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36.67%,22/60)(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PPCs组,89例患者纳入非PPCs组.PPCs组既往胆道手术史率、术前白蛋白(ALB)高于非PPCs组(P<0.05),PPCs组手术时间长于非PPCs组(P<0.05),PPCs组、非PPCs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类型、结石部位、术中使用胆镜率、合并胆肠吻合率、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水平高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ALB有关,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等一般维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25 g,tid,口服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结石复发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5和4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43例/45例)和81.40%(35例/4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腹部疼痛消失率分别为95.56%(43例/45例)和81.40%(35例/43例),肝区压痛消失率分别为100.00%(45例/45例)和86.05%(37例/43例),血清GPT分别为(31.54±6.27)和(38.29±6.63)U·L-2,GOT 分别为(38.75±5.52)和(43.46±5.08)U·L-1,TBIL 分别为(26.57±6.39)和(32.28±7.61)μmol·L-1,TC分别为(5.29±1.06)和(6.12±1.03)mmol·L-1,TG 分别为(1.45±0.43)和(1.69±0.46)mmol·L-1,HDL 分别为(1.69±0.36)和(1.51±0.39)mmol·L-1,结石复发率分别为0(0例/45例)和11.63%(5例/4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腹泻,对照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例/45例)和0(0例/4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取石术后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的改善,加速脂代谢,预防结石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复合手术室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在复合手术室中运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在全凭静脉麻醉或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完成ERCP胆管取石,接着完成LC.结果 18例顺利完成ERCP联合LC同期治疗,3例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无中转剖腹手术,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8例,无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复合手术室中运用ERCP联合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简化了手术流程,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残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8例因腹痛入院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再行内镜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RCP操作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腹痛缓解率、结石复发率、癌变率.结果 8例患者结石直径(1.12±0.35)cm,结石数为(1.03±0.25)个,总操作成功率100%(8/8),一次结石取净率87.5%(7/8),总结石取净率100%(8/8).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ERCP术后出血,8例患者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期间1例患者复发结石;1例患者复查发现早期壶腹肿瘤,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RCP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临床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胆总管囊肿(CC)亦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Todani将其分为5型,其中Ⅰ型最常见,约占80%,Ⅳ型次之,约占15%.胆管癌是CC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还包括胆管炎、胰腺炎、胆结石、肝硬化等.囊肿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术是目前治疗Ⅰ型和Ⅳ型CC的主要方式,成功率超过90%,但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达16%~25%,主要表现为反流性胆管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腺炎、胆管癌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外科手术,我们将结合十余年临床治疗肝胆胰疾病的经验,对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中常见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操作技巧等进行论述,为其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 年12 月至2023 年12 月接受腹腔镜根治手术的98 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检查方法分为三组,腹腔镜组(n=38)行腹腔镜手术,胆道造影组(n=28)于腹腔镜术中行胆道造影检查,胆道镜组(n=32)于腹腔镜术中行胆道镜检查,术前均常规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收集患儿性别、年龄、囊肿类型、囊肿直径、囊肿长度、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否发现结石与胆道异常、术中新发现结石、胆管变异、胆管狭窄及术后胆漏、胆管炎、胰腺炎、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性别、年龄、囊肿直径、囊肿长度、囊肿类型、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发现结石与胆道异常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镜组新发现结石率更高(28.1%,9/32),胆道造影组发现胆道变异率更高(21.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道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3.1%,1/32).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能发现更多"遗漏"的结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避免了儿童辐射暴露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覆膜金属支架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FCMS治疗的2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FCMS首次置入成功率、FCMS二次置入成功率、FCMS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狭窄解除率、FCMS取出成功率,胆总管残端结石消失率、溶解率及清除率,以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FCMS首次置入成功率为72.7%(16/22)、二次置入成功率为100.0%(6/6),FCMS留置92~205 d,中位时间176 d,术后未发生急性胰腺炎、出血、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狭窄解除率为90.9%(20/22),FCMS取出成功率为100%(22/22),胰管结石消失率为68.2%(15/22),胰管结石溶解率为85.7%(6/7),胰管结石清除率为100%(7/7).随访16~50个月,胆总管残端结石复发率为4.5%(1/22),再次行ERCP成功取出结石.结论 FCMS治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安全、有效,在解除胆总管狭窄的同时可引起结石的溶解、消失,进而提高结石清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腹腔镜手术处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再行腹腔镜手术处理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4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再行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口重建的患者资料.再次腹腔镜手术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解剖复位各相关器官,建立大口径的胆管开口、取石,重建胆肠吻合、肠肠吻合.分析胆肠吻合口重建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根据纳排标准,本研究筛选出13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再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资料.第1例患者中转开腹完成手术,其余12例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0 h,平均(4.1±0.6)h;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1.5±41.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 d,平均(2.5±0.7)d;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8±1.9)d;术后发生胆瘘2例,无术后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再手术、术后死亡患者.所有患者随访9~57个月,平均(32.3±15.1)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胆肠吻合口再狭窄患者,1例患者出现胆管炎表现,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再行腹腔镜手术重建胆肠吻合口,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联合经皮空肠穿刺引流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经皮空肠穿刺引流(PJD)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PTCD联合PJD治疗的16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16例患者中,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肠吻合口狭窄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左肝管狭窄3例;7例因梗阻性黄疸于外院行PTCD,7例未能找到确切的胆肠吻合的空肠襻,2例引流管穿刺进十二指肠.在我院的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CD,其中左肝管3例,右肝管6例,未发生出血、胆漏、气胸等并发症.16例患者在PTCD引导下成功实施PJD并完成瘘道扩张术,未发生出血、肠漏等并发症.经皮空肠胆道镜(PJCS)下球囊扩张解除胆肠吻合口及左肝管狭窄,经过3~6次胆道镜操作取净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及3例左肝管狭窄经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FCMS留置6~9个月无移位,经PTCD瘘道取出FCMS后,行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或PJCS检查见吻合口通畅、吻合口黏膜移行良好.随访5~16个月未发现狭窄复发病例.结论 PJD为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路径,PTCD引导不仅能增加PJD成功率,还能降低FCMS的移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鼻胆囊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内镜鼻胆囊引流(ENG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4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ENGD治疗(ENGD组),另外25例行ERCP取石+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GD)(PTGD组),比较两组操作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引流管留置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操作成功率均为100%.ENGD组和PTGD组在手术时间[(46.4±4.8)min vs(55.0±6.0)min]、治疗费用[(3.2±0.3)万元 vs(3.5±0.3)万元]、患者满意度[5(5,5)分 vs 4(4,5)分]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GD组二期LC手术时间[(45.4±7.0)min vs(58.4±9.2)min]、并发症发生率[1(4.8%)vs 7(28.0%)]、腹腔引流管留置率[10(47.6%)vs 23(92.0%)]及住院时间[(3.6±0.7)d vs(4.7±0.6)d]均低于PTG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G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并能降低LC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