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新冠综合征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我国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这标志着COVID-19从紧急状态向新常态转变,但与COVID-19相关的“长新冠”可以出现全身多系统症状并带来长期的影响,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国内针对长新冠综合征的诊治、随访及多学科管理尚缺乏相应的共识,相关诊疗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各学科及各中心的经验。本共识基于国内外长新冠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数据,以及循证医学证据,从长新冠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定义、各系统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随访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提炼出16条共识建议,为指导临床正确评估与管理长新冠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应用战地帐篷建立急诊手术室开展战地急诊手术,完成伤病员救治工作的实施方法及经验.方法 根据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的任务、物资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完成手术室的布局和搭建,制定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救治流程并根据训练内容进行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分别对动物手术模型及伤员手术模型的救治流程、救治时间及救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 战地帐篷急诊手术室物资及人员配置、手术室布局及搭建、手术室救治流程及实施等科学规范,充分满足战地伤员救治工作的需求.八次战地帐篷急诊手术演习效果,达到了演习预案设计的安全高效基本目标.所带物资器械药品完全可以满足原定目标.结论 野战手术组充足的医护人员及抢救物资配置是战地急诊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强化洁净手术室理念以防止和减少交叉感染是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通过"一专多能、交叉换岗"严格训练的医疗队员完全胜任自身专业要求的同时,紧急状态下还可胜任其他专业的工作,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保障战地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脊柱结核误诊行经椎弓根旁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4/27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人类从头至足均有可能发生结核病[1],而且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使其发病率复杂化,导致2020年和2021年结核病发生率增加了4.5%[2],时至今日全球结核病防控脚步仍未停止.中国人口基数大且卫生生活水平参差不齐,骨与关节结核仍然是多发病,其中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60%[3],结核病致残、致亡仍屡见不鲜.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19-07诊治的1例脊柱胸腰段结核误诊为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并行经椎弓根旁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积极抗结核非手术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心脏再次移植术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再次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再次移植的原因及再次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8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阜外医院完成的心脏再次原位移植术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6 ~ 56岁;体质量54~70kg.1例患者为心脏移植术后10年出现巨细胞性心肌炎接受心脏再次移植术.其余5例患者首次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移植物功能衰竭(PGF)而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循环,判定为等待移植超紧急状态,并在3个月内进行心脏再次移植术,首次移植和再次移植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原位心脏移植术.结果:6例患者接受心脏再次移植术后2例应用ECMO辅助循环,3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IABP)辅助循环,4例使用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心脏再次移植术后4例存活,2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死于无法逆转的严重并发症.本组心脏再次移植术后病例,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首次移植后明显延长.结论:PGF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再次移植的主要原因,再次移植术后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康复时间较长及死亡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羊水栓塞的团队流程化抢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羊水栓塞是危及母胎生命的罕见并发症,早期识别并尽快启动抢救团队,采用正确的抢救流程,可以改善母胎预后.医护团队应该规范产科干预,降低羊水栓塞风险.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羊水栓塞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实施规范救治.组建快速反应团队,早期识别并实施多学科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抢救团队进行周期性培训和演练,通过点评和反馈可以提高团队紧急状态下的沟通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血在应急输血救治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输血救治是抢救重度出血伤员的重要环节.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输血历史从最初的全血输注逐渐发展为成分血输注.而近年来美、英、法等国家在战场上院前救治中使用全血得到更好损伤控制复苏效果的经验使全血重新受到了输血医学界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全血输注优势、全血的采集与存储、全血的战时应用与临床疗效以及全血相关实验研究4个方面来介绍紧急状态下全血输注带给重度出血伤员的益处,它可以改善伤员的预后,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QT综合征患者ICD术后电风暴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电风暴又称为交感风暴、心室电风暴(VES) ,实际上属于一种紧急状态,此状态中,患者心室电活动变化显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常会引发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短时间内反复出现数次是其典型特征[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疫情防控紧急状态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动员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是疫情防控与救治生命的主力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对护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在疫情防控紧急状态下,管理者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时,面临护理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和信息壁垒,专业匹配度低,团队缺乏协同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需健全护理应急组织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模式,整合护理人力资源并科学调配.同时,建立培训演练体系,为疫情防控输送专业人才;采用网格化管理,提高部门协同和护理工作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整建制接管医院的医疗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后,为进一步保证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2月9日紧急组建全国17支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来自全国5省1市的17支国家医疗队在同济医院院方的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下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框架、建立战时规章制度、加强多团队协作、强化院内感染防控与培训等举措,在最短时间内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通过总结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医疗运行的实践,探索在紧急状态下整建制接管大型医疗机构院区的战时医务工作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治提下的医疗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精准管理方案运行状况,为传染病流行期外来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省市级卫健委《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工作的通知》及要求,迅速制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处理流程、应急预案,实行专人专岗管理.结果 外来医疗器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能有效追踪使用和转运环节,降低外来医疗器械转运中的病毒扩散风险;提升外来医疗器械供应人员紧急状态下感染风险防控意识.结论 精准施策指导下的医院医疗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方案实用性强,保障了医疗器械安全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