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slicer软件测量肾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脏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测量肾脏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1例亲属肾移植供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增强CT扫描并行肾核素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基于3D-slicer软件平台对所有患者泌尿系结构进行三维重构,测量得肾皮质体积、肾实质体积。基于实验室指标公式法(改良简化MDRD方程、C-G方程)、肾体积法(Herts方程、Choi方程)等4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预测方程,计算出不同eGFR,分析各肾脏体积参数、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偏差、准确度和一致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不同方程eGFR与实测GFR之间,相关性较差,而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一致性。除了Choi方程估算的eGFR与实测GFR具有弱相关性( r=0.382, P=0.034)外,其他方程eGFR与实测GFR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其中Herts方程eGFR与实测GFR偏差最小(0.30 mL·min -1·1.73 m -2),10%符合率(61.29%)、30%符合率(96.77%)较高,与实测GFR的一致性最佳,一致性限度为-28.75~29.34 mL·min -1·1.73 m -2。 结论:相较于实验室指标公式法,肾体积法eGFR的预测效能更优,其中Herts方程的效能最佳,3D-slicer软件测量肾脏体积参数在评估亲属肾移植供者肾功能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同期处理小儿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儿同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经验,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双侧肾盂成形术的双肾重度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65.8±34.2)个月。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统超声、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利尿肾动态显像及排泄性尿路显像明确诊断。术前超声结果显示患儿左侧肾盂前后径为(3.07±0.67)cm,右侧为(3.22±0.51)cm。手术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左右侧顺次行肾盂成形术。结果: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儿,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46.17±23.02)min,出血量为(29.17±6.07)ml,无Clavien-Dindo Ⅲ级以上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显示患儿左侧肾盂前后径为(1.37±0.25)cm,右侧为(1.47±0.19)cm,手术前、后两侧肾盂前后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6个月复查利尿性肾动态显像,6例均提示无梗阻。 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同期处理小儿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安全有效,并具有缩短手术恢复期、节约手术费用、提高美容效果、有效降低患儿心理及经济压力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6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8.6个月。重复肾均位于肾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20例均有超声检查提示肾积水逐渐加重史,其中临床表现为腰腹部酸胀不适2例,排尿困难1例,尿失禁(正常排尿期外滴尿)2例,有泌尿系感染史12例,尿道外口囊性肿物脱出2例。术前完善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利尿性肾动态显像(ECT)、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其中伴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重复输尿管反流4例。20例检查均提示重复上肾无功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2~150 min,平均109.5 min;术中出血量5~22 ml,平均9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24 h,平均9.1 h,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 d,平均2.7 d。住院时间4~8 d,平均5.9 d。术后1例失访,其余19例均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ECT未提示下肾萎缩或功能丢失。2例伴有尿失禁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有尿道口肿物者术后肿物未再出现,术前有排尿困难、腰腹部酸胀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无漏尿发生。20例中,2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儿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治疗重复肾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复杂重复肾畸形的病例患儿11例,其中男1例,女10例;平均月龄为33.5个月,范围为3~73个月;重复肾左侧7例,右侧2例,双侧2例。术前完善泌尿系B型超声、泌尿系CT血管造影/ CT尿路造影、肾动态核素显像、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等影像学检查,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前术后肾盂前后径变化、输尿管管径粗细、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数据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1例患儿中上位输尿管末端囊肿5例,上位输尿管末端梗阻6例(含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反流8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末端梗阻3例。所有患儿均顺利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长为(242.22±93.15) min,均未中转开放,术中出血0~20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天数(11.20±2.60) d。术后上位肾盂前后径为(8.17±3.96) mm,术后上位肾输尿管管径为(6.83±3.56) mm,术后下位肾盂前后径为(11.08±9.29) mm,术后下位肾输尿管管径为(5.14±2.63) mm,相较于术前,术后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肾实质厚度为(8.51±3.20) mm,术后患肾部分肾功能为(40.62±13.52)%,与术前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儿随访6~24个月,术后排尿异常症状完全消失,尿路感染无复发;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下位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患肾部分肾功能较前下降,之后行腹腔镜下左侧重复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实质萎缩,实质内肾小球数量减少,肾盂肾盏扩张,间质纤维化,符合肾发育不良。 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面损伤小、手术操作空间充裕、术中视野暴露充分、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安全创新的手术方式来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伴自杀意念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动态脑功能改变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自杀意念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动态脑功能改变及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醇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48例青少年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MDD+SI)、38例不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MDD-SI)和4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扫描,采用滑动时间窗分析方法,计算3组动态局部一致性(dynamic regional homogeneity,dReHo)和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值;在完成扫描后24 h内静脉采血,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ACTH和皮质醇水平。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3组dReHo和dF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激素水平。提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的dReHo和dFC值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校正进行事后检验,并与激素水平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d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主要是Crus Ⅱ和Crus I)( F=9.44, P<0.001)及左侧楔前叶( F=10.93, P<0.05)。3组间dF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为左侧楔前叶与左侧颞中回( F=9.60, P<0.001),左侧楔前叶与双侧楔前叶( F=9.66, P<0.001)。与对照组和MDD-SI组比较,MDD+SI组皮质醇水平较低( P=0.013、0.039),3组间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D+SI组左侧楔前叶dReHo值( r=0.350, P=0.018)、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dFC值( r=0.362, P=0.015)均与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伴或不伴自杀意念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均存在楔前叶和颞中回的动态功能改变;而小脑的动态功能改变可能为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改变。伴自杀意念患者楔前叶和颞中回动态脑功能异常与其皮质醇水平异常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肾上腺素受体:老靶点,新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肾上腺素受体是代表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信号发生异常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肾上腺素受体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受体研究中。例如结合活细胞单分子技术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TIRFM)、光激活定位显微成像(PALM)、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成像(STORM)等超分辨成像方法,目前已经能够在活细胞单分子水平观察受体及其下游分子的动力学参数,为实时动态表征肾上腺素受体的信号转导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另外,冷冻电镜、磁共振等技术已经可以解析出肾上腺素受体与配体结合以及肾上腺素受体与下游效应分子结合的活性构象,这就揭示了肾上腺素受体导致不同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这些技术的飞速进展,必将加深人们对于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及信号转导的进一步认识,推动肾上腺素受体更深层次的信号转导机制的揭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腹腔镜微创术式处理儿童重复肾畸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重复肾畸形的不同腹腔镜微创处理方法。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共收治儿童各类重复肾畸形患儿30例,其中反复泌尿道感染13例,排尿疼痛5例,肾区疼痛5例,非排尿期持续滴尿5例,无症状7例。经术前进行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泌尿系CTU、肾动态显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诊断上位肾积水并输尿管扩张18例,上位肾发育不良伴上位输尿管全程扩张开口异位4例,上下位肾积水伴上下位输尿管均全程扩张3例,下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5例,30例患儿中有输尿管囊肿8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腹腔镜上位肾脏及输尿管切除术、腹腔镜上下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腹腔镜下位肾盂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腹腔镜下位肾切除联合上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气膀胱下双根输尿管再植术、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基底部电切术等。结果:本组所有手术均未中转开放,历时20~280 min,术中出血0~20 ml,均未输血。所有患儿随访6~12个月,11例上位肾切除术后下位肾血供好,滴尿症状完全消失,泌尿道感染无复发;5例上下位肾盂输尿管和输尿管之间端侧吻合术后肾积水缓解好;5例下位肾盂成形术患儿腹疼消失,积水缓解;2例双根输尿管移植术后拔除输尿管内支架情况稳定,排尿疼痛消失;6例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切开后,其中4例肾积水缓解无感染,2例出现泌尿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1例痊愈,另1例行腹腔镜上下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并上位远端输尿管切除术,恢复顺利;另1例下位肾切除术并上位输尿管复位膀胱再植术后上位肾积水恢复好。结论:微创手术处理各种重复肾畸形切实可靠,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肾功能较好时应疏通流出道、解除梗阻,重复肾畸形出现上位肾或下位肾功能明显降低时应给予半肾切除术;输尿管囊肿影响排尿时,手术需从膀胱入路;对于输尿管囊肿行基底部切开患儿,需长期随访,有再次手术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对上腹部多脏器微循环影响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不同局部并发症对上腹部多脏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对101例于2019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AP患者和24例无AP且无明显上腹部病变的患者行上腹部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检查。86例AP患者(AP组)和21例对照者(对照组)最终纳入研究,AP组分为无局部并发症(21例)、急性液体积聚(APFC,19例)、急性坏死性积聚(ANC,27例)、包裹性坏死(WON,11例)和包裹性坏死伴感染(WONI,8例)组。采用去卷积法测量各组胰腺、肝脏、脾脏、双肾和肾上腺的血流量,采用基于最大斜率法的肝脏模型测量各组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和动脉灌注指数(HPI)。统计学方法采用 t检验。 结果:ANC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39.89±34.28)、(141.42±47.85)、(107.87±26.41) mL·min -1·(100 g) -1,WON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30.00±44.83)、(106.12±38.16)、(98.38±41.39) mL·min -1·(100 g) -1,WONI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27.91±35.86)、(102.09±23.73)、(105.66±27.01) mL·min -1·(100 g) -1,均低于对照组的(161.22±31.60)、(174.00±62.73)、(134.53±36.36) mL·min -1·(100 g)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40、2.043、2.943, 2.296、3.796、2.548, 2.448、4.479、2.154; P均<0.05)。WONI组左肾皮质血流量低于对照组[(247.44±39.32) mL·min -1·(100 g) -1比(294.80±39.13) mL·min -1·(100 g)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10, P<0.05)。ANC、WON、WONI组的HAP分别为(18.63±9.54)、(19.10±7.47)、(19.51±6.26) mL·min -1·(100 g) -1,HPI分别为(25.01±15.51)%、(45.98±31.42)%、(35.92±24.95)%,均高于对照组的(12.18±5.14) mL·min -1·(100 g) -1和(13.44±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97、3.088、3.235,3.503、3.397、2.517; P均<0.05)。ANC、WON、WONI组的HPP分别为(72.37±21.76)、(48.83±35.10)、(57.55±29.45) mL·min -1·(100 g) -1,均低于对照组的(86.43±17.98) mL·min -1·(100 g)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91、3.331、3.226, P均<0.05)。APFC组的HAP、HPI均高于对照组[(18.67±10.24) mL·min -1·(100 g) -1比(12.18±5.14) mL·min -1·(100 g) -1和(23.75±20.41)%比(13.44±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72、2.108, P均<0.05)。 结论:AP伴ANC、WON和WONI会导致胰腺、脾脏、左肾上腺血流量减少,且WONI会导致左肾皮质血流量减少;AP伴ANC、WON和WONI会导致HAP和HPI增高,HPP降低;AP伴APFC会导致肝动脉灌注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过表达趋化素样因子1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实现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过表达,并探讨CKLF1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使用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的人ACHN细胞系作为研究模型,通过转染CKLF1质粒到细胞中来实现CKLF1的过表达。利用IncuCyte S3活细胞动态成像系统观察细胞增殖。Transwell法评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最后进行结晶紫染色和显微镜下计数来评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转染CKLF1质粒后,在0 h时对照组细胞密度(182.93±80.42)与观察组(178.23±68.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77, P>0.05);在48 h时,对照组细胞密度(892.52±204.34)明显低于观察组(1 974.23±38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14, P<0.05)。Transwell法的结果显示,1 h时对照组迁移细胞百分比[(22±3)%]与观察组[(2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81, P>0.05);在8 h时,对照组迁移细胞百分比[(29±3)%]明显低于观察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911, P<0.05)。而通过对侵袭能力进行测定显示,1 h时对照组侵袭细胞百分比[(21±3)%]与观察组[(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61, P>0.05);在8 h时,对照组侵袭细胞百分比[(26±5)%]明显低于观察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845, P<0.05)。 结论:CKLF1在肾癌细胞中具有促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DWI检测的肾脏表观弥散系数值及肾动态显像参数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的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肾动态显像(RDI)参数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CKD患者纳入CKD组,另选取35例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接受DWI、RDI检查。比较CKD组和对照组肾脏皮质和髓质ADC值、RDI参数[碘海醇肾小球滤过率(IGFR)]、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CKD患者肾脏皮质、髓质ADC值和IGFR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CKD组肾脏皮质、髓质ADC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肾髓质ADC值明显低于肾皮质ADC值(均 P<0.05)。CKD组IGFR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CKD组Scr、BUN、β2-MG、CysC和mAlb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CKD患者肾脏皮质ADC值与Scr、BUN、β2-MG、CysC和mAlb呈较强的负相关( r=-0.613、-0.626、-0.609、-0.576、-0.628,均 P<0.05)。CKD患者肾脏髓质ADC值与Scr、BUN、β2-MG、CysC、mAlb呈较强的负相关( r=-0.748、-0.779、-0.775、-0.716、-0.742,均 P<0.05)。CKD患者IGFR与Scr无相关性( r=-0.177, P>0.05),与BUN、β2-MG、CysC、mAlb均呈较弱的负相关( r=-0.219、-0.198、-0.213、-0.209, P<0.05)。 结论:CKD患者DWI检测的肾脏ADC值与肾功能指标之间呈强负相关,RDI参数与肾功能指标呈弱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