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产出导向的中医文化ESP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集中表现为“中医文化失语症”,其中教与学的输入和产出驱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英语畅谈中医文化》中设计“中医文化”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依照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开展实践研究,证明应用该模式使中医ESP课程的教与学有效融入了“民族情感”与“国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文化产出能力,发挥了外语教学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厚植育人文化,基于研究型医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为响应"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四川大学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从2012年开始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际"基于卫生系统的第三代医学教育"理论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基于研究型医院(医疗/科研/转化基地)的新时代"医学+"教育理论和厚植三种文化实现从"树人"到"拔尖"的两层次人才培养范式,创建了"5类整合课程5大教学策略"的胜任力培养体系。从"灌输式教学"全面转向"形成式学习",以"树人文化"熏陶卓越医生;探索两类拔尖计划,构建"1+2+3"双创教育体系,探索"转化式学习",以"创新文化"孵化复合型拔尖人才;开创"院院合一"管理体制,构建移动技术支撑的质控闭环,重铸"质量文化",确保从授业树人到拔尖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生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以文化传承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当下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经典传承不足、人文底蕴缺失、中医思维弱化等问题。中医药教育要深刻理解、深入挖掘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全面融入与有效传承,拓展中医药的育人功能。其措施包括增强中医药高等院校育人主体地位;与西医药学汇聚创新,使中医药学在培养领域内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有益于西医药学人才核心素养的养成;全年龄段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使中医药学育人功能辐射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态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理清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前沿研究趋势,为医学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Note Express和Cite 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软件,绘制分析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三个数据库中2003-2024年期间围绕"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主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筛选312篇研究文献,医科院校公管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发布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间缺乏合作,发文数量居于首位的作者是汤榕,机构为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是高频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均为当前研究方向,"课程思政"和"协同教育实践育人"是近三年的热议主题.结论:(1)研学习近平文化思想,筑牢医科院校公管专业人才强大精神内核;(2)紧跟卫生政策更新变化步伐,鼓励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外兼容;(3)创新"公管本色+医学人文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专业与职业适配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课程思政视域下名老中医案例融入针灸教学的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思政教育进入针灸专业课有着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通过在针灸教学中引入名老中医医案及名老中医生平,深入挖掘名老中医案例中与爱护患者、热爱祖国、创新发展、文化自信等有关的思政元素,在针灸教学过程中优化课程设计,使针灸教学和思政教育更好融合.在解读名医大家的生平事迹和高超医术的同时,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本研究从学生、院校、导师及社会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推动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学生应潜心研究优质科研文献、踊跃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院校应革新培养管理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体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导师应树立科研创新榜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责任、组建优质导师团队;最后还需强化社会、院校联合育人功能,落实"产教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新时代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志愿精神作为责任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新时代医学生应有的精神品质.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时代拓展与中华传统医德的时代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志愿文化的时代践行.新时代,加强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有助于丰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助力医学生成为卓越医师.因此,需通过转变育人理念、激活育人动能、凝聚育人合力、拓展育人场域等途径,构筑起"学校—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培育模式,使志愿精神成为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础护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线上平台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大思政育人模式,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素养、科学精神、道德修养、法治素养、文化素养、南丁格尔精神8大核心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开展课程思政,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维度协同育人.该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跨文化能力的质性访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通过调查海军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的跨文化能力现状及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军队院校外语教学更好发挥"为战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 9 名执行过海外卫勤任务的海军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访谈提炼出 5 大主题:对跨文化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使用;对于医学文化的尊重;跨文化沟通问题包括外语能力普遍不足、文化知识较缺乏和语言焦虑.结论 军队院校外语教学和培训应充分展开外语专业化实战化教学,兼顾标准英语和其他英语变体,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传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