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型肉毒毒素泪腺注射抑制泪液分泌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泪腺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抑制泪液分泌,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或缓解流泪或溢泪症状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治疗,无不可逆的并发症等特点,为许多难治性流泪或溢泪的患者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本文对BTXA的药理学特征和抑制泪液分泌的机制、泪腺注射的方法及剂量、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疗效评价、并发症、目前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展望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联合微创治疗慢性巨大腹股沟疝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利用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PPP)、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BTI)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的微创方法治疗巨大腹股沟疝(GIH)的效果。方法:两例GIH患者分别为56岁(患者1)和78岁男性患者(患者2),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19年6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站立位时,均可见腹股沟区及阴囊处包块突出,大小分别为40 cm×20 cm(椭圆形)和55 cm×13 cm(梨形),疝囊表面均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分别经全腹CT检查诊断为左侧GIH伴腹壁功能失代偿和右侧GIH伴腹壁功能失代偿并发小左侧腹股沟疝。治疗方式:手术前2周给予双侧侧腹壁肌肉BTI,以促进局部麻痹,然后使用PPP获得更大的腹腔容量,TAPP手术修补缺损。结果:两例患者均顺利完成BTI、PPP和TAPP联合技术治疗。患者1和患者2手术时间分别为77 min和95 min;术后第3天引流量均<5 ml,拔除引流管;均在术后第2天排气,进食流质,下床活动,无发热感染表现;于术后第4天和第5天步行出院;分别随访6个月和7个月,均无疝复发。结论:BTI、PPP和ATPP联合微创治疗GIH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型肉毒毒素在儿童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改变眼外肌张力,当主动肌和拮抗肌组成的眼位平衡系统被打破,结合大脑反馈,可刺激双眼视觉重建,促使眼球恢复正位。BTX-A自1989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斜视至今,已成为儿童斜视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低创伤、麻醉时间短、无瘢痕等优点。本文对BTX-A治疗斜视的历史、注射方式、种类以及在儿童各种类型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BTA)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E)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BTA注射治疗的AC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等常规眼科检查和斜视专科检查,包括斜视度数、眼球运动状况和双眼视功能。将患者按治疗前斜视度数分为小斜视度数[≤60三棱镜度(PD)]和大斜视度数(>60 PD),两种类型的患者均按注射剂量分为2.5 U组和5.0 U组。单眼注射者均为非主导眼注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3、6个月随访时的斜视度数。记录各组治疗有效患者占比。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具有各级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的例数,观察随访期间内并发症的情况。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为5.0(4.0,8.3)岁。小斜视度数患者37例,其中2.5 U组25例,5.0 U组12例;大斜视度数患者33例,其中2.5 U组18例,5.0 U组15例。小斜视度数和大斜视度数ACE患者中2个组的年龄、病程、治疗前斜视度数、BCVA、SE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小斜视度数患者中,治疗后1和2个月时,5.0 U组的斜视度数分别为-20.00(-37.50,-7.00)和0.00(0.00,0.00)PD,小于2.5 U组的0.00(-10.00,4.50)和5.00(0.00,6.50)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3和6个月时2.5 U组的斜视度数分别为5.00(0.00,15.00)和2.00(0.00,6.00)PD,5.0 U组分别为0.00(0.00,4.50)和0.00(0.00,3.75)P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5 U组20例治疗有效,占80.0%,5.0 U组10例有效,占1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5 U组和5.0 U组具有各级视功能的例数占比分别为同时视76.0%(19/25)和10/12,近立体视48.0%(12/25)和7/12;远立体视44.0%(11/25)和7/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大斜视度数患者中,5.0 U组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的斜视度数分别为-5.00(-25.00,5.00)、0.00(0.00,7.00)、2.00(0.00,10.00)、5.00(0.00,7.00)PD;2.5 U组分别为5.00(2.75,27.75)、10.00(3.75,24.75)、12.00(3.75,38.75)、14.00(3.50,54.00)PD;5.0 U组均小于2.5 U组(均 P<0.05)。5.0 U组的治疗有效例数占比(13/15)大于2.5 U组(9/18),5.0 U组具有远立体视的例数占比(9/15)大于2.5 U组(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具有同时视的例数分别占10/18和10/15,具有近立体视的例数分别占6/18和9/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大、小斜视度数患者中2.5 U组和5.0 U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占比分别为9/18、13/15和80.0%(20/25)、10/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并发症于治疗后3个月内自行消失。 结论:BTA注射治疗ACE效果良好,且对于斜视度数>60 PD的ACE患者,增加注射剂量至5.0 U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毒素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中毒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类烈性蛋白毒素,直接作用于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神经冲动传导,导致肌肉麻痹,中毒时轻者表现为眼肌受累,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全身瘫痪、呼吸抑制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该文报道了1例应用非正规渠道获得的A型肉毒毒素后出现重度中毒症状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第13天使用抗毒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肉毒毒素临床应用增加,出现了非正规渠道注射肉毒毒素而中毒的患者,由于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多样,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注射史。结合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相关文献,对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选择、治疗方法进展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资料,总结食源性肉毒中毒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一起24人进食自制豆腐乳,导致14例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分析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14例肉毒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中毒患者均为A型肉毒中毒,误诊2例,饮白酒者的中毒发病率 RR值为0.183( P=0.009)。中毒潜伏期中位数为2.0(1.0~3.0)d,10例复视、4例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9例继而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4例进展为呼吸困难、胸闷等。中毒患者都意识清楚、无感觉异常、无发热、无腹泻腹痛等,实验室检测及颅脑CT/MRI无特征性异常。注射肉毒抗毒素治疗,8.0(7.0~8.5)d后好转出院,6月后随访,9例患者仍有轻微视物模糊。 结论: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对称性下行性弛缓性瘫痪,饮白酒降低食源性肉毒中毒发病率,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睑术后眼睑痉挛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31岁,因"双眼上睑重睑术后间断性睁眼困难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患者2017年10月在整形医院行双眼上睑重睑术,术后1周随眼睑肿胀消退后出现双眼睁眼困难、频繁眨眼伴上睑内侧牵扯感,自行按压眉弓内侧后能缓解或自行缓解,缓解后睁眼自如,无不适。病情反复发作,发作及缓解无规律。患者于2018年12月曾到外院眼科完善干眼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人工泪液局部治疗,但效果不佳;在外院神经内科就诊并完善肌电图、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未见异常及Tension试验阴性。诊断为焦虑症,给予抗焦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于2019年9月因间断性睁眼困难伴眼睑牵拉痛及流泪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系统性疾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且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眼部检查示:视力:右眼为1.0,左眼1.0;眼压右眼13.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1.5 mmHg。病情缓解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2 mm,开睑自如,眼睑闭合完整,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病情发作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4 mm,开睑困难,眼睑闭合完整,频繁眨眼。双眼泪道冲洗通畅。辅助检查示:右眼泪液分泌试验为13 mm,左眼为15 mm;右眼泪膜破裂时间为10 s,左眼12 s;头颅及眼眶MR、肌电图未见异常;Tension试验显示阴性。诊断:双眼重睑术后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治疗方案:痉挛发作时使用表面麻醉剂丙美卡因(Alcon,15 ml/支)无缓解;A型肉毒杆菌毒素(兰州生物制品,100单位/支),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至25 μ/mL,安多福(0.5%PVP-I消毒液,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消毒双眼(范围上至发际线、外至耳前、下至鼻翼),1 ml皮肤注射器和4.5号针头抽取稀释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先行右眼轮匝肌注射,对上下眼睑中内1/3、中外1/3距睑缘3 mm处及距外眦5 mm处的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5处进行注射,每点注射0.1 ml;同法进行左眼轮匝肌注射。注射后第2天患者诉牵扯感已明显缓解,睁眼自然,痉挛强度分级为0级,定期观察随访1年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0例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其中试验组10例,术前超声测量咬肌厚度,且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注射,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对照组10例,用传统的3点注射方法,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结果:注射后分别于4、12、24、36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测量咬肌厚度,两组咬肌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 P<0.001),注射后4~12周咬肌厚度缩小最明显,注射后4周,平均缩小26.8%,注射后12周平均缩小28.4%。24周咬肌厚度有所恢复,比治疗前缩小22%,36周比治疗前缩小20%。随访(8.0±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例出现咬肌局部隆起,考虑可能是药物分散不均匀所致。试验组10例患者均满意,对照组7例患者满意。 结论: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治疗咬肌肥大,比传统注射方法更精确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型肉毒毒素对面部伤口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术后行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9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词为面部创伤、瘢痕、增生性瘢痕、肉毒毒素、肉毒毒素A。纳入术后行BTXA注射与行安慰剂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450例患者。BTXA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Z=23.92, P<0.01),BTXA组视觉模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 Z=8.60, P<0.01),BTXA组的瘢痕宽度小于对照组( Z=10.84, P<0.01),BTX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Z=2.83, P<0.01)。 结论:BTXA注射促进面部伤口愈合,对减少瘢痕形成有一定效果,但效果确切性和稳定性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