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定义: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18岁以上人群中有多达2.45亿高血压患者 [1]。1%~2%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发展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急症介导的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心力衰竭(3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脑出血(11%)、主动脉夹层(2%)和高血压脑病(2%) [3]。高血压急症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和再入院率高,需要及时降压治疗。乌拉地尔(urapidil, URA)是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α1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控制高血压急症、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围手术期高血压。2013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布了《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随着指南的更新及URA在高血压急症应用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加,进一步细化URA在高血压急症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在急诊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对2013版共识进行了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SS)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S患者9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51例,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床旁高流量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TLR4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PT、APTT短于对照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周,两组CD 4+、CD 4+/CD 8+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CD 4+、CD 4+/CD 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周,两组TLR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La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TLR4、CRP、PCT、WBC、Lac、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92%(2/51)比19.05%(8/42)、13.73%(7/51)比30.95%(13/42)],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12.35 ± 2.14)d比(14.17 ± 3.36)d、(7.12 ± 2.23)d比(8.51 ± 2.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床旁高流量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S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调节凝血、纤溶平衡,避免凝血活化,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外周血TLR4表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肾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PiCCO指导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兔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兔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晶体液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乳酸钠林格液(LR)组、醋酸钠林格液(AR)组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SPMCG)组,每组6只。经兔耳缘静脉20 min内匀速泵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500 μg/kg,然后以每10 min增加300 μg/kg持续泵入,最大剂量为2 mg/kg,直到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即认为脓毒性休克模型制备成功;对照组不注射LPS,其他操作同模型组。不同晶体液组于制模后即刻给予相应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预定液体量60 mL/kg、3 h内输完),每小时行容量负荷试验指导补液量,以每搏量指数增加率(ΔSVI)<15%为复苏终点;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NS 4 mL·kg -1·h -1维持生理需要量。各组均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即刻及复苏3、6、12 h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结果:①血流动力学指标: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MAP均明显下降,心排血指数(CI)均上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均下降;给予不同晶体液复苏后各时间点MAP、SVRI、GEDVI均回升。②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乳酸(Lac)均上升;液体复苏后,不同晶体液各组Lac持续下降,12 h降至最低。液体复苏6 h和12 h NS组pH值较LR组、AR组和SPMCG组明显下降(6 h:7.29±0.00比7.40±0.02、7.35±0.02、7.37±0.02,12 h:7.27±0.02比7.38±0.02、7.39±0.02、7.35±0.01,均 P<0.05);液体复苏3、6、12 h NS组血Cl -水平均明显高于LR组、AR组和SPMCG组(mmol/L:3 h为113.4±0.6比101.4±3.6、108.0±1.1、106.0±0.8,6 h为115.1±2.0比101.1±2.7、109.0±2.2、105.3±0.6,12 h为116.9±0.1比104.2±4.4、107.6±1.7、108.7±0.6,均 P<0.05)。不同液体复苏组间各时间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均明显上升;给予液体复苏后,血、尿NGAL和Cys C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液体复苏组各时间点血、尿NGAL和Cys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大肠杆菌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兔模型中,仅在给予NS复苏时出现了高氯血症及酸中毒,而LR、AR、SPMCG复苏时则未出现上述情况;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兔肾功能的影响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西医结合是弥足珍贵的中国经验,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先进方法,并取得了为国争光、世界瞩目的标志性成果和贡献,如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针刺镇痛与针麻原理研究,砷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医复方治疗IgA肾病,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凉膈散重用大黄或承气汤重用大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乃至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西医结合不仅体现在抗疫过程中,在疫情过后仍需牢记,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走出中国的医学之路、防疫之路,才能更加保障"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颈上神经节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及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颈上神经节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5):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NS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颈上神经节阻滞组(IR+SCGB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恢复血流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SCGB组于再灌注前10 min开始行颈上神经节阻滞(0.25%罗哌卡因0.1 ml),连续2周,1次/d。IR+NS组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替代罗哌卡因。于再灌注24 h、14 d时采集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肌钙蛋白T(TnT)、TNF-α、IL-18、IL-1β浓度;于缺血前、再灌注14 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和心输出量(CO)。再灌注14 d时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ELISA法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NE含量,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法进行梗死区心肌组织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 +细胞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LRP3和成孔蛋白D(GSDMD)的表达。 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血清TnT、TNF-α、IL-18、IL-1β浓度、心肌纤维化面积百分比、血清及心肌组织NE水平升高,心肌组织NLRP3和GSDMD表达上调,CD68 +细胞计数升高,EF、CO和FS降低( P<0.05);与IR组相比,IR+SCGB组血清TnT、TNF-α、IL-18、IL-1β浓度、心肌纤维化面积百分比、血清及心肌组织NE水平降低,心肌组织NLRP3和GSDMD表达下调,CD68 +细胞计数降低,EF、CO和FS升高( P<0.05),IR+N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上神经节阻滞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医疗团队2020年1月至3月在支援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及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收治的65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血必净组(炎性细胞因子升高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和联合组(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监测结果提示免疫力低下者加用人免疫球蛋白)。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和危重程度评分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患者28 d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累积生存率。结果:65例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中,仅接受常规治疗20例,加用血必净治疗22例,加用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23例。治疗前,联合组CD4 + 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3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3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较为均衡。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减轻,表现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分):5.20±2.74比6.20±1.93,LDH(μmol·s -1·L -1):4.1±1.0比4.7±0.9,均 P<0.01〕,但仍存在肝脏损伤,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U/L:30.5(23.8,41.5)比21.0(17.0,34.0), 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免疫力有所增强,CD4 + T细胞比例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加显著(4.86±6.31比-0.95±12.38, P<0.05),但仍存在"炎症风暴"且合并肝损伤,表现为IL-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g/L:2.57±1.15比1.92±1.04, P<0.05),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L:33.0(30.5,35.6)比36.2(32.1,41.4), P<0.01〕。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力,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氧合指数(PaO 2/FiO 2)、T淋巴细胞计数、CD4 + T细胞比例、CD4 + T细胞计数、CD8 + T细胞计数和CD4 +/CD8 +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LB、IL-6、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T淋巴细胞计数、CD4 + T细胞比例、IL-6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及血必净组更加显著〔T淋巴细胞计数(×10 9/L):310.68±359.28比46.54±240.01、81.59±256.76,CD4 + T细胞比例:14.53±14.49比-0.95±12.38、4.86±6.31,IL-6(ng/L):-25.53±39.05比-1.75±5.45、12.78±44.81〕,PaO 2/FiO 2改善程度较血必净组更加显著〔mmHg(1 mmHg=0.133 kPa):146.31±109.73比59.41±8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血必净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可改善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风暴",增强免疫力,同时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后腹膜外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及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泌尿外科后腹膜外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行泌尿外科单侧后腹膜外腔镜手术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F组)。两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B,E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 μg/kg混合液共30 ml,F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术毕进入PACU,术后两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I 1)、手术切皮时(I 2)、分离肾周(I 3)、术毕(I 4)的心率及MAP;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6、9、12、24 h 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计算D1/D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穿刺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E组I 2、I 3时心率及MAP低于F组( 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用量低于F组( P<0.05),D1/D2高于F组( P<0.05),术后3、6、9、12、24 h VAS疼痛评分低于F组,BCS高于F组( P<0.05),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F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穿刺损伤。 结论:超声引导ESPB应用于泌尿外科后腹膜外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加快了患者的恢复,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交感神经阻滞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采用腰段硬膜外置管.置管后,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大鼠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心肌梗死术后,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经腰段硬膜外置管注射体积分数0.2%罗哌卡因50 μL,每隔24 h注射1次,注射持续至术后14 d;心肌梗死组大鼠经腰段硬膜外置管注射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μL,每隔24 h注射1次,注射持续至术后14 d;假手术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术后14 d,3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心输出量(CO);术后24 h时抽取3组大鼠颈静脉血1 mL,术后14 d时抽取3组大鼠腹主动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14 d,3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g·L-1水合氯醛(300 mg·kg-1)麻醉后,打开大鼠胸腔,迅速取下心脏,应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比例.结果 术后14 d,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EF、FS、CO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EF、FS、CO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68.260、15.110,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显著高于交感神经阻滞组(f=27.920,P<0.05).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t=14.182,P<0.001).假手术组大鼠术后24 h与术后14 d血清中NE、IL-18、IL-1 β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术后14 d血清中NE、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4 h,IL-18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4 h(P<0.05);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术后14 d血清中NE、IL-1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4 h,IL-1β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4 h(P<0.05);术后24 h、14 d,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NE、IL-18、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NE、IL-18、IL-1 β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NE水平,改善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贝伐珠单抗联合TOMIRI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注射剂+伊立替康注射液(TOMIRI)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队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180 mg·m-2伊立替康,静脉滴注30~90 min,第1天+3 mg·n-2雷替曲塞,静脉滴注15 min,每3周给药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5 mg·kg-1贝伐珠单抗治疗,静脉滴注,每3周给药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3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灶直径、卡氏功能评分量表(KPS),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比较2组患者12个月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入组5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2%(44例/53例)和54.72%(29例/5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直径分别为(2.44±0.30)和(3.35±0.38)cm,KPS 评分分别为(78.01±0.79)和(70.69±0.72)分,PFS 分别为(11.26±1.43)和(8.01±0.97)个月,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贫血、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血液毒性、贫血、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2%和28.3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TOMIRI有助于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PFS,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菟仲补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37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好发于高龄或习惯性流产的孕妇[1].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孕12周以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和阵发性下腹痛等症状,若未能正确及时诊治,可造成难免流产,导致妊娠失败,甚至并发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危及孕妇生命[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大,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先兆流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4].针对早期先兆流产,现代医学以补充孕激素为主,比如黄体酮、地屈孕酮,但疗效有限,且存在胎儿致畸风险,以及偏头痛、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5].如何规范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扬长避短,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方面,积累了卓有成效的保胎经验[6].为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笔者自拟菟仲补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37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