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危机管理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对脑出血持续昏迷患者压疮预防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危机管理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对脑出血持续昏迷患者压疮预防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5例脑出血持续昏迷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应用基于危机管理理念的精细化护理的干预组(n=45),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更低(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明显更高(P<0.05);干预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危机管理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持续昏迷患者可减少压疮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护理要点。结果:15例患儿治愈,2例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均未再次出现心包积液或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精准的病情观察识别及有针对性、规范化的精细护理,可以缩短经肋间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围手术期风险,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8S"维护流程清单式管理的乳腺癌患者PORT维护流程的精细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流程中,通过构建"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PORT导管维护的管理路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治疗并进行置港与维护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不同维护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维护,观察组采用"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维护、静脉导管维护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维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高于对照组,除"开放思想"维度外其他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取"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能够规范导管维护流程,完善导管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提高医护合作程度及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细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29.04±8.35) h、下床时间(24.14±6.21) h、进食时间(30.51±8.06) h、排便时间(53.31±8.52) h及住院时间(6.23±1.38)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16±9.72) h、(39.02±8.54) h、(45.08±10.12) h、(65.12±10.53) h、(14.64±3.60) d(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 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23.48±6.02)分及HAMD评分(25.04±5.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0.51±6.38)分及(30.35±6.47)分(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 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缩短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术后负性情绪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住院部确诊并安排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较为稳定,而对照组患者术后3 d、5 d疼痛程度波动较大,术后7 d才基本恢复至轻度疼痛程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健康状态,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其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在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督查中接受检查的82所医院外科病房作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平台调取8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数据(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等)和外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据(床护比、护患比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结果: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为56.1%(46/82),二级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达标率为30.4%(7/23),低于三级医院的达标率(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为(79.67±1.89)分,其中得分最低的项目为"围手术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其次为"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82所医院外科病房的床护比为1∶(0.47±0.21),护患比为1∶(12.20±6.44),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为(68±11)%,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为(38±7)%,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为(52±8)%。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水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 r=-0.367, P<0.01),与床护比、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和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06、0.631、0.552、0.636; P<0.01)。 结论: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整体水平一般,且与病房床护比呈正相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控机制,精益围手术期护理作业流程,构建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预警-预控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助力围手术期护理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精细化护理)和观察组(59例,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手术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以及转NICU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能够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妊娠结局以及产后出血量,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儿手术患者麻醉苏醒阶段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患者麻醉苏醒阶段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收治90例小儿手术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麻醉苏醒阶段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麻醉苏醒阶段则开展基于体温为照护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手术进程中的状况、体温变化和苏醒期的情况;比较两组在手术开始前1 d和手术开始后1 d的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两组在苏醒阶段的应激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包括心率、血压、躁动程度;比较两组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体温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发生低温和寒战的例数。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PACU滞留时间、气管拔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率、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低温和寒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中和术后的体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小儿手术患者,能降低患者应对手术时的生理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室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手术室工作的4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2月医院手术室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手术室对护理人员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自制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表对比管理模式改革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通过对比护理人员手术前准备时间及接送患者的时间评估护理工作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技能、护理记录、卫生消毒、手术室物资管理、仪器管理、手术环境6个项目方面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接送患者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结论: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肿瘤内科4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21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21人纳入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详细记录两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及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护理投诉情况,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