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柴连清幽汤联合高剂量二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多种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慢性的细菌感染,可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1-3].我国是胃癌大国,也是Hp高感染率国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治疗前后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症状及证候的疗效评价、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2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升高,GERD-Q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候治疗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未服药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肝理脾法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复发性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片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多潘立酮片结合加味左金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变化、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变化、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NDT)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00%(57/60)vs 83.33%(50/60)](P<0.05);治疗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李新民教授辨治小儿痫病思路与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介绍与总结李新民教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的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小儿痫病患者的初诊和随诊病历资料,并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小儿痫病临床研究,从几个方面总结分析李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的经验,另附一则医案例证.[结果]李师以痰浊内伏为该病基本始动因素,痰气逆乱为核心病机,结合小儿特性,发挥中医特色,以枢为核心,治以豁痰顺气,辅以和解少阳枢机,复脾胃升降之运,双管齐下,使小儿全身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从而改善癫痫患儿病情,减少发作频次.李师还注重个体化治疗,审证求因,根据不同发作类型加减药物.同时强调动态辨证,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遣方用药,在癫痫的治疗和预防上取得良好效果.所附验案首诊属少阳枢机不利、肝风夹痰证,治以疏利少阳、平肝熄风,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合涤痰汤加减,随后予泻青丸清肝经郁热获效.[结论]李师从枢机论治小儿痫病临床疗效肯定,丰富了小儿痫病的辨治体系,值得学习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艾司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食管黏膜分级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RDQ评分、食管黏膜分级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食管下端括约肌静息压、远端收缩积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食管动力学指标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食管动力学,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连花清幽饮联合针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连花清幽饮联合针刺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肝胃郁热型Hp感染CAG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抗Hp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花清幽饮联合针刺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评分[包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活动性、Hp感染]、胃肠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及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为73.47%(36/49),组间比较(χ2检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病理组织学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活动性、Hp感染等各项病理组织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肠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VI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VIP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胃蛋白酶原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Hp转阴率方面,研究组的Hp转阴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78,P = 0.014).[结论]连花清幽饮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Hp感染CAG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改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胃肠功能,并能有效调节血清PGⅠ、PG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研究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试验组)及奥美拉唑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神经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NERD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SP、CGRP及LPO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化肝解郁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评价化肝解郁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胃郁热型RE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患者予化肝解郁方口服,对照组患者予雷贝拉唑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疗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研究组1例、对照组1例患者剔除或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0.61%,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Q-9、GAD-7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化肝解郁方可明显改善肝胃郁热型RE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平逆方联合抗酸药治疗咽喉反流病伴有OSAHS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分析平逆方联合抗酸药治疗肝胃郁热型咽喉反流病(LPRD)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抽取104例诊断为肝胃郁热型LPRD伴有OSAHS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平逆方"+抗酸治疗组为A组(例=42)、"平逆方"组为B组(例=38)、抗酸组为C组(例=24),比较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评分、酸与非酸的回流值.结果 跟治疗前相比,除了方案三抗酸治疗组对非酸性回流值(pH>7)的降低效果不明显外,方案A、B、C治疗都观察到了明显的疗效(P<0.05).同时,三个方案2个月与6个月疗效相比,治疗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5).将三方案各指标按照治疗前后指标的降低分数做统计分析,可得:方案A与方案B相比,治疗后6个月,RSI、RFS、酸性回流值改善较优(P<0.05).方案A与方案C相比,治疗后6个月,RSI、RFS、非酸性回流值改善较优(P<0.05).结论 平逆方联合抗酸药治疗比单一治疗可以更好改善LPRD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