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1 011例儿童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睾丸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NSGCT)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至2019年诊断为NSGCT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各组患儿病例构成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评估影响NSGCT患儿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1 011例NSGCT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595例,卵黄囊瘤120例,胚胎性癌143例,绒毛膜癌52例,恶性畸胎瘤101例。整个队列的中位年龄为17岁(0~18岁),中位生存时间为84个月(1~191个月)。整个队列的5年OS和CSS分别为97%和97.2%;亚组生存分析显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绒毛膜癌、恶性畸胎瘤的5年OS和CSS分别为97.2%、98.1%、100%、82.9%、97.7%和97.6%、98.1%、100%、82.9%、97.7%,其中绒毛膜癌组患儿预后最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OS: HR=3.313, P<0.001;CSS: HR=4.065, P<0.001)、肿瘤大小(OS: HR=2.124, P=0.001;CSS: HR=1.822, P=0.013)、睾丸切除术(OS: HR=0.01, P<0.001;CSS: HR=0.01, P<0.001)及淋巴结清扫(OS: HR=0.09, P=0.018;CSS: HR=0.107, P=0.028)为NSGCT患儿OS和CS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儿童NSGCT是较为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卵黄囊瘤预后较好,绒毛膜癌预后最差,根治性手术是所有患儿首选的治疗方式,高危患儿应选择根治性手术、腹腔淋巴结清扫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患儿总体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延髓精原细胞瘤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术后13年随访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精原细胞瘤生长于延髓引起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未见报道。32岁男性患者,因"昏睡12 h"急诊入院,既往有睡眠打鼾及呼吸暂停病史2年。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为180.2 s。头颅MRI增强扫描提示延髓肿瘤性病变。术前曾出现睡眠昏迷、血压波动大,呼吸、心搏骤停等极端事件。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AP)治疗68 d,病情相对稳定后行延髓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延髓精原细胞瘤。术后行规范放疗及化疗并长期使用NPAP治疗,随访13年。术后3个月及5年PSG提示OSA转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术后9年及13年PSG提示为OSA和CSA,经综合治疗后尽管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仍然很高,但最长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和低氧时间明显缩短,未再出现极端事件,肿瘤无复发。手术、放疗、化疗及家庭使用NPAP可维持延髓精原细胞瘤所致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长期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磺酸去铁胺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精原细胞铁死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甲磺酸去铁胺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小鼠精原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方法:将小鼠GC-1精原细胞分为设置对照组(A组)、甲磺酸去铁胺处理组(B组)、氯化钴处理组(C组)、甲磺酸去铁胺处理+氯化钴处理组(D组)。C组和D组加入200 μmol/L氯化钴处理细胞24 h以构建小鼠精原细胞氧化应激模型。B组和D组加入350 μmol/L甲磺酸去铁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内铁离子、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细胞荧光测定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取 t检验。 结果:C组和D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A组[(49.79±2.86)%、(85.05±3.21)%比(100.00±0.00)%, t=42.99、11.42, P<0.05],且D组细胞活性高于C组[(85.05±3.21)%比(49.79±2.86)%, t=20.1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示D组铁离子、MDA水平低于C组[(14.41±0.72) μmol/g、(7.025±0.127) nmol/mg比(19.18±0.61) μmol/g、(9.589±0.140) nmol/mg, t=12.43、33.27, P<0.01];GSH水平高于C组[(12.37±1.02) μmol/g比(6.98±0.70) μmol/g, t=10.66,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荧光结果显示A组、B组和D组ROS水平低于C组(27.17±2.44、25.15±2.28、41.46±1.75比71.20±1.78, t=32.58、35.55、26.61, P<0.01);A组和D组线粒体膜电位高于C组(14.98±0.73、8.46±1.69比0.61±0.09, t=43.55、10.82,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D组GPX4表达水平高于C组(0.457±0.014比0.386±0.012, t=6.55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甲磺酸去铁胺通过抑制铁死亡对小鼠精原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起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黄素对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精原细胞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精原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小鼠GC-1精原细胞,设置对照组(A组)、对照+大黄素组(B组)、模型组(C组)、模型+大黄素组(D组)。C组和D组加入氯化钴(CoCl 2)至终质量浓度为100 μmol/L,然后培养细胞24 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B组和C组加入大黄素至终质量浓度为40 μ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Caspace-3和bax的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取 t检验。 结果:CCK-8实验示C组和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A组[(51.70±3.52)%、(77.84±5.18)%比(100.00±0.00)%, t=23.767、7.410,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组[(77.84±5.18)%比(51.70±3.52)%, t=7.22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实验示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C组[(10.54±0.68)%比(21.23±1.01)%, t=15.20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示D组Caspac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组(0.713±0.020、0.819±0.022比1.134±0.025、1.271±0.019, t=22.722、26.813,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结果示D组Caspace-3和bax表达水平低于C组(1.52±0.18、1.80±0.21比3.53±0.23、4.27±0.31, t=11.920、11.426,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的精原细胞起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蚌壳式切口在复杂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探讨蚌壳式切口(Clamshell切口)在复杂纵隔肿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手术技巧,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20例经Clamshell切口行切除的复杂纵隔肿瘤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55±5)岁。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各项数据。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和死亡。肿瘤最大直径(15±10)cm。手术时间(180±70) min,术中出血(200±150)ml。术中处理周围受累解剖结构,包括心包局部切除13例,肺切除10例,上腔静脉置换10例、上腔静脉成形4例,无名静脉置换6例。患者术后住院(8±5)天。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持续肺漏气1例,一过性心律失常5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9例,畸胎瘤4例,胸腺鳞状细胞癌3例,胸腺低分化癌、精原细胞瘤、绒毛膜癌和淋巴瘤各1例。针对复杂纵隔肿瘤,Clamshell切口较正中切口更具有暴露和操作优势,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 Slicer软件在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颅内病变活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D Slicer软件辅助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在颅内病变活检组织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并采用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颅内病变活检的80例病例资料。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38.5±18.0)岁(范围:6~71岁)。术前仅行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收集数据后应用3D Slicer软件重建颅内病变、大脑皮层和血管、白质纤维束的影像,将CT和MRI数据导入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工作站,设计穿刺路径;穿刺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80例患者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均成功完成。病理学诊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50例,淋巴瘤15例,转移瘤5例,炎性脱髓鞘病5例,炎性肉芽肿2例,血管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颅内浸润1例,精原细胞瘤1例,穿刺活检阳性率100%(80/80)。术后影像学证实穿刺路径和靶点均按术前规划精准实施,靶点误差为(1.32±0.44)mm(范围:0.55~1.99 mm)。术后发生穿刺靶点无症状渗血1例,经治疗后好转。结论:通过3D Slicer软件术前自主重建三维多模态影像,可以帮助术者进行术前手术规划,降低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脑活检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ERK/Nrf2-ARE通路探究枸杞多糖对七氟烷麻醉诱导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七氟烷麻醉诱导的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作用,分析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按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BP低剂量组、LBP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以七氟烷麻醉诱导,同时腹腔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LBP低、高剂量组分别予以100 mg/kg、200 mg/kg LBP,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予以10 mg/kg维生素E,隔天1次,14 d后处死。计算各组大鼠睾丸与附睾的脏器指数;检测睾丸组织标志酶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测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睾丸组织内Bax、Bcl-2及ERK/Nrf2-ARE通路蛋白表达。结果:LBP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睾丸脏器指数[(0.39±0.04)%、(0.47±0.05)%、(0.62±0.05)%]和附睾脏器指数[(0.08±0.01)%、(0.11±0.01)%、(0.14±0.02)%]均比模型组[(0.33±0.03)%,(0.05±0.01)%]高(均 P<0.001),ACP[(122.13±5.39)U/g、(115.37±4.45)U/g、(109.74±4.73)U/g]、LDH含量[(260.43±15.18)U/g、(245.17±8.13)U/g、(236.19±10.23)U/g]均比模型组[(129.98±6.17)U/g、(279.89±18.41)U/g]低(均 P<0.001),AKP含量[(224.41±11.69)U/g、(247.59±12.17)U/g、(266.74±13.78)U/g]、SOD活性[(3.11±0.12)U·mg/蛋白、(4.05±0.14)U·mg/蛋白、(4.78±0.15)U·mg/蛋白]均比模型组[(200.48±10.48)U/g、(2.02±0.09)U·mg/蛋白]高(均 P<0.001),MDA含量[(14.86±1.41)nmol·mg/蛋白、(10.39±1.22)nmol·mg/蛋白、(5.25±0.47)nmol·mg/蛋白]均较模型组[(18.36±1.99)nmol·mg/蛋白]低(均 P<0.001),睾丸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低(均 P<0.001),且呈LBP剂量依赖性(均 P<0.001)。模型组大鼠生精小管变薄,生精细胞明显减少,部分曲精管内仅残留少量精原细胞;给药后,LBP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生精小管结构比较完整,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有序,数量增多,空泡减少。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Bcl-2、p-ERK1/2、Nrf2、HO-1、NQO1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高,Bax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低(均 P<0.05);LBP低、高剂量组Bcl-2、p-ERK1/2、Nrf2、HO-1、NQO1蛋白水平较模型组高,Bax蛋白水平较模型组低(均 P<0.05),且呈LBP剂量依赖性( P<0.05)。 结论:LBP对七氟烷麻醉诱导的雄性大鼠生殖毒性有拮抗作用,可能与抑制ERK/Nrf2-ARE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Ⅱ型睾丸生殖细胞瘤是发生于男性睾丸中的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在所有睾丸肿瘤中最常见,但目前对其诊疗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稀土颗粒物Nd 2O 3暴露对C57 BL/6J雄性小鼠性激素分泌及CYP11A1/PLZF/STRA8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稀土颗粒物Nd 2O 3暴露对C57 BL/6J雄性小鼠性激素分泌及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减数分裂前精子发生标志物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和视黄酸刺激基因(STRA8)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于2021年3月,将48只6~8周龄雄性C57 BL/6J小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Nd 2O 3低、中、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62.5、125.0、250.0 mg/ml Nd 2O 3),每组12只。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对Nd 2O 3组小鼠灌注0.1 ml不同剂量的Nd 2O 3混悬液,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后28 d称量小鼠体重、睾丸及附睾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取两侧附睾制成精子悬液测定精子数量、存活率、畸形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Nd的含量;HE染色检测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做量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睾酮(T)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中CYP11A1、PLZF和STRA8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睾丸内Nd含量呈现升高趋势,精子存活率和LH呈现降低趋势,精子畸形率呈现升高趋势( 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Nd 2O 3中、高剂量组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内精子数量明显减少,出现生发上皮解体、上皮内空泡化、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剥落的现象;随着染毒剂量升高,其生发上皮高度明显降低,受损伤的生精小管所占百分比呈现升高趋势( P<0.05);Nd 2O 3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FSH和T水平,睾丸组织中CYP11A1、PLZF和STRA8的蛋白水平随剂量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 P<0.05)。 结论:稀土颗粒物Nd 2O 3可能通过干扰CYP11A1、PLZF和STRA8蛋白的表达,导致体内性激素分泌紊乱、精原细胞的维持及减数分裂过程受阻,引起生殖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至2020年收治的3例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平均年龄32岁。例1术前甲胎蛋白水平升高(810.18 μg/L),因腹膜后占位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膜后病损切除”。术后病理示胚胎性癌,需除外性腺转移,行彩超见右侧睾丸实性占位,部分区域低回声伴散在钙化。例2为“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标本”,胸片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灶,穿刺活检病理示转移性胚胎性癌,行双侧睾丸彩超见右侧睾丸内异常钙化灶。例3因发现右侧睾丸囊实性占位伴钙化。3例均行“根治性右侧睾丸切除术”。大体观察:睾丸瘢痕区界限清楚,灰白-棕黄,单灶或多灶,最大径0.6~1.5 cm。镜下观察:瘢痕内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玻璃样变的管状结构影、簇状血管增生、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瘢痕周边见萎缩和硬化的生精小管、簇状的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增生、管内微小或粗颗粒状钙化,其中例1见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肿瘤,例2见原位生殖细胞肿瘤,例3见生精细胞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胚胎性癌表达SALL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CD30;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肿瘤表达OCT3/4、SALL4、CD117;不典型增生的生精细胞表达CD99和SALL4,Ki-67阳性指数约20%,而OCT3/4、CD117均阴性。结论: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罕见,性腺外的生殖细胞肿瘤首先要考虑到来自性腺睾丸转移的可能性,如果在睾丸内发现瘢痕,一定要判断是否为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消退机制可能与肿瘤免疫介导和局部缺血性损伤的微环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