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关联规则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发生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发生特征,探索各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脱水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方法,采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351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脱水患者的11 559项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对脱水发生特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得到279条强关联规则,结合专业知识分析,获取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强关联规则9条,脑卒中脱水患者具有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的特征表现,关联因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分级为重度、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史、发热、使用呼吸机、利尿剂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征表现,护理人员可根据强关联规则早期识别易导致脱水的高危人群及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随机生存森林: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生存分析模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传统的生存分析方法虽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需满足一些前提假设。随机生存森林方法可克服这一弱点。本文以美国梅奥诊所的肝脏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数据为例,从随机生存森林的原理、建模步骤、实例演示和适用性讨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进行生存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重建算法临床初步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CT图像算法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DLIR)技术不断发展,日益成熟,目前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DLIR算法较常规迭代重建算法具有在降低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同时不改变图像纹理,保持或提高解剖细节显示能力、总体图像质量和医生诊断信心的众多优势。因此,笔者重点就DLIR算法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在人体各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DLIR算法的认识,并对其可能的应用情景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组学数据挖掘及共表达网络模型的小儿肝母细胞瘤核心基因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小儿肝母细胞瘤预后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后,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及通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共表达网络筛选出决定小儿肝母细胞瘤预后的核心基因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小儿肝母细胞瘤基因芯片表达谱来自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http://www.ebi.ac.uk/embl/);数据收集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先通过SAM法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基因表达水平上升至原来的2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2),再基于降维原理通过共表达网络模型筛选得到核心基因,运用MCODE算法计算基因的调控评估能力评分,以评价其在整个网络模型中的调控能力。结果:针对213个差异表达基因的细胞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富集度最高的信号通路为代谢途径通路,富集度为2 122.529,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误判率均<0.001,经SAM算法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以213个在不同预后组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共表达网络的构建基础,本次构建得到的共表达网络共纳入12个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以预后不良组为实验组,以预后较好组为对照组,采用MCODE算法计算基因调控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决定小儿肝母细胞瘤预后调控能力评分最高基因为ADH1A基因,得分为19分。此外,HAO1、ADH1B、ALDOB以及DPYS基因的调控能力评分均高于或接近于5分,因此可认为它们是本次构建得到的共表达网络模块中的核心基因。 结论:从共表达网络模型结果来看,ADH1A基因与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其分子生物学证据对临床开展肿瘤靶向干预疗法的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挖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齿移动的监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功依赖于合理的方案设计、良好的患者配合以及高质量的复诊监控。高质量的复诊监控要求正畸医师能较好地完成对牙齿移动的实时监测,包括评估牙齿位置是否与矫治方案一致,以及根骨关系是否安全合理。然而,临床上进行频繁的放射性检查并不现实。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图像处理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方法均显示出监测牙齿移动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监测牙齿移动的应用逐一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DNA双链断裂损伤簇的相对生物效能模拟计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从追溯辐射引起的DNA损伤机制出发,根据基本的生物物理原理获取DNA双链断裂(DSB)损伤簇表示的相对生物效能(RBE)值,探讨DNA损伤与染色体畸变、生殖细胞死亡生物效能的相似性。方法:以低能电子、质子、α粒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辐射物理化学模型,模拟细胞核受粒子辐射的过程。在基于损伤点密度的含噪声密度聚类(DBSCAN)算法的基础上,改进DSB损伤簇分类方法,以减弱模拟过程中损伤点与能量沉积随机分布假设的联系,使得DSB损伤簇更接近于非随机分布。计算获得DSB损伤簇的产额,提出以DSB损伤簇计算RBE值的方法。结果:2 MeV α粒子的DSB损伤簇RBE值(12.29)与生物实验中染色体片段(15.3±5.9)、细胞存活(14.7±5.1)表示的RBE相近。结论:高传能线密度(LET)电离辐射后,不同于简单DSB,DSB损伤簇的RBE与染色体畸变、细胞存活生物效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表光学图像引导放疗质量控制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体表光学图像引导放疗系统(SGRT)是一套采用光学跟踪捕获患者的体表信息,记录和纠正患者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以提高放疗精度的零辐射图像引导系统。为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必须对体表光学图像引导放疗系统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因此,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本指南。指南内容涉及:SGRT的定义和基本原理;SGRT的配准算法;SGRT的测量方法和类别;SGRT的质控要求;SGRT的放疗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计算精神病学研究策略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计算精神病学作为一种新兴临床方法学,将计算解剖学、认知神经学等多学科原理和理论引入临床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利用假说驱动或数据驱动的计算模型阐释精神疾病发病机制,改进或研发新的治疗方案。随着人工智能专用集成电路、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技术等硬件水平的提高与算法和模型可解释性的增强,大量模型转化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中。本综述整理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计算精神病学的假说和数据基础,并对计算精神病学研究策略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麻醉深度监测指数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用于反映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数已经超过10种,从最初的BIS到现在的多种指数,诸如意识指数、麻醉深度指数、熵指数、听觉诱发电位、相位滞后熵等。这些指数因算法不同而各有特点。文章重点介绍这些监测指数的基本原理、监测不同麻醉药镇静深度时的准确性、抗干扰因素、反映意识状态改变的即时性等,以及以BIS为对照的研究进展,为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