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医疗机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机构调查的方式,获取四川省21个市(州)96所医疗机构2017年至2020年的人员支出、经济运行及医疗服务数据。采用人均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描述薪酬特征,以人员支出水平来反映薪酬总额。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描述,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结果:2017年至2020年,医疗机构人员支出年均增长13.04%。2020年人均薪酬水平为15.19万元,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别占16.20%和54.60%。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次均费用( β=0.596)、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药品和卫生材料水平( β=0.286)、诊疗人次( β=0.328)、年份[(2018、2019、2020) β=0.025、0.052、0.066]与人员支出呈正相关( P<0.05),平均住院日( β=-0.69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β=-0.392)、收支结余率( β=-0.062)与人员支出呈负相关( P<0.05)。财政补助收入占比、地区生产总值、资产负债率不是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四川省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水平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主要基于工作量进行薪酬分配,薪酬制度改革"指挥棒"作用显现;但薪酬的基本保障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应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结合医院财务状况和成本分析及时动态调整人员支出,合理提升人员薪酬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DRG支付下胃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医保结余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下胃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医保结余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公立医院DRG支付改革,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7月某三级综合医院胃肠外科DRG入组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某市医保结算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患者年龄、医保结余和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等指标信息。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医保结余影响因素,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各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场景进行模拟,分析医保结余概率。结果:共纳入205例患者,其中医保结余组117例,亏损组88例。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医保结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保专员干预、DRG正确入组、肠外营养制剂费用、抗感染药物费用、检查费用和耗材费用是患者医保结余的影响因素( P<0.05)。经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使用不同抗感染用药方案或不同肠外营养制剂的患者,在医保专员干预且入组正确时,医保结余概率较大。 结论:医院通过医保专员干预,确保胃癌患者DRG入组正确,准确使用肠外营养制剂和抗感染药物,控制检查和耗材费用,可提升医保结余概率。未来医院应进一步推广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营养干预及抗感染治疗路径,保证DRG入组准确性,优化临床诊疗路径,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大型公立医院财会监督视角下的结余药品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余药品在各级医院中普遍存在,是药品管理的难点,存在合规风险。为规范结余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2023年5月,某大型三级医院开展了财会监督视角下结余药品管理实践。通过对结余药品流转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结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要求,从结余药品财务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和信息公开化5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初步实现了结余药品源头可控、流转管控、记录完整和核算准确的全过程管控,有效防范了结余药品管理潜在风险。该实践可为其他医院强化结余药品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的案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张家港市某县级公立医院为案例,分析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某院2014年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和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14年至2019年的医院业务运行数据、支出收入数据、药品零差率补偿数据、收费与成本数据,并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描述性分析该院服务量及医疗费用变化情况,测算收入结构、收支结余以及对药品零差率的补偿水平;对比分析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病种的实际收费与成本差额。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案例医院的门急诊、手术、出院人数分别上升了31.51%、40.21%和12.21%,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4.39%;药品费、材料费占比分别下降4.27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检验费和检查费占比分别上升3.15个百分点和3.98个百分点,手术、治疗、诊查及护理等反映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占比变化均<0.60个百分点。自2017年始,医院业务支出超过收入,因零差率政策减少的药品收入由医疗服务收入补偿的比例从2015年的82.00%降至2019年的58.63%; 66.82%的医疗服务项目为亏损项目。10个主要"清单式"病种除了2型糖尿病,其余9个病种的实际收费均低于标准成本核算值。结论:实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短期可能出现较大的医疗收支缺口及成本高于收费的情况。制定区域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时,应考虑同期实施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短期财政反应性,为公立医院逐步适应改革提供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大型三级医院结余药品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规范结余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基金合理使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自2023年5月起,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从构建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制定拆零计费和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建立规范管理流程和设置结余药品专项资金等多个方面推进和落实,初步实现了结余药品的有效管理。截至2023年11月,结余药品管理惠及患者136 908例,平均每位患者节约873.61元,累计节约医保资金约3 470万元,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可为推动我国医疗机构结余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未来,某医院应进一步扩大结余药品品种覆盖面,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益和建立完善的绩效奖励机制,促进结余药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余药品管理是药品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结余药品管理方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的产生原因、安全隐患、管理政策以及管理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办法、共识或指南,优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明确结余药品的利益问题,以期为医疗机构合理管理结余药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某三级公立医院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volume-based procurement, VBP)的管理做法及成效。方法:医院构建"上下联动、品类管理、智能监控"的VBP药品多学科协作管理机制,对医院2019年3—12月VBP药品采购数据、患者医药费用、处方换药人次、患者满意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医院采购任务完成率达186.20%,超额完成采购任务。医院VBP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管理模式初见成效。与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3—12月医院累计医保结余983.3万元,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和住院次均医保费用分别下降1.7%、2.6%和2.6%。部分VBP药品存在"二次换药"现象,以心血管疾病相关药品占比大;患者满意度未受影响。结论:医院初步建立"上下联动、品类管理、智能监控"的VBP药品管理模式,在完成国家采购任务的同时,为临床治疗需求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湖北省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介绍《湖北省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的制订背景、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重点解释了结余药品的定义,对药品拆零、结余药品计费的要求、收回和使用流程、专项资金管理、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进行了解析.引导读者学习《办法》、准确理解和执行《办法》,帮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保障用药安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促进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DRG支付背景下临床科室超支情况分析及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临床科室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影响因素,为科室精细化管理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22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1 495例DRG结算病例的医保结算信息、病案信息及费用信息,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余病例组和超支病例组在年龄、住院天数、医保类型、病例类型、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操作类型、相对权重(RW),以及药品占比、耗材占比、检查检验占比、医疗服务占比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5 d、城乡居民医保、低倍率或高倍率病例、高药品占比、高耗材占比是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危险因素(P<0.05),非手术室操作、RW≥2是DRG结算病例超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临床科室可从主动适应医保规则,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医疗成本控制,兼顾学科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改进,促进DRG精细化管理,助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15-2021年我国县级中医院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2015-2021 年我国县级中医院补偿机制现状,为县级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度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5-2021 年我国县级中医院收入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收支盈余状况、药品收入、财政收入等信息,探索县级中医院补偿机制特点.结果:2015-2021 年县级中医院院均财政补助金额增长了2.42 倍,占总收入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基本支出增涨最为明显,变化范围在51.04%-63.30%;医疗结余率由7.87%负增长至-0.80%,不含财政补偿时医院亏损程度总体上不断加剧.盈余金额中关联度排前3 位的是财政补助收入、其他费用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医疗服务收入的总体结构变动值为4.67%,挂号、手术、护理收入呈现负向变动,而治疗收入结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 78.37%.药占比由35.40%下降至25.34%,其中西药和中成药逐年减少,而中药饮片比重不断增加,西药占据药品收入的 6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不到2 成.结论:财政补助下我国县级中医院运营良好,仍需特别关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县级中医院肩负责任增多,基本支出不断增长,同时自身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需要依靠财政补助保障医院运营与发展.收入结构趋于合理,但医疗服务价格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