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校培养模式下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从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 2 个视角综合探讨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为进一步开发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名有应急处置团队合作经验的护理教育及临床专家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合作能力的现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且提炼主题.结果 最终形成 3 个主题和 9 个亚主题,包括缺少针对性的护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学校缺乏系统教育、临床实践和理论脱节);明确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目标(横纵向沟通能力、对场景预判能力和最大化决策能力);丰富培训内容及考核形式(理论授课,初步感受多学科思维;临床实践,形成整合性思维和专业思维;情景模拟,培养精准复盘思维;多样化考核评价,提升综合能力).结论 建议联合学校—医院—护理本科生,建立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从护生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全面覆盖应急处置的预防、准备、响应和复原各环节,"应急预备小队"强化实践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默契,医院虚拟仿真平台提供实战经验.将团队合作精神全方位融入护理本科生应急课程与实践中,为储备应急护理人才、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提供坚实后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管理问题,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专业协会网站和期刊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文献类型涵盖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规范、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原始研究.由 2名经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 19 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 1 篇、指南 6 篇、系统评价 1 篇、规范 1 篇、专家共识 3篇、证据总结 3篇、原始研究 4篇,最终汇总了筛查与评估、营养素摄入、饮食卫生宣教、饮食个性化特征 4个方面,共 29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管理汇总的相关证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为医护人员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和照顾者做精准饮食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背景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医疗与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探讨医养结合服务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 评价北京市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为改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 年 5 月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现场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产出导向的BCC模型,对北京市 62 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进行评价.投入指标包括:机构床位数、医务人员数、养老护理员(护工)人员数.产出指标包括:完全失能/重度障碍老人数量、部分失能/中轻度障碍老人数量、自理老人数量.结果 北京市 62 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中,DEA有效单元比例分别占12.903%、35.484%、12.903%,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 0.599、0.788、0.760.其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占 12.903%,规模效益递减的占 70.968%,规模效益递增的占 16.129%.结论 所调查的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综合效率偏低,存在资源浪费、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建议养老机构科学定位目标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合理计算入住容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服务合作,而政府要继续贯彻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组学技术在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组学技术的更新是推动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模式快速发展的关键手段,其可从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生物学角度,制订动态和精准的护理措施、提供海量数据信息,目前临床护理研究面临多组学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该文对多组学技术进行介绍,从多组学技术在癌症护理、孕妇及早产儿护理、慢性代谢性疾病护理、症状管理方面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多组学技术与护理研究的交叉整合及展望,以加强护士对健康和疾病不同层面间的信息挖掘能力,为加快精准护理的临床转化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现状及其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分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10月在上海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失智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的潜在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70名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其衰弱发生率为46.17%,家庭照顾者衰弱可被分为3个分型:"综合型-低衰弱组"(70.64%)、"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19.57%)、"躯体型-高衰弱组"(9.7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越高、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躯体型-高衰弱组"的概率较大,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越高、未掌握或部分掌握照护知识及技能、照护关系为配偶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的概率较大,心理弹性量表得分越高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综合型-低衰弱组"的概率越大(均P<0.05).结论 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关注家庭照顾者衰弱状况,重点关注"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躯体型-高衰弱组"的家庭照顾者,及时针对其衰弱特征和影响因素开展精准化干预,以预防或延缓衰弱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探究不同类别与护理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阶段多层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青岛市341名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积极老龄化量表、老年人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被识别为3个类别,包括低积极老龄化型(38.1%)、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51.6%)、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1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月收入、护理需求是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自我发展与贡献需求低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低积极老龄化型";生活照料与居住环境需求高(OR=3.268,P=0.011)、精神与心理支持需求高(OR=1.972,P=0.025)、人际沟通与健康知识需求高(OR=3.433,P<0.001)、保护与安全需求低(OR=0.446,P=0.012)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健康监测需求低(OR=0.297,P=0.029)、专科护理需求高(OR=3.019,P=0.033)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结论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以3种类型分布.社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低积极老龄化型"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老年人,根据不同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精准满足其护理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危重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潍坊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HE Ⅱ)评分、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Marsh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0、15.941、14.724、19.19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Murray评分、Marshl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3、-14.982、18.553,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危重症患者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级精准护理干预对ARDS风险患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2例胰腺癌根治手术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护理配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32例胰腺癌根治手术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护理配合.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手术团队,制订手术应急预案;做好设备、物品和环境的准备;利用节点控制理念对手术安全进行管控;集束化的感染防控措施及分段式的隔离技术;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防控;小肠灌洗、修整与低温保存;并发症的预防.经过精准手术配合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行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护理要点。结果:15例患儿治愈,2例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均未再次出现心包积液或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精准的病情观察识别及有针对性、规范化的精细护理,可以缩短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围手术期风险,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物稠度分级在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食物稠度分级在喉部分切除术后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8例,试验组67例。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口腔护理等常规吞咽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对摄入食物稠度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分级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进食时误吸发生率,进食感受VAS评分。采用吞咽筛查量表EAT-1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EAT-10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量化食物稠度能够为喉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摄食管理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指导方案,提高进食的安全性,缩短留置胃管时间,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