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七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基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家系共有的低频变异位点,以期发现与PBC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的3个PBC家系的7例PBC患者和2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提取血液DNA样本并进行WES,应用SAMtools 1.3软件检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得失位变异位点,并于已知数据库1000 Genome、ExAC、ESP6500和诺禾-中华基因数据库筛选低频变异位点。应用Pymol V2.3.2软件模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分子三维结构,观察家系间共有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位置。结果:7例PBC患者首诊年龄为(61.2±10.2)岁。血清检测结果示7例患者的ALP为(306.9±242.5) U/L,GGT为(121.7±85.9) U/L,ALT为(47.6±33.1) U/L,AST为(55.7±34.1) U/L,免疫球蛋白G为(14.9±3.1) g/L;抗核抗体核型均存在胞质颗粒型特征;抗线粒体抗体均为阳性。5例PBC患者出现腹腔内淋巴结肿大;2例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2例患者肝脏活组织检查结果均提示界面性肝炎和小胆管病变。3个PBC家系间共有18个SNP位点,分别位于 OTOA、 OBSCN和人类白细胞抗原- DRB1( HLA- DRBI)基因。 OTOA基因的rs200988634是3个家系共有的多态性位点; OBSCN基因的rs746424683、rs545316651、rs553144914、rs533059830和rs56087721分别导致9种氨基酸的改变;基因 HLA- DRB1共有12个不同的SNP位点,分别导致12种氨基酸的改变,其中rs16822698、rs112796209和rs11554463核苷酸突变分别导致MHC-Ⅱ分子β链的G154A、Y152C和Y107X氨基酸改变,Y107X氨基酸位于MHC-Ⅱ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凹槽区域。 结论:对PBC家系进行WES是阐明恶性变异候选基因 OBSCN和 OTOA较好的策略。 HLA- DRB1为PBC的易感基因,可能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MHC-Ⅱ分子介导的抗原提呈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SBP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SSBP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和肺鳞癌的临床信息和SSBP1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SSBP1基因敲低的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SSBP1基因敲低的A549细胞系,细胞分成SSBP1敲低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对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SSBP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5, P<0.01),SSBP1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肺腺癌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52, P<0.01)。高表达SSBP1 mRNA的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率均较低表达者差( P值均<0.01)。SSBP1敲低组A549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1、15.19, P值均<0.01);SSBP1敲低组A549细胞的Akt磷酸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88, P=0.003)。SSBP1 mRNA与Ki67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r=0.39, P<0.01)。 结论:SSBP1可能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SSBP1可能通过调控Akt通路促进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mtSSBP1)是定位于线粒体中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参与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在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功能等发挥重要作用.mtSSBP1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其与肿瘤组织浸润加深、分化能力减弱、肿瘤增大和临床分期增加均相关.该文现对mtSSBP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mtSSBP1与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SSBP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研究SSBP1 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SSBP1 基因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提取 374 例HCC组织及 50 例正常肝组织中SSBP1 基因表达量数据、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资料,利用R 4.1.2 分析SSBP1 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和R 4.1.2 联合分析SSBP1 在HCC各临床病理分期间的表达差异,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SSBP1 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通过R软件pROC程序包制作ROC生存曲线评估SSBP1 表达量对HCC的诊断效果.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无论是配对样本还是非配对样本,SSBP1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01),且表达水平与性别和M分期有关(P均<0.05),与年龄、T分期、AJCC分期等无关(P均>0.05).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SSBP1 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13,P=0.016).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HCC组织中SSBP1 表达与幼稚B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记忆B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正相关(|r|>0.2,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SBP1 mRNA表达水平对H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均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AUC>0.50).结论 SSBP1 mRNA在HCC中的表达增高,且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SSBP1 对HCC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成为HCC患者预后判断一种潜在的分子标志物以及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SSBP1表达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P1)是由核基因组编码定位于线粒体内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在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以及损伤后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SSBP1的异常表达,且这种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联.本研究旨在探讨SSBP1在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SSBP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01-01-2016-12-31收治的60例胃癌标本、30例胃癌前病变标本和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BP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究SSBP1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结果 SSBP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10/30),癌前病变为76.7%(23/30),胃癌为58.3%(35/60),SSBP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06,P=0.003;SSBP1与TNM分期(x2=9.051,P=0.011)和肿瘤浸润深度(x2 =6.6,P=0.037)有关联.结论 SSBP1的表达可作为筛查早期胃癌以及预测进展期胃癌肿瘤浸润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P1)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的蛋白,主要参与线粒体相关生物学活动,目前相关研究发现,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相关.本文就SSBP1与线粒体及恶性肿瘤之间的生物相关性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SBP1和mtTF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Pl)与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A,mtTF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SSBP1与mtTF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SBP1和mtTFA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x2=9.909,P=0.002;x2=23.177,P=0.000).SSBP1、mtTFA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x2=6.506,P=0.039;x2=7.535,P=0.023)、淋巴结转移(x2=7.305,P=0.007;x2=4.815,P=0.028)显著相关;mtTFA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x2=8.541,P=0.014),SSBP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无关(x2=5.695,P=0.058).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SBP1与mtTF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12).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SBP1和mtTFA蛋白均呈表达上调,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BRD4、Ki-67、SSBP1水平与胃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溴结构域蛋白(BRD4)、核抗原Ki-67(简称Ki-67)、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水平与胃癌前病变进展的关系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切除或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或胃镜活检获得胃组织的2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胃组织包括早期胃癌组织82例,胃癌前病变组织135例,正常胃黏膜上皮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以上组织BRD4、Ki-67、SSBP1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组织B RD4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组织SSBP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D4、Ki-67、SSBP1水平与胃癌前病变的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胃癌前病变的潜在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卵巢癌组织中SSBP1的表达意义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单链结合蛋白SSBP1在卵巢癌(Ovarian cancer)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选取经转录组测序分析的正常卵巢组织97例及卵巢癌组织373例,分析癌组织中SSBP1的表达变化,并利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SSBP1与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最后利用MTS实验研究SSBP1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SSBP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且肿瘤组织中低表达SSBP1的患者预后显著差于高表达组患者(P<0.01).过表达SSBP1可显著抑制CRC细胞系的增殖能力.结论 SSBP1的表达水平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标志物用于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及药物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胰腺癌差异表达基因与功能及研究SSBP1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胰腺癌(PAAD)中差异表达基因与功能;研究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PAAD组织中的表达及生存预后分析.方法:检索TCGA数据库中有关PAAD的表达谱芯片RNA-seqLevel-3数据,通过Perl程序语言、R软件中的edger包筛选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DEGs);利用基因表达谱在线分析平台GEPIA分析SSBP1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Ocomine、GEPIA对比分析PAAD组织与正常组织中SSBP1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Hub Gene)后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结合R2平台与GEPIA分析SSBP1、NIP7、PRPF3、INTS3等核心基因的表达与PAAD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AAD组织中共有777个DEGs,其中含26个表达上调基因、751个表达下调基因;Oncomine、GEPIA及R2研究显示,PAAD组织中SSBP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升高(P<0.05),且高表达组患者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P=0.046;GEPIA:P=0.001 9).结论:SSBP1在PAAD中显著高表达且提示预后不良,有望成为PAAD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分子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