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泌体在卵母细胞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泌体是源自细胞膜系统的囊泡,起源于内体多囊泡体,释放到组织液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载体,含有蛋白质、脂质、源自其供体细胞质的编码或非编码RNA。卵泡是卵母细胞发育的重要微环境,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外囊泡进行卵母细胞与卵泡周围卵丘和颗粒细胞之间的物质传递,从而调节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外泌体由多种细胞释放,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疾病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干预的潜在目标。本文阐述了外泌体中的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及环状RNA等成分在卵母细胞发育状态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卵巢、子宫相关生殖系统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变化。针对外泌体的检测可以深入了解卵母细胞发育状态,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窝蛋白3在小鼠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小窝蛋白3(Cav-3)在小鼠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在体实验: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野生型小鼠16只,体质量18~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8):对照组(Control组)和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另取Cav-3 KO小鼠8只为Cav-3 KO+糖尿病心肌病组(Cav-3 KO+DCM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00 mg/kg的方法制备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8周时采用心脏超声测定小鼠左心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随后处死小鼠取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离体实验:小鼠来源的HL-1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6):正常糖培养组(NG组)、高糖组(HG组)和高糖+甲基-β-环糊精组(HG+β-CD组)。高糖模型采用专用培养基加入50%葡萄糖至终浓度达到30 mmol/L,持续培养36 h。采用LDH、CCK8试剂盒评估细胞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与HL-1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结合免疫球蛋白(BiP)、C/EBP同源蛋白(CHOP)及剪接型X-box结合蛋白1(XBP1-s)的表达。 结果:在体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DCM组和Cav-3 KO+DCM组小鼠进食量、饮水量及心脏质量/体质量增加,EF和FS降低,LVESD和LVEDD升高,心肌BiP、CHOP和XBP1-s表达上调,Cav-3表达下调( 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与DCM组比较,Cav-3 KO+DCM组EF和FS降低,LVESD和LVEDD升高,心肌BiP、CHOP与XBP1-s表达上调,Cav-3表达下调( 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离体实验:与NG组比较,HG组和HG+β-CD组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升高,BiP、CHOP与XBP1-s表达上调,Cav-3表达下调( P<0.05);与HG组比较,HG+β-CD组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升高,BiP、CHOP和XBP1-s表达上调,Cav-3表达下调( P<0.05)。 结论:Cav-3表达下调会加重小鼠糖尿病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内质网应激过度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125b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 125b(miR-125b)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4例24眼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标本24份,同期纳入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眼库的20例20眼供体正常前囊膜组织20份,分别采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不同标本LECs中miR-125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量;将人LECs细胞系HLEB-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氧化应激模型组,采用不同浓度的H 2O 2(100、200、400 μmol/L)共培养细胞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对照组采用不含H 2O 2的培养基。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测定不同浓度H 2O 2处理组细胞内源性活性氧簇(ROS)含量,ELISA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分别采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25b和Nrf2的表达水平。用含有miR-125b拟似物、miR-125b对照和miR-125b抑制物序列的质粒分别转染HLEB-3细胞24 h,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测定并比较不同转染组细胞中ROS含量,ELISA法检测T-AOC、SOD和GSH-Px活性及MDA浓度;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法验证miR-125b与Nrf2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Nrf2和Keap1的表达和定位。 结果:正常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miR-125b和Nrf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03和0.27±0.06,少于白内障前囊膜组织中的0.89±0.05和0.84±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355, P<0.05; t=18.647, P<0.05)。各浓度H 2O 2处理组细胞中miR-125b和Nrf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125b和Nrf2相对表达量随着H 2O 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H 2O 2处理组细胞内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ROS含量和MDA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miR-125b对照组比较,miR-125b拟似物组细胞中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ROS含量和MDA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R-125b抑制物组细胞中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miR-125b对照组,ROS含量和MDA浓度均明显高于miR-125b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提示H 2O 2刺激后细胞中Nrf2发生不同程度的核转移,miR-125b拟似物组细胞质中Nrf2荧光最强,核转移也最显著,细胞质中Keap1的表达微弱;miR-125b抑制物组细胞质中Nrf2荧光强度最弱,核转移少,细胞质中Keap1荧光表达增强。 结论:miR-125b能增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125b靶向刺激Nrf2表达上调,进而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MAF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3例MAF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7岁、46岁和57岁。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物,病史分别为2周、2个月和50年。3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肢体或肢端的深部软组织内(右髋部、左前臂和左腕部各1例),2例术前影像学考虑为腱鞘囊肿或腱鞘巨细胞瘤。肿瘤直径3.0~7.5 cm,大体界限清楚,切面灰白、灰褐,有黏质感,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囊性变。低倍镜下观察,3例均可见厚的纤维性假包膜伴包膜周围的淋巴浆细胞袖套,以多结节状或分叶状生长为主,2例可见明显的出血性囊腔形成。黏液性肿瘤区域分别占60.0%、80.0%和90.0%,瘤细胞卵圆形至星芒状,呈条索状、微囊状和网状分布于丰富的黏液性基质之中。3例均可见黏液性肿瘤成分过渡为局灶典型的非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组织学形态。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核分裂象稀少(每50倍高倍视野1~2个),未见肿瘤性坏死,1例可见局灶明显的细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例局灶表达结蛋白,2例局灶表达上皮膜抗原,1例局灶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1%~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存在EWSR1基因重排。1例术后随访15个月复发;1例第1次术后24个月复发,复发的肿瘤缓慢增大,120个月后第2次切除,再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3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MAFH是一种罕见的AFH组织学亚型,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形态学上易于误诊。仔细观察寻找典型的AFH组织学特点、并辅以EWSR1基因的重排检测可助于MAF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胆总管腺癌伴卵黄囊瘤和绒毛膜癌分化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胆总管腺癌伴卵黄囊瘤和绒毛膜癌分化的病例。患者女,52岁。胆总管肿瘤根治标本,肿瘤大部分区域呈管状、乳头状、筛状、微囊性结构,偶见Schiller-Duval小体,细胞呈柱状、立方状,细胞质透明,内含有嗜酸性小体,部分区域呈滋养层细胞形态,诊断胆总管腺癌伴卵黄囊瘤和绒毛膜癌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肿瘤成分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18、CK19,部分表达CK20、CD10、CDX2;p53弥漫强阳性,MSH2、MSH6、MLH1、PMS2均阳性。卵黄囊瘤成分部分表达SALL4、Glypican3,灶性表达甲胎蛋白。绒毛膜癌成分弥漫表达SALL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二代测序显示TP53、SMARCA4、U2AF1基因的突变,CDKN2A基因拷贝数缺失,微卫星稳定。术后短期肿瘤进展并伴有肝、肺转移,血清HCG水平显著增高(>12 000 IU/L),肝转移肿瘤穿刺结果为绒毛膜癌,患者术后随访7个月,化疗7个周期,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上清液的蛋白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蛋白渗漏情况,并对其所渗漏的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离4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双眼完整晶状体,任意合并28个晶状体作为一个样本,共3个样本。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以含2 mmol/L过氧化氢培养液进行培养,构建体外白内障模型。以空白培养液作为对照组。收集培养24 h上清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采用液相质谱联用对上清液蛋白质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无标记定量质谱法定量分析高丰度蛋白。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鉴定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采用多重微珠免疫分析系统测定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过氧化氢处理24 h,所有晶状体均混浊且囊膜完整。上清液中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73±0.59)μg/μl。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蛋白条带主要位于相对分子质量35 000以下。质谱分析共鉴定出675种蛋白,其中包括16种晶状体蛋白,占总蛋白丰度的(86.1±0.8)%;蛋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细胞黏附、细胞转化、氧化还原、抑制细胞凋亡和蛋白质转运;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水解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翻译起始因子活性和GTPase活性;亚细胞定位主要为细胞质、外泌体、细胞核、质膜和胞外间隙。基于抗体的多重微珠免疫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培养上清液中可定量检测到9种细胞因子,包括在眼内液高表达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 2。 结论: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的晶状体存在蛋白质渗漏,这些渗漏蛋白可能对眼内其他组织的代谢、功能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腺苷酸激酶的生物信息学与基因表达特征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研究旨在解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腺苷酸激酶(Adenylat kinase,ADK)NcADK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并检测NcADK基因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以期丰富NcADK相关信息,并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NcADK的理化性质、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使用MEME软件和Batch CD-Search工具分别预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它7种微孢子ADK蛋白的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通过Mega 11.0软件基于ADK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采用RT-qPCR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过程中NcAD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NcADK的CDS含有540个核苷酸,可编码179个氨基酸;NcADK的分子量约为20.66 kDa,分子式为C903H1488N258O278S8,脂肪系数为100.61,平均亲水系数为-0.502,等电点为6.83,含29个负电荷氨基酸和29个正电荷氨基酸;NcADK可同时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囊泡和过氧化物酶体;NcADK含20个磷酸化位点,不含典型的信号肽;NcADK含88个a-螺旋,24条延长链,17个β-转角,50个无规则卷曲,与模板A0A0F9WEU7.1.A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为100%;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东方赤孢子虫Hamiltosporidium tvaerminnensis、肠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按蚊微孢子虫 Anncaliia algerae 和角膜条孢虫 Vittaforma corneae ADK 中均鉴定到 1 个相同的结构域和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的ADK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相较于接种后1 d(1 day post inoculation,1 dpi),NcADK的表达量在2 dpi上调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3 dpi和4 dpi均显著上调(P>0.05).研究结果明确了NcADK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并揭示NcADK是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胞内蛋白,不同微孢子虫的ADK具有较强的保守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及其姐妹种蜜蜂微孢子虫的ADK具有高同源性,NcADK在3 dpi和4 dpi被激活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旋毛虫新生幼虫细胞外囊泡的分离鉴定及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离并鉴定旋毛虫新生幼虫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主要成分,了解新生幼虫EV的功能.方法 消化旋毛虫保种小鼠肌肉,手机旋毛虫肌幼虫,昆明小鼠灌胃感染肌幼虫(2 000条/鼠)后5d取小肠,网筛法收集旋毛虫成虫,成虫置于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48 h后收集新生幼虫.采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旋毛虫新生幼虫培养液中的EV,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V形态,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检测EV的粒径,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验证EV蛋白.对新生幼虫及其EV进行蛋白组质谱分析和miRNA测序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新生幼虫及其EV之间蛋白和miRNA的表达差异.差异表达蛋白和miRNA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条目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WoLFPSORT分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旋毛虫新生幼虫分泌的EV为"杯盘"形膜性囊泡,平均粒径为(101.7±1.8)n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新生幼虫EV能与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产生特异性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000.蛋白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幼虫及其EV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424和231种蛋白,有220种蛋白在两组样品中均有表达,其中116种表达有差异(在EV中31种表达上调、85种表达下调).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30.2%,35/116)、细胞核(19.0%,22/116)和细胞膜(17.2%,20/116).miRNA测序结果显示,新生幼虫及其EV样品分别检测到183和117种miRNA,有46种miRNA在两组样品中均有表达,其中40种表达有差异(在EV中10种表达上调、30种表达下调).在EV中表达上调的10种miRNA中,let-7-5p表达最高.GO功能条目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有57种属于细胞组成、73种具有分子功能、63种参与生物过程,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与自噬相关12基因转移酶活性、胞质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细胞对紫外线A的响应和钙离子稳态等条目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等相关通路,差异miRNA的靶基因仅涉及自噬-其他1条途径.结论 本研究分离并鉴定了旋毛虫新生幼虫分泌的EV,检测到新生幼虫及其EV间差异表达的116种蛋白和40种miRNA,主要参与代谢、自噬等途径,推测新生幼虫EV可能在旋毛虫感染早期逃避宿主免疫防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生长及调控血肿瘤屏障相关蛋白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C6脑胶质瘤大鼠肿瘤生长及血肿瘤屏障相关蛋白(zonula odluden,ZO-1)、P-糖蛋白(glycoprotein,gp)及细胞质膜微囊蛋白Caveolin-1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替莫唑胺组、扶正抑瘤方组和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组.采用立体定位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造模当天开始,各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观察其体重、生存状态,第21天时,计算大鼠生存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胶质瘤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肿瘤浸润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肿瘤浸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ZO-1、P-gp及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替莫唑胺、扶正抑瘤方及联合用药组肿瘤浸润区GFAP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ZO-1和P-gp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抑瘤方和联合用药组VEG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Caveolin-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抑制血管新生,开放血肿瘤屏障,限制肿瘤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哺乳动物精浆胞外囊泡及各组分的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精浆胞外囊泡是一种存在于精浆的膜性囊泡,按分泌器官分为附睾小体和前列腺小体.囊泡可与精子细胞膜发生融合,通过传递内容物或介导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精子功能.它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蛋白质组分可影响精子活力以及顶体反应,并有清除损伤精子和促进细胞粘附的作用;脂质组分具有调节靶细胞质膜稳定性的作用;核酸组分主要参与免疫反应、跨代遗传及男性不育;离子则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在调节酶活性和精浆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组分对精子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将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尽的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