Gleason评分( n=79, rs=-0.31, P<0.05)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PTEN缺失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PSA水平(36例比43例, χ2=12.22, P<0.05)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36例比43例, χ2=6.92, P<0.05)显著高于PTEN蛋白完整患者。成功构建溶瘤腺病毒ZD55-PTEN,ZD55-PTEN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ZD55-EGFP组(49.67±4.19)%、ZD55-PTEN组(29.33±3.84)%, t=8.68, 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BS组(12.86±5.23)%、ZD55-EGFP组(48.18±4.22)%、ZD55-PTEN组(68.93±5.88)%, t=5.90, P<0.05];划痕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BS组(79.13±3.98)%、ZD55-EGFP组(61.02±4.73)%、ZD55-PTEN组(47.92±5.97)%, t=6.34, P<0.05]。 结论:PTEN基因低表达于前列腺癌组织中,且具有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凋亡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486-5p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486-5p(miR-486-5p)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Akt)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将miR-486-5p模拟物NC(对照),miR-486-5p模拟物转入SW480结肠癌细胞中,细胞购自上海细胞库。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486-5p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X(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HIF-1α、PTEN、PI3K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miR-486-5p模拟物组细胞miR-486-5p表达量(1.87±0.09比1.00±0.10, t=5.589, 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15.48±0.97)%比(1.47±0.09)%, t=4.327, P<0.05],细胞晚期凋亡率[(27.46±1.54)%比(3.24±0.13)%, t=5.652, P<0.05],细胞周期G 1期[(60.32±4.43)%比(24.08±1.96)%, t=4.578, P<0.05]、bax(0.96±0.08比0.18±0.01, t=5.373, P<0.05)、p27(0.86±0.06比0.32±0.01, t=5.762, P<0.05)及PTEN(1.64±0.09比0.46±0.02, t=4.874, P<0.05)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486-5p模拟物组细胞活力(0.33±0.01比0.54±0.03, t=4.582, P<0.05)、细胞侵袭数目[(37.59±2.64)个比(179.93±6.96)个, t=4.147, P<0.05],bcl-2(0.21±0.01比1.04±0.09, t=5.287, P<0.05)、Cyclin D1 (0.14±0.00比0.85±0.07, t=4.642, P<0.05)、MMP-9(0.28±0.02比0.84±0.06, t=4.643, P<0.05)、HIF-1α(0.45±0.03比1.53±0.09, t=5.562, P<0.05)、PI3K(0.38±0.01比1.78±0.10, t=5.468, P<0.05)及p-Akt(0.38±0.02比1.10±0.08, t=4.129, P<0.05)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结论:上调miR-486-5p表达量可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抑制细胞侵袭、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可能与抑制HIF-1α/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494对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和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494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脊髓表面挫伤的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1个假损伤对照组和5个脊髓损伤组,每组5只大鼠(购自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用miRNA芯片分析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miRNA的表达。用agomiR-494鞘内治疗后,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正态性采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侧 t检验。 结果:与假损伤对照组比较,有14个miRNA上调,有46个miRNA下调2倍,而miR-494是最显著下调的miRNA之一。与单纯SCI组比较,agomiR-494鞘内治疗后的SCI+agomiR-494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剩余组织(甲酚紫染色评估)增多,TUNEL阳性细胞减少。agomiR-494对miR-494的上调可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的功能恢复,减小病变大小并抑制凋亡细胞。脊髓组织中miR-494的表达与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 r=-0.834, P<0.05)。此外,miR-494通过直接靶向BV-2细胞中的3’端非编码区(3’UTR)来抑制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的负调节剂PTEN。 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miR-494的过表达通过抑制PTEN的表达来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生信分析评价前列腺癌TP53表达和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生信分析评价前列腺癌(PCa)中TP53及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公开数据库,分析TP5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间诊治的PCa 79例,复阅病理切片并整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79例PCa中PTEN及T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中PTEN和TP53的相关性。 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TP5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01个比52个, Z=8 874.5, P<0.05);TP53表达水平(低表达250例比高表达251例)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表明,TP53与患者年龄( χ2=6.079, P>0.05)、T分期( χ2=0.338, P>0.05)、N分期( χ2=0.176, P>0.05)、PSA水平( χ2=0.016, P>0.05)和Gleason评分( χ2=3.999, P>0.05)在内的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建立前列腺癌总体生存期(OS)预测列线图,分析得出TP53不能作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SA值与Gleason评分在前列腺有预后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TEN蛋白阳性(完整)者占73%,阴性(缺失)者占27%;TP53蛋白染色呈野生型突变模式者占81%,突变型表达模式者占19%。Pearson统计学分析,PTEN缺失与TP53突变型显著相关性( r=0.653, P<0.05)。 结论:TP53联合PTEN对前列腺癌的进展有一定预测作用,且为临床前列腺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腺病毒介导的shRNA下调PTEN表达对活化肝星状细胞微丝结合蛋白vinculin、filamin A及cortactin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shRNA下调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表达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纽蛋白(vinculin)、细丝蛋白A(filamin A)及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将携带靶向PTEN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PTEN及对照空病毒Ad-GFP转染HS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HSC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SC的vinculin、filamin A及cortactin表达变化,并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计算所测蛋白荧光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在腺病毒转染步骤以DMEM代替腺病毒液)、Ad-GFP组(转染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病毒Ad-GFP)、Ad-shRNA/PTEN组(转染携带靶向PTEN的shRNA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PTEN)。3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靶向PTEN的shRNA成功转染并显著下调HSC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 P < 0.05);HSC的vinculin主要表达于细胞质,Ad-shRNA/PTEN组HSC的vinculin荧光IOD (19 758.83±1520.60)较对照组(7 737.16±279.93)及Ad-GFP组(7 725.50±373.03)显著升高( P < 0.05),而对照组与Ad-GFP组之间HSC的vinculin荧光I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3组HSC的filamin A荧光I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3组HSC的filamin A亚细胞分布发生了变化,Ad-shRNA/PTEN组HSC的filamin 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而对照组和Ad-GFP组HSC的filamin A主要位于细胞核,Ad-shRNA/PTEN组HSC的filamin A核质比(0.60±0.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15)及Ad-GFP组(1.08±0.23), P < 0.05;而对照组与Ad-GFP组之间HSC的filamin A核质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3组HSC的cortactin主要分布于细胞质,Ad-shRNA/PTEN组HSC的cortactin荧光IOD(54 688.50±2 095.53)较对照组(22 959.94±1 710.42 )及Ad-GFP组(22 547.11±1 588.72)显著升高( P < 0.05),而对照组与Ad-GFP组之间HSC的cortactin荧光I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PTEN表达下调使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微丝结合蛋白vinculin及cortactin的表达上调,并使另一微丝结合蛋白filamin A的亚细胞分布发生改变即出现胞核向细胞质转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分子靶向药物SKLB-BH128诱导线粒体自噬抗结直肠癌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小分子靶向药物SKLB-BH128诱导线粒体自噬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0 ng/ml组和100 ng/ml组,对照组、50 ng/ml组和100 ng/ml组细胞分别用0 ng/ml、50 ng/ml组和100 ng/ml SKLB-BH128处理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细胞的活力和克隆形成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应激分析沉默调节蛋白3(SIRT3)、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叉头框O3A(FOXO3A)、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诱导激酶(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LC3-Ⅱ/LC3-Ⅰ比值;在SIRT3过表达结肠癌细胞分析SKLB-BH128对线粒体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SKLB-BH128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克隆形成率[1.75±0.07、(83.50±8.88)%]高于50 ng/ml组[1.34±0.16、(72.25±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81、4.974, P<0.05)。50 ng/ml组细胞吸光度值和克隆形成率[1.34±0.16、(72.25±6.09)%]明显高于100 ng/ml组细胞[0.85±0.05、(61.88±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98、5.441, P<0.05)。对照组细胞SIRT3相对活性(1.08±0.19)高于50 ng/ml组细胞(1.4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58, P<0.05)。50 ng/ml组细胞SIRT3相对活性(1.48±0.15)高于100 ng/ml组细胞(1.8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12, P<0.05)。对照组FOXO3A和Beclin1乙酰化水平(1.10±0.07、1.30±0.06)高于50 ng/ml组细胞(0.81±0.06、0.9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79、7.562, P<0.05)。50 ng/ml组细胞FOXO3A和Beclin1乙酰化水平(0.81±0.06、0.98±0.08)明显高于100 ng/ml组细胞(0.54±0.07、0.7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24、6.325, P<0.05)。对照组细胞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表达水平(1.22±0.07)高于50 ng/ml组细胞(0.9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61, P<0.05)。50 ng/ml组细胞TOM20表达水平(0.92±0.06)高于100 ng/ml组细胞(0.6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20, P<0.05)。对照组细胞PINK1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0.81±0.07、0.71±0.08)低于50 ng/ml组细胞(1.17±0.11、1.0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12、4.589, P<0.05)。50 ng/ml组细胞PINK1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1.17±0.11、1.07±0.07)低于100 ng/ml组细胞(1.41±0.10、1.3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40、3.441, 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55±0.27)%]低于50 ng/ml组[(7.16±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23, P<0.05)。50 ng/ml组细胞凋亡率[(7.16±1.24)%]低于100 ng/ml组细胞凋亡率[(19.0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10, P<0.05)。 结论:SKLB-BH128靶向激活SIRT3,诱导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29a通过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节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轴突生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微小RNA(miRNA)-29a与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调节对神经细胞增殖和轴突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上海中科院细胞库购买的SH-SY5Y细胞经过体外培养(4×10 4/ml)分别转染miRNA-29a的激动剂和抑制剂(40 nmol/L),构建miRNA-29a不同表达水平的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细胞转染效果(转染24 h)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水平(转染48 h)。转染72 h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中PTEN、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通过神经形态学和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轴突长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 t法检验比较各组数据。 结果:转染miRNA-29a激动剂组的miRNA-29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iRNA-29a抑制组(9.03±0.12比0.31±0.03, t=241.70, P<0.05),而激动组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抑制组(0.31±0.02比3.26±0.23、0.30±0.06比3.36±0.15, t=45.09、58.79, P<0.05)。miRNA-29a激动组中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抑制组(3.26±0.13比0.42±0.03、2.57±0.13比0.31±0.04, t=71.45、51.55, P<0.05)。在miRNA-29a激动组中,SH-SY5Y细胞增殖活性和轴突长度明显高于miRNA-29a抑制组[0.86±0.07比0.44±0.03、(157.56±11.13) μm比(43.48±4.92) μm, t=13.89、31.11, P<0.05]。 结论:miRNA-29a可以通过干预PTEN表达,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促进SH-SY5Y细胞增殖和轴突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isperoxovanadium[bpV(pic)]对大鼠脊髓损伤中自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Bisperoxovanadium[bpV(pic)]对脊髓损伤(SCI)后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购自右江民族医学院动物中心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CI组、bpV(pic)组;假手术组4只,另外两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术,不造成SCI;SCI组按Allen’s法制做SCI模型,不进行其他干预处理;bpV(pic)组在SCI模型基础上予bpV(pic)干预处理。伤后6 h、1、3、7、14 d对各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伤后2周对SCI组和bpV(pic)组SCI部位进行切片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分析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分析SCI组和bpV(pic)组的LC3B蛋白变化,免疫印迹分析LC3B、Beclin1和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蛋白变化。2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验证SCI组与bpv(pic)组磷酸化PTEN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 结果:假手术组的大鼠并没有出现运动功能的障碍,BBB评分一直稳定在21分左右。在SCI手术对照组,大鼠出现严重的运动功能失调,第7天,SCI手术对照组BBB评分为(6.02±1.02)分,bpv(pic)治疗组为[(7.82±0.11)分, t=3.039, P<0.05],第14天SCI手术对照组评分为(8.87±1.29)分,bpv(pic)治疗组为[(12.02±1.12)分, t=4.211, 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CI手术组阳性率(12.45±1.90)%,bpv(pic)治疗组为(24.14±2.09)%, t=7.154,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C3B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CI手术组阳性率为(7.71±2.08)%,bpv(pic)治疗组为(21.14±1.97)%( t=9.352, P<0.05),免疫印迹染色,LC3B SCI手术组相对表达量为0.32±0.12,bpv(pic)治疗组为2.67±0.21( t=17.110, P<0.05);Beclin1,SCI手术组相对表达量为0.86±0.22,bpv(pic)治疗组为1.91±0.31( t=4.784,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SCI手术组p-pten相对表达量为0.31±0.05,bpv(pic)治疗组为0.19±0.04( t=3.246, P<0.05);SCI手术组p-ERK1/2相对表达量为0.03±0.01,bpv(pic)治疗组为0.95±0.20( t=7.785, P<0.05);免疫荧光,p-ERK1/2 SCI手术组阳性率(19.91±1.18)%,bpv(pic)治疗组为(52.43±3.97)%( t=17.62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pV(pic)能明显改善大鼠SCI后的神经修复及运动功能恢复,其可能机制是bpV(pic)通过抑制PTEN的磷酸化活性,进而激活ERK1/2信号,增强神经细胞的自噬,进而促进损伤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2022年3月至8月间诊治的79例PCa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检测79例PCa中SATB1、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79例PCa患者年龄≤65岁者13例,>65岁者66例,中位年龄7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0~10 ng/ml者13例,10~20 ng/ml者12例,>20 ng/ml者51例,另有3例PSA值不详。病理Gleason评分<7分者6例,评分=7分者11例,评分>7分者6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TB1高表达者占57%,低表达者占43%;PTEN蛋白阳性者占73%,阴性者占27%。SATB1缺失与PTEN缺失、年龄呈正相关( r=-0.292、-0.235, P<0.05),与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 结论:分析PCa中SATB1、PTEN的表达有助于PCa的风险分层,为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建立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药物连续诱导法,构建肝癌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利用鸡胚动物模型,建立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的移植瘤;初步探讨耐药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成瘤特点,分析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的表达。采用 t检验。 结果:筛选到索拉非尼耐药的HepG2细胞(sHepG2)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88.7±7.6) μmol/ml,显著高于HepG2( t=16.416, P<0.01);建立HepG2与sHepG2细胞株鸡胚种植瘤模型各5例,成功种植成瘤率为70%[(3+4)/(5+5)];种植瘤肿瘤鲜重HepG2组[(0.093 2±0.012 2) g]低于sHepG2组[(0.141 1±0.019 4) g, t=3.709, P<0.05];成瘤组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epG2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t=9.336, P<0.01)、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p-PKB)( t=7.123, P<0.01)表达显著高于HepG2组,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t=6.164, P<0.0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FGFR1)( t=6.297, P<0.01)表达显著低于HepG2组。 结论:体外建立索拉非尼诱导的HepG2耐药细胞株,并在鸡胚移植瘤动物模型中成瘤,移植瘤生长以及瘤组织相关靶点与信号通路的差异性表明,鸡胚种植瘤模型可作为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的在体研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