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雷公藤红素结肠靶向-酶敏感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构建了一种针对炎症微环境的结肠靶向-酶敏感纳米给药系统以解决雷公藤红素的递送难题.方法 合成透明质酸-金刚烷甲酸(hyaluronic acid-adamantanecarboxylic acid,HA-AD)聚合物,通过1 H-NMR进行结构确认.采用透析法制备装载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的纳米粒(Cel/NPs),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试验优化改善处方,并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ζ电位、形态、稳定性、酶敏感性、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透析袋法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情况;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对比研究free Cel和Cel/NPs的体内抗UC作用.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Cel 2.04 mg、环糊精 27.19 mg、HA-AD 7.96 mg、DMSO3.0mL、纯水(reverses osmosis,RO)10 mL、搅拌时间 2h.所得纳米粒为光滑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52.37±1.42)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 0.262±0.009,ζ电位为(-32.1±0.8)mV,Cel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4.18±2.36)%、(5.17±0.13)%,递药体系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但在结肠微环境α-淀粉酶的刺激下,可使环糊精迅速解体,从而瓦解Cel/NPs,快速释放Cel;Cel/NPs增加了 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体内抗UC结果显示Cel/NPs可以显著改善UC,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恢复小鼠结肠组织状态,增加结肠长度,降低脾脏质量,恢复结肠黏膜上皮完整性.结论 所制备Cel/NPs有利于雷公藤红素抗UC靶向递送,显著改善UC,为结肠病变部位药物靶向递送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莪术油聚合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莪术油聚合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均质法制备包合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投料比(莪术油-聚合环糊精)、均质时间、包合温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通过扫描电镜、T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溶解度试验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最佳条件为投料比1∶10,均质时间4 min,包合温度25℃,乙醇用量2%,包封率74.40%,载药量7.03%.所得包合物表面平整,莪术油成分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在蒸馏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良好.在包合过程中,包合物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或化学吸附,而是产生新的物相.结论 聚合环糊精包合物可有效提高莪术油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由基引发剂对环糊精整体柱手性分离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由基引发剂对β-环糊精(β-CD)毛细管整体柱手性药物拆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腈脒二盐酸盐(AIBA)及常用的脂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别制备了2根相近的环糊精整体柱poly(GMA-EDA-β-CD-co-MBA),并系统比较两者的化学性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物理性质(通透性、重复性和扫描电镜)及色谱性能(保留机制和手性拆分评估)的差异.结果 亲水性更强的AIBA能加速自由基聚合反应,但对β-环糊精整体柱的手性拆分效果并不优于AIBN.结论 引发剂对手性拆分能力的影响明显,油溶性的AIBN在环糊精聚合物整体柱制备上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载体构建超分子水凝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α-环糊精(α-CD)与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两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5000-PCL5000)的自组装制备超分子水凝胶,并研究其作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紫杉醇(PTX)作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载药水凝胶的结构,利用流变表征研究到链上环糊精的数量对其凝胶化时间、最终强度、溶涨率和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 PTX首先与MPEG5000-PCL5000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胶束,然后通过与α-CD的主客体作用将PTX原位包埋于凝胶中.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超分子水凝胶对药物分子的释放可以通过改变α-CD的数量进行调控.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超分子水凝胶释放出的PTX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结论:成功制备了负载抗肿瘤药物PTX的超分子水凝胶,其主要通过MPEG5000-PCL5000与α-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一步法制备环糊精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发展一种"一步法"制备环糊精有机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方法.方法:以含单-6-甲基丙烯酰-乙二胺-6-脱氧-β-环糊精为单体,EDMA为交联剂,采用异丙醇和二甲基亚砜为生孔剂,AIBN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poly(MAC-EDA-BCD-co-EDMA)(Column B)整体柱.经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优比例整体柱,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手性拆分效果进行考察.最后,结合分子对接手段考察其分子识别机理.结果:与由单-6-(1H-1,2,3-三氮唑-4-甲基丙烯酸甲酯)-β-环糊精为单体制备而成的Column A相比,Column B具有更好的手性拆分效果.结论:研究表明,一步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Column B因为单体柔性的间隔臂连接方式,保证了环糊精空腔具备足够的柔性,故具有良好的手性分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公藤内酯醇阳离子聚合物肝细胞毒性及其对乳腺癌干细胞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观察了雷公藤内酯醇阳离子聚合物(TPL-PEI-CyD)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采用CCK-8测定TPL-PEI-CyD、雷公藤内酯醇(TPL)对HL-7702细胞的毒性,用TGF-β1孵育培养MCF-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4+CD24-标志的细胞比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其中CD44+CD24-细胞群;TPL-PEI-CyD作用于MCF-7干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44+CD24-细胞比例的变化.雷公藤内酯醇在接入聚乙烯亚胺-环糊精后,对肝细胞的毒性较雷公藤内酯醇单体显著降低(P<0.05),用TGF-β1培养能富集高比例的乳腺癌干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TPL-PEI-CyD较TPL更高效地抑制MCF-7干细胞后中CD44+CD24-细胞的比例(P<0.05).结果说明,TPL-PEI-CyD的肝细胞毒性降低且能高效地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性能,有望开发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中药新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高寒湿地、草甸的退化及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了甘肃玛曲地区5类(湿地、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退化草甸、人工恢复草甸)14个退化与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从湿地到沙化草地的逐渐退化过程中,草甸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在湿地干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逐渐升高,沼泽草甸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随着草甸不断退化,微生物活性逐渐降低,沙化草地最低;而人工补播恢复使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所增加,表明退化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造成显著影响,人工恢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聚合物类(吐温40、吐温80、环状糊精、肝糖)、氨基酸类及碳水化合物类是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的碳氮比、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容重、氮磷比、pH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因此,可用土壤碳代谢功能多样性变化评价高寒湿地及草甸的退化和恢复及其变化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合物载体对环孢素A角膜通透性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聚合物载体对环孢素A(CsA)角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接枝-环糊精,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以该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制备CsA滴眼液,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系统测量滴眼液中药物含量,渗透压测定仪和粘度仪分别测定滴眼液的渗透压和黏度.取新西兰白兔3只,左眼作为实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进行角膜刺激性评分.取清洁级新西兰白兔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完整角膜CsA组、去上皮CsA组和去上皮对照组,以左眼为实验眼,分别于点眼后0.5h和1h处死动物,抽取房水,剖取角膜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系统测量角膜组织和房水中的药物含量.采用荧光素香豆素6作为模型药物,Cy5标记聚合物载体,采用双荧光标记方法研究体系在小鼠角膜中的实时透过行为.结果 核磁谱图和红外光谱图显示,成功合成了目标聚合物壳聚糖-接枝-环糊精.CsA滴眼液载药量为0.06%;渗透压为305 mOsmol/Kg;黏度为36.5 cP.该CsA载药体系具有可逆的温度敏感药物释放行为,且突击点眼后0.5、1、2、3、4和6h对新西兰兔眼无明显刺激性.给药后1h,去上皮CsA组房水中药物质量浓度为(149.19±3.93) ng/ml,高于去上皮对照组的(30.25±11.43) ng/ml,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分数为(5.88±1.46) μg/g,高于去上皮对照组的(3.98±0.95) 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整角膜CsA组给药后1h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为(7.23±1.31) ng/ml,显著低于去上皮CsA组和去上皮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光子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显示,该给药体系均能促进药物透过角膜屏障,到达房水. 结论 制备的接枝共聚物可以有效负载疏水性免疫制剂CsA,该新型给药体系可以有效促进药物透过角膜屏障,增加药物的角膜通透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载中药/天然抗肿瘤药物的超分子药物传递体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药/天然抗肿瘤药物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途径发挥作用,但也面临着自身水溶性和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与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基于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的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与发展,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平台.超分子有机大环主体大多具有独特空穴结构、低毒、高稳定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可基于其与客体药物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构建载药体系而有效传递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的提高.该文首先对包括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四代以及2类新型超分子大环主体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进而综述了近年来超分子包合在中药/天然抗肿瘤药物递送中实现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的提高、药物的靶向传递、协同增效和联合给药、新型治疗疗法不同应用的研究进展,以及探究了超分子聚合物、间接结合药物模式和聚轮烷3种其他载药模式的超分子药物传递体系,为药物的高效利用带来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咪唑类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在孔雀石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养殖水及水产品中咪唑类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IL-β-CDCP)-孔雀石绿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 采用交联法和浸渍法合成IL-β-CDCP.取30 ml样品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调节至pH 4.0,以0.2 g IL-β-CDCP作为固相萃取剂,室温下振荡提取孔雀石绿5.0 min;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3.0 ml乙醇超声洗脱10 min,洗脱液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在0.01~0.6 μg/m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孔雀石绿的回归方程为A=1.718 c+0.042 8,r=0.999 1.方法 的检出限为2.8 μg/L;回收率为92.5 %~98.0%,RSD为1.9 %~4.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养殖水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快速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