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日本法医鉴定人员素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日本近代法医学教育事业迅速崛起源于不断吸收外域法医学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最终形成基础教育与专业培训层级分明、课堂教学与案例研讨相辅相成的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国内培训与国际交流协作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日本法医行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据此,本文以日本法医学专业发展史为切入点,研究其如何在近代逐渐形成法医学教育事业发展雏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现代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炼其中的优秀经验予以本地化改造,如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作用、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效能以及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以供我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所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共情能力及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减少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意见.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湖北省1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的1 06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3.9%临床护士存在职业倦怠,其能力得分为(52.95±10.36)分、心理资本得分为(91.62±14.50)分、情感衰竭得分16.50(10.00,25.00)分,去人格化得分3.00(1.00,7.00)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31±9.96)分.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共情能力、心理资本是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能解释总变异的25.5%、36.3%.结论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呈现低情感衰竭和低去人性化、中等个人成就感的特征,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因素加以教育培训,关注护士心理健康,以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维持护理队伍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立德树人视域下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根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编制以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访谈、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问卷填写和意见收集,进一步完善问卷.另外随机抽取130名学生进行正式问卷填写,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效度和信度评价.结果 本研究形成了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该问卷包括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案例编制3个维度,共25个条目.130份正式调查问卷中有125份为合格问卷,信效度检验显示: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68%.问卷整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4,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案例编制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17、0.941和0.937.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值在0.607~0.799之间.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哈尔滨市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下老年人孤独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下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五个社区进行体检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未患慢性病、患单一慢性病及患多重慢性病老年人的孤独感平均得分分别是(42.83±9.08)分、(44.46±9.14)分、(46.21±8.66)分.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状况、社会支持、死亡焦虑是影响三类老年人孤独感的共同因素(P<0.05).患多重慢性病的老年人方面,离退休前职业为公务员(95%CI:-11.515~-3.602)、企/事业单位员工(95%CI:-6.117~-2.443)及农民(95%CI:-7.485~-0.909)的老年人孤独感更低(P<0.05).结论 患慢性病老年人孤独感较高,需要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的重视.应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降低死亡焦虑、健全社会福利与就医政策,减轻经济负担,改善家庭关系来降低其孤独感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庆市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重庆市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全和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0~3岁婴幼儿家庭托育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全面分析托育需求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了 11 727个0~3岁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占53.4%,已入托月龄主要在24~36月龄,生均月托育费用为2 351.8元,主要在民办托育机构;未入托家庭的托育需求表现为入托月龄在24~36月龄,可接受月托育费用均值为1 607.4元,倾向公办托育机构.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身份(父亲 OR=0.594,95%CI:0.522~0.676)、年龄(OR=1.012,95%CI:1.002~1.021)、城乡(城市 OR=1.670,95%CI:1.490~1.871)、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下学历OR=0.682,95%CI:0.499~0.931)、职业(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者OR=0.814,95%CI,0.665~0.996)、家庭人均月收入(<4 000 元 OR=0.857,95%CI:0.737~0.995)、家庭共同生活人数(OR=0.915,95%CI:0.874~0.957)、0~3 岁婴幼儿月龄(<24 月龄 OR=0.806,95%CI:0.714~0.908)是重庆市 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托育需求尚未被满足,应呼吁家庭优化父母在育儿照护中的责任分工;政府应加强祖辈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能力,多途径增加普惠托育供给,降低托育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实习期口腔医学生叙事医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教学实践对实习期口腔实习生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效果,并尝试以此为参考,建立一套有效的叙事医学教学实践方法.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参加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本科生34名,分为实验组(14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按规范开展临床实习活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叙事医学实践,包括理论授课、细读、平行病历、讨论会等实践内容.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评估2组学生的共情力,并对实验组进行叙事医学实践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情力量表的总分和各模块得分在实习后较实习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个人忧伤"模块的得分在实习后显著下降(P<0.05),说明没有接受叙事教育的对照组学生经过学习后共情有所降低.调查问卷结果和平行病历内容,也反映出实习生经过叙事医学实践后,叙事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医患双方心理社会因素的理解也更深刻.结论:叙事医学实践有助于提升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缓和医患关系,应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和医生职业生涯中持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轨迹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轨迹,旨在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减少护理人才流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2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析出1个核心类属(职业认同轨迹)、5个类属(专业选择原因、固有职业认知、系统学习改观、实践体验变化、职业选择倾向).结论 固有职业认知可能贯穿护生职业认同轨迹的各个阶段,系统学习和临床实践会使护生职业认同发生变化,职业认同不再是决定护生职业选择的充分必要条件.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护生职业认同轨迹,提高护生职业认同度,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促进护士队伍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疆地区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职业紧张及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BSL)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现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关系.方法 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各地区BSL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付出回报-失衡调查表(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调查职业紧张情况,《中国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WMSDs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法对是否患WMSDs员工的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匹配后,再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与BSL工作人员WMSDs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纳入BSL工作人员7 924人,职业紧张检出率为83.38%(6 607人),WMSDs患病率为69.16%(5 48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SL等级为二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BSL等级为一级的工作人员的1.219倍(P<0.05);30~44岁组、≥ 50岁组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20~25岁组的1.221倍、1.375倍(均P<0.05);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BSL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中专及以下的1.527倍、2.379倍(均P<0.05);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其他岗位(后勤人员,工程人员等)的1.772倍、1.840倍(均P<0.05);月均收入≥ 4 000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4 000元的1.374倍(P<0.05).倾向性评分结果显示:匹配前,大部分变量在两组员工(是否患WMSD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得到BSL工作人员2 223对,两组所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相关变量(性别、BSL等级、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岗位类别、婚姻状况、月均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I量表中付出维度、回报维度和超负荷维度得分与BSL工作人员出现WMSDs的风险为正相关关系(OR=1.06、1.01、1.06,均P<0.001).结论 职业紧张和WMSDs在BSL工作人员中较为普遍,职业紧张可能增加发生WMSDs的风险.应根据工作人员能力的不同,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和指导,积极预防BSL工作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7-2022年山西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旨在探索山西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17-2022年《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中山西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2年山西省累计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6 248起,报告发病数为8 219例,平均发病率为3.92/10万,历年发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357.722,P<0.001);每年10月—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日高峰时间段为6:00-11:59;主要发生场所以农村地区为主,占94.14%;99.06%发生在家庭中.提示山西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整体向好,但仍应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加强农村地区宣传教育及急救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26个省市10个重点行业251家企业57 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我国主要产业职业人群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颈部疼痛(频率、持续时长、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发生率为34.52%(19 852/57 501),其中,作业人员每月出现颈部疼痛的发生率为24.62%(14 158/57 501),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的发生率为28.32%(16 283/57 501),严重疼痛的发生率为16.23%(9 331/57 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教育水平、自我健康状况等)、职业特征(工龄、头颈部姿势及其持续时间)均会影响颈部疼痛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和严重程度(P<0.05).相比工作时头颈部直立且不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作业人员,其他组别在颈部疼痛的3个维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均有更高的风险(P<0.05),其中,长时间保持头颈部后仰是风险最高的作业姿势(每月出现颈部疼痛:OR=5.84,95%CI:4.93~6.92;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OR=6.21,95%CI:5.25~7.33;颈部出现严重疼痛:OR=6.73,95%CI:5.17~8.75).结论 我国主要产业的职业人群普遍存在工作相关颈部疼痛,保持头颈部良好姿势、合理的休息或颈部活动,可以降低颈部疼痛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