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美多芭和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HBO治疗。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手部计时运动实验和10 m折返运动试验评价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Keypoint 4c肌诱发电位仪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大脑皮质区静息阈值(RMT)、皮质静止期(CSP)、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RMT、CL、CSP、CMCT明显提高(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提高( P<0.05);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上述指标明显提高( P<0.05)。 结论:HBO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单独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更好地激发大脑皮质区域的运动诱发电位,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类人胶原蛋白疤痕修复硅凝胶"治疗增生期增生性瘢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评价"类人胶原蛋白疤痕修复硅凝胶"治疗增生期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类人胶原蛋白疤痕修复硅凝胶(可痕?)"与Silicone Gel (芭克硅凝胶软膏)对伤后或手术后4~6个月处于增生期的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3~18岁未成年人和19~45岁成年人的疗效差别。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蔡景龙瘢痕医学研究中心(蔡景龙医疗美容门诊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可痕治疗组)、对照组(芭克硅胶治疗组),每组又分成年和未成年2个亚组。试验组58例,其中成年组39例、未成年组19例;对照组30例,其中成年组20例、未成年组10例。观察、统计、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24周各组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患者自觉症状、临床疗效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指标评分,除试验组中未成年组的柔软度、成年组的厚度评分略高于对照组( P<0.05)外,其余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4、8、12、24周的疗效评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未成年组与成年组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个时间点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疗效评价时间与用药分组和年龄分组均不存在交互作用( P>0.05),且不受组别或年龄分组的影响( P>0.05);各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类人胶原蛋白疤痕修复硅凝胶"治疗增生期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临床疗效非劣于对照组芭克硅凝胶软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多巴胺能药物治疗Percheron动脉梗死引起的意识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意识不清于发病当天入院,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丘脑急性梗死,临床诊断为Percheron动脉梗死,虽给予了强效的抗栓药物治疗,患者意识水平逐渐加重,逐渐滴加美多芭和金刚烷胺药物,患者意识水平逐渐好转,短期内患者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03-2023-0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D老年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美多芭,77例)和研究组(服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7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药浓度、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21%,高于对照组的79.22%(χ2=5.303,P=0.021).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Ⅰ~Ⅳ评分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旋多巴(LD)血药浓度为(2.59±0.51)mg/L,高于对照组的(2.16±0.45)mg/L(t=5.548,P<0.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丙二醛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PD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药浓度与机体抗氧化水平,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D阴虚动风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PD阴虚动风证模型.将65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150 mg/kg)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1.75、3.5、7 g/kg)组,另取2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3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8 d.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和生化试剂盒分别检测纹状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COXⅣ)活性,HE染色观察纹状体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增加,游泳评分降低(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降低(P<0.01),神经元排列混乱、数量减少、细胞肿胀,部分细胞核皱缩,空泡形成,边界模糊,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减少,游泳评分升高(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升高(P<0.05,P<0.01),神经元数量增加、排列趋于整齐、形态有所改善,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以美多芭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5,P<0.0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改善PD阴虚动风证大鼠行为学症状,可能通过调节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进而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治疗PD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合并BSCL2基因和SQSTM1基因突变的亨廷顿病的家系报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总结1个合并多基因突变的汉族家系亨廷顿病的诊治过程,希望通过本报道丰富临床医生对亨廷顿病的认识和提升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亨廷顿舞蹈病的一汉族家系的诊治过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全身不自主抽动,美多芭冲击试验阳性,美多芭治疗效果好;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HTT基因突变合并BSCL2(c.128G>A)和SQSTM1(c.296G>A)突变.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全身不自主抽动,同时美多芭冲击试验阳性,要警惕亨廷顿病的可能,同时要想到可能是非单纯HTT基因突变;亨廷顿病合并不典型帕金森病是由HTT基因、BSCL2基因和SQSTM1基因突变共同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帕宁Ⅰ号方调节肠道菌群改善PD小鼠行为学与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索帕宁Ⅰ号方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行为学和神经递质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从60 只小鼠中随机选取10 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1)建立P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 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帕宁Ⅰ号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 只.第 6 次注射MPTP后开始灌胃,连续14 d,每3 天进行1 次爬杆实验、旷场实验和步态分析实验.采用UPLC-HRMS法鉴定帕宁Ⅰ号方的活性成分,ELISA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末次爬杆时间和步宽增加,运动路程和步长减少(P<0.000 1);与模型组比较,帕宁Ⅰ号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美多芭组小鼠的末次爬杆时间和步宽减少,运动路程和步长增加(P<0.000 1).帕宁Ⅰ号方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氨酸、3-吲哚乳酸、牡荆素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纹状体DA含量下降(P<0.000 1);与模型组比较,帕宁Ⅰ号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美多芭组小鼠的纹状体DA含量升高(P<0.000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纹状体TH表达水平降低(P<0.000 1);与模型组比较,帕宁Ⅰ号方高剂量组和美多芭组小鼠纹状体TH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uricibacter、Odoribacter的相对丰度增加,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帕宁Ⅰ号方高剂量组和美多芭组小鼠Prevotellaceae_Prevotella、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增加.Staphylococcus、Turicibacter、Rikenella相对丰度与爬杆时间呈正相关(P<0.05);Prevotella_Prevotella相对丰度与步长呈正相关(P<0.05);Prevotella相对丰度与爬杆时间呈负相关,与旷场路程呈正相关(P<0.01);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与步宽呈负相关(P<0.05).Staphylococ-ccus、Turicibacter相对丰度与DA含量、TH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Prevotella相对丰度与DA含量、TH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与TH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Allobaculum相对丰度与DA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帕宁Ⅰ号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比例,减少有害菌比例,从而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和神经递质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地黄颗粒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治疗 PD阴虚动风证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颗粒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变化治疗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的分子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 26 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 13 只,其余大鼠采用 6-羟基多巴胺(6-OHDA)脑部偏侧注射损毁黑质法制备PD阴虚动风证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50 mg·kg-1),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75、3.5、7 g·kg-1),每组 13 只.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神经行为学表现;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 q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脑部损毁侧纹状体组织中泛素(UB)、泛素激活酶(UBE1)、泛素结合酶(UBE2A)、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阳性细胞表达、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部损毁侧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旋转圈数、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差,易激惹,肢体震颤,行动迟缓,毛色黯黄,饮食少,体质量减轻,旋转圈数增加、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减少(P<0.01),损毁侧纹状体中UB、UBE1、UBE2A、UCH-L1 阳性细胞表达、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DA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有所改善,旋转圈数减少、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增加(P<0.05,P<0.01),UB、UBE1、UBE2A、UCH-L1 阳性细胞表达、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5,P<0.01),DA含量增加(P<0.01);行为学检测及各指标表达水平以美多芭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5,P<0.01),此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调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异常蛋白聚集,从而减轻DA含量缺失,发挥治疗PD阴虚动风证的作用,并以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注射法制备PD阴虚动风证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50 mg/kg)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75、3.5、7 g/kg),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共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神经行为学,HE染色观察黑质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损毁侧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结构,免疫组化、Western b1ot及RT-qPCR法检测DJ-1、IP3R、GRP75、VDAC1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增加(P<0.01),游泳评分降低(P<0.01),悬挂时间减少(P<0.01),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受损,黑质内神经元出现线粒体肿胀变性,线粒体嵴消失等损伤,损伤侧黑质DJ-1、IP3R、GRP75、VDAC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P<0.01),游泳评分升高(P<0.01),悬挂时间增加(P<0.01),线粒体形态结构损伤减轻,损伤侧黑质DJ-1、IP3R、GRP75、VD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效果与美多芭相当(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调控DJ-1、IP3R、GRP75、VDAC1表达促进内质网-线粒体稳态,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DA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黑质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向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PD阴虚动风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多芭组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予相应溶液灌胃,连续28 d.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黑质形态变化,RT-qPCR检测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LC3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受损黑质p-PI3K、p-AKT、p-mTOR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受损黑质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62、LC3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增加,爬杆时间延长,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减少(P<0.01);黑质神经元排列紊乱,胞核固缩、结构模糊;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升高,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LC3B mRNA和LC3BⅡ/Ⅰ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爬杆时间缩短,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增加(P<0.01);黑质神经元数目增多,结构形态明显改善;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降低,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降低,LC3B mRNA和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以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P<0.05,P<0.01),与美多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受损黑质自噬能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治疗P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