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失神经支配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室重塑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失神经支配在心脏移植早期影响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对运动的反应性.因此,本文就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失神经支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的补充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素氮肌酐比联合尿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肾病的早期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尿素氮肌酐比联合尿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为早期评估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2年7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7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随访,将随访1年内发生高血压肾病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的8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高血压肾病相关临床资料,使用Cox回归分析高血压肾病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尿素氮肌酐比、尿酸单独和联合预测高血压肾病的价值;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以拟合联合预测指标与高血压肾病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比值和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素氮肌酐比值和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高血压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高血压肾病的AUC为0.736,约登指数为0.587,均大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在节点为4的条件下,早期联合检测指标与患者发生高血压肾病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 血尿素氮肌酐比和尿酸水平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将上述两项指标用于早期预测该人群高血压肾病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达到对高血压肾病早期防治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恶性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分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肾恶性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分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3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因恶性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一般信息、手术及治疗相关数据、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及AKI程度分为非AKI组、AKI 1 期组和AKI 2 期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肌酐对肾恶性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 503 例肾恶性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非AKI 378 例(75.1%),AKI 1 期 83 例(16.5%),AKI 2 期 42 例(8.3%).AKI 1 期组中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术前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体质量指数与非AK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KI 2 期组中性别构成、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R.E.N.A.L.评分、术前 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BMI与AKI 1 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包括BMI、高血压、糖尿病、术前 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发生AKI 2 期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和R.E.N.A.L.评分(P均<0.05).血清肌酐对AKI和AKI 2 期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 23.29、39.88 mmol/L,灵敏度分别为 98.1%、99.8%,特异度分别为 81.3%、89.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69、0.974.结论 恶性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术前 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BMI,AKI 2 期的影响因素还有性别和R.E.N.A.L.评分,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AKI发生率及减轻损伤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多发伤继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伤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5例儿童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1周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6)和非AKI组(n=69),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合并损伤部位、受伤至住院时间、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手术、造影剂使用、是否休克、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乳酸、血糖、血钙、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儿童多发伤患者继发AKI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对继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头胸腹部损伤、使用造影剂、GCS评分≤8分、血红蛋白<80 g/L、高ISS评分、高血乳酸及高胱抑素C儿童多发伤患者AKI发生率较高(x2=5.317、11.494、5.235、16.104,t=7.525、11.846、8.783,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发现,头胸腹部损伤(OR=3.718,95%CI 1.103~12.532)、使用造影剂(OR=4.094,95%CI 1.338~13.525)、ISS 评分(OR=7.790,95%CI 2.644~24.238)及血红蛋白<80 g/L(OR=6.019,95%CI 2.003~18.088)是儿童多发伤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F=-53.642+1.313 ×(合并头胸腹部损伤=1,无合并头胸腹部损伤=0)+1.410 ×(使用造影剂=1,无使用造影剂=0)+2.053 ×(ISS 评分)+0.681 ×(GCS 评分≤ 8 分=1,GCS 评分>8 分=0)+1.795 ×(血红蛋白<80 g/L=1,血红蛋白≥80 g/L=0)+0.968 ×(血乳酸)+1.027 ×(胱抑素C).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该模型对儿童多发伤继发AKI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为0.717~0.928,P<0.001.结论 头胸腹部损伤、使用造影剂、ISS评分及血红蛋白<80 g/L是儿童多发伤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儿童多发伤患者AKI早期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近红外光谱监测在儿童体外膜肺氧合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针对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有效支持技术,近年来在儿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使用ECMO支持的患儿脑、肾、胃肠、肢体等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仍然较高。ECMO治疗期间,各种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受到一定限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实时、连续的监测方法,可以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 2)的变化,进而评估组织灌注、代谢及氧供需平衡,成为潜在组织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本文就NIRS技术在儿童ECMO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通过NIRS技术监测ECMO治疗患儿早期病情变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脏异位脂质沉积与糖尿病肾脏病脂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肾脏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内就已发现有异位脂质沉积,其可引起肾内细胞发生脂毒性损伤。异位脂质沉积主要与脂肪酸摄取、氧化利用失衡及脂代谢紊乱有关。本文从异位脂质沉积导致肾脏结构改变、肾内异位脂质沉积形成以及其形成后导致肾脏受损诱发糖尿病肾脏病最新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基于上述机制进行的治疗进行了总结,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RBP4联合尿L-FABP在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联合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由本院确诊收治的9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无早期肾损伤,46例)及T2DM合并肾损伤组(合并早期肾损伤,44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并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脂蛋白(a)[Lp(a)]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分析RBP4、L-FABP与各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BP4、L-FABP对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r、BUN、Cys-C、Lp(a)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均 P<0.05),且T2DM组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均 P<0.05),且T2DM组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均与Scr、BUN、Cys-C、Lp(a)水平呈正相关(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尿L-FABP诊断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截断值分别为59.34 ng/mL、6.12 μg·[(g·Cr)] -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53,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优,AUC为0.874。 结论: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显著上升,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死亡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国际大型数据库电子重症监护病房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数据,建立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30 d死亡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预测效能验证。方法:采用eICU-CRD中的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从eICU-CRD数据库中筛选SA-AKI患者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既往病史、SA-AKI类型、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AKI分期、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措施;以入院时间为观察起点,死亡为结局事件,随访时间为30 d。比较不同30 d预后患者的相关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前似然比分析筛选SA-AKI患者30 d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死亡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最终共201例SA-AKI患者数据纳入分析,其中30 d存活51例,死亡150例,病死率为74.63%。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8(60,78)比59(52,69), P<0.01〕,体质量、短暂性SA-AKI比例、血小板计数(PLT)、血糖更低〔体质量(kg):79(65,95)比91(71,127),短暂性SA-AKI比例:61.33%(92/150)比82.35%(42/51),PLT(×10 9/L):207(116,313)比260(176,338),血糖(mmol/L):5.5(4.4,7.1)比6.4(5.1,7.6),均 P<0.05〕,持续性SA-AKI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更高〔持续性SA-AKI比例:38.67%(58/150)比17.65%(9/51),SOFA评分(分):7(5,22)比5(2,7),Lac(mmol/L):0.4(0.2,0.7)比0.3(0.2,0.4),TBil(μmol/L):41.0(17.1,51.3)比18.8(17.1,34.2),均 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 OR)=1.035,95%可信区间(95% CI)为1.013~1.058, P=0.002〕、体质量( OR=0.987,95% CI为0.977~0.996, P=0.007)、持续性SA-AKI( OR=2.942,95% CI为1.333~6.491, P=0.008)、SOFA评分( OR=1.073,95% CI为1.020~1.129, P=0.006)、PLT( OR=0.998,95% CI为0.996~1.000, P=0.034)、Lac( OR=1.142,95% CI为1.009~1.292, P=0.035)、TBil( OR=1.422,95% CI为1.070~1.890, P=0.015)与SA-AKI患者30 d死亡风险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前似然比分析显示,年龄( OR=1.051,95% CI为1.023~1.079, P=0.000)、体质量( OR=0.985,95% CI为0.974~0.995, P=0.005)、心血管疾病( OR=9.055,95% CI为1.037~79.084, P=0.046)、持续性SA-AKI( OR=3.020,95% CI为1.258~7.249, P=0.013)、SOFA评分( OR=1.076,95% CI为1.013~1.143, P=0.017)、PLT( OR=0.997,95% CI为0.995~1.000, P=0.030)是SA-AKI患者30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SA-AKI患者30 d死亡预测模型列线图;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95% CI为0.722~0.873),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62.7%;校准曲线图显示,拟合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说明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 2=6.393, df=8, P=0.603>0.05,提示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观察数据;通过模型预测准确率判断模型拟合质量,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5.3%,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1.6%,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结论:基于SA-AKI患者30 d死亡危险因素可以成功构建死亡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可信度和一定的特异度,有助于早期筛选出高死亡风险患者,并采取更加积极的救治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代谢相关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类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发生代谢异常时的病变组织细胞内。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NGAL可在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前列腺及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中微表达,在肥胖-炎症-代谢综合征及其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各种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等疾病中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针对NGAL与代谢相关肾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五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以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aTT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纳入5例aTTP患儿,占同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5/11,其中男2例、女3例,发病年龄8.9(0.8~14.5)岁。5例患儿均存在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仅1例存在经典五联征,3例患儿伴神经系统症状,3例有发热,而肾功能损伤相对少见(1例)。5例患儿均存在重度血小板减低[7(4~14)×10 9/L]及血红蛋白下降[70(58~100)g/L];血生化检查示3例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5例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升高,1例尿素氮升高。骨髓穿刺提示巨核细胞数目不低。ADAMTS13活性检查均为0,4例ADAMTS13抑制物阳性,1例为阴性。5例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且在疾病早期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例患儿接受血浆置换。5例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为开始治疗后的19(9~29)d。1例患儿在治疗9个月后出现复发,再次予糖皮质激素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病情稳定,随访3年以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截至2020年12月1日,随访24(16~57)个月,5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未次随访血小板计数为159(125~269)×10 9/L。 结论:儿童aTTP患者较为少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及微血管病性溶血为主,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有助于aTTP的诊断。血浆置换及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该病需长期随诊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