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游器筛选后精子超微结构变化和IVF-ET结局分析: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寻找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过程中合适的精液处理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设计,选取300例因女性因素且男性生育力检查未见异常行IVF-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助孕的不孕夫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的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浮游组(新型无损伤精子筛选技术,FY组, n=100)、密度梯度组(DG组, n=100)和上游组(SU组, n=100)。收集三组患者受精后剩余的精子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并比较三组优选后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 index,DFI)及IVF-ET治疗过程中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FY组精子DFI显著低于DG组和SU组(3.22%±2.73%比8.31%±2.14%比6.4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FY组的精子头、尾部质膜完整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92.0%±24.2%比80.2%±29.5%比73.2%±30.1%和93.9%±1.2%比80.1%±1.1%比74.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3)。FY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DG组和SU组[44.14%(452/1024)比32.30%(292/904)比32.46%(296/912)和54.40%(396/728)比43.52%(302/694)比46.34%(330/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新鲜周期FY组的妊娠率和植入率明显高于DG组和SU组[57.14%(24/42)比33.33%(16/48)比35.56%(16/45)和50.00%(30/60)比27.45%(14/51)比28.26%(1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4, P=0.02)。复苏周期FY组的妊娠率和植入率明显高于DG组和SU组[52.38%(22/42)比31.25%(10/32)比37.14%(13/35)和52.38%(22/42)比29.41%(10/34)比30.56%(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 P=0.02)。 结论:浮游法可减少对精子造成的物理损伤,提高精子质膜的完整率,降低精子DFI,改善辅助生殖技术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克罗米芬在微刺激方案助孕治疗中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等因素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对卵巢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微刺激方案助孕治疗中子宫内膜因素、获卵数、助孕结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微刺激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CC剂量方案分为4组:A组从月经第3天起CC 50 mg/d至扳机日,共1 457个周期;B组从月经第3天起CC 50 mg/d仅使用3 d,共1 533个周期;C组从月经第3天起CC 25 mg/d至扳机日,共345个周期;D组从月经第3天起CC 25 mg/d仅使用3 d,共319个周期,两两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的临床数据。 结果:A组患者所用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优势卵泡数、扳机日激素水平、获卵数、获卵率、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以及全胚冷冻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 P<0.05)。B组的扳机日内膜厚度[7.10(5.40,8.65)mm]及A/A-B型百分比[70.70%(888/1 256)]显著优于A组[6.00(4.70,8.00)mm, P<0.001;63.62%(649/1 020), P<0.001],其鲜胚移植率[20.00%(259/1 295)]显著高于A组[42.94%(584/1 360), P<0.001],两组的移植优质胚胎数和无可移植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D组比较,C组患者所用的Gn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优势卵泡数、扳机日雌二醇、获卵数、每周期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显著增加(均 P<0.05),D组患者的扳机日内膜厚度[7.00(5.40,8.60)mm]显著高于C组[6.10(5.00,7.93)mm, P<0.001],但是两组间内膜A/A-B型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39)。此外,C组的扳机日黄体生成素及孕酮值显著高于D组( P=0.014, P=0.005),但是两组卵子早排率、全胚冷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组鲜胚移植率[26.04%(75/288)]显著低于D组[38.80%(97/250), P<0.001]。A组和B组、C组和D组间的累积临床妊娠率和鲜胚/冻胚移植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小剂量、短时间CC用于微刺激助孕方案并不改变最终妊娠结局,同时节约患者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可作为DOR患者优选的微刺激助孕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鲜周期第4天不同移植方案妊娠结局和母婴结局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第4天不同移植方案对临床结局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74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在受精后第4天移植1~2枚胚胎,根据不同胚胎移植方案分为5组:部分融合1枚组(A组, n=17)、部分融合2枚组(B组, n=236)、完全融合以上1枚组(C组, n=241)、部分融合+完全融合以上组(D组, n=72)和完全融合以上2枚组(E组, n=179),比较不同移植方案对临床结局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结果:不同组间的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内膜厚度、单卵双胎率、手术减胎率、流产率、死亡率、剖宫产率、男婴/女婴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D组和E组临床妊娠率[83.33%(60/72)、72.63%(130/179)]显著高于B组[59.32%(140/236), P<0.001, P=0.005],E组活产率[65.36%(117/179)]显著高于B组[50.00%(118/236), P=0.002],C、D、E组种植率[64.73%(156/241)、59.72%(86/144)、54.19%(194/358)]显著高于B组[39.83%(188/472),均 P<0.001],D组和E组的多胎率[43.33%(26/60),49.23%(64/130)]和早产率[23.33%(14/60),26.15%(34/130)]均显著高于C组[0%,均 P<0.001;7.69%(12/156), P=0.002, P<0.001],E组分娩孕周[38.0(36.0,39.0)周]显著低于C组[39.0(38.0,39.3)周, P<0.001]。与移植1枚组(A组和C组)比较,移植2枚胚胎组(B、D、E组)出生体质量显著降低( P<0.001),D组和E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率[20.90%(14/67),28.40%(48/169)]显著高于C组[3.85%(5/130),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C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 OR=0.353,95% CI:0.125~0.997, P=0.049);E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C组( OR=1.842,95% CI:1.172~2.895, P=0.008);B、D、E组的早产率均显著高于C组( OR=2.546,95% CI:1.079~6.005, P=0.033; OR=6.737,95% CI:2.566~17.689, P<0.001; OR=5.863,95% CI:2.494~13.785, P<0.001)。 结论:新鲜周期第4天达到完全融合以上胚胎的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部分融合胚胎,临床工作中推荐优选完全融合及以上胚胎,其次选择部分融合胚胎,行单胚胎移植,以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率、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冻融周期中不同子宫内膜转化时间移植囊胚的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比较冻融周期中不同子宫内膜转化时间移植囊胚的临床结局,探讨冻融移植周期中囊胚移植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激素替代周期或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子宫内膜进行囊胚冻融移植24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孕酮转化子宫内膜时间及移植不同发育天数囊胚的情况分为4组:D6-5组(100个周期,孕酮转化子宫内膜第6天移植第5天囊胚),D7-5组(48个周期,孕酮转化子宫内膜第7天移植第5天囊胚),D6-6组(71个周期,孕酮转化子宫内膜第6天移植第6天囊胚),D7-6组(26个周期,孕酮转化子宫内膜第7天移植第6天囊胚),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治疗方式、体质量指数、AMH、不孕因素、移植日内膜厚度、胚胎移植个数、胚胎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6-5组相比,D7-5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有升高趋势;与D6-6组相比,D7-6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有下降趋势;第6天囊胚与第5天囊胚相比,无论在转化子宫内膜的第6天还是第7天移植,妊娠率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冻融周期中子宫内膜转化D6、D7移植囊胚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可灵活安排,但是优选第5天囊胚进行移植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激动剂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对波塞冬组1人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波塞冬(POSEIDON)组1 人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的POSEIDON组 1 患者 399 例.采用1 ∶ 1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筛选具有相似基线特征的队列,比较GnRH-a方案组和GnRH-ant方案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①100 例行GnRH-a方案的患者和100 例行GnRH-ant方案的患者形成匹配.②GnRH-a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和Gn总使用时间均高于GnRH-ant方案组(P<0.001,P =0.048),绒促性素(HCG)注射日的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均低于GnRH-ant方案组(P<0.001,P =0.011,P<0.001),两组间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方案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和可利用胚胎数均低于GnRH-ant方案组(P<0.01).③GnRH-a方案组的到达活产时间(TTLB)高于GnRH-ant方案组(P =0.005),累积活产率(CLBR)低于GnRH-ant方案组(P =0.048),两组间移植次数(P = 0.536)、累积妊娠率(P =0.084)无统计学差异.④GnRH-a方案组到达活产的经济花费高于GnRH-ant方案组(P =0.02).结论:与GnRH-a方案相比,GnRH-ant方案可改善POSEIDON组1 患者的单次促排卵周期的CLBR,并可缩短患者TTLB,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是 POSEIDON 组 1 患者的优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标本的获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包括非整倍体 PGT(PGT for aneuploidies, PGT-A)、单基因病 PGT(PGT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efects, PGT-M) 和染色体结构重排 PGT ( PGT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PGT-SR),检测取材主要是以胚胎活检的方式,近年也有报道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方式收集胚胎培养液或者囊胚腔液(blastocoel fluid,BF)作为标本,进行非侵入性PGT或胚胎优选,无论对植入前的胚胎进行何种检测,获取可靠的标本是检测成功实施的首要条件.以下将对胚胎植入前检测标本的获取方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做一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高效表达人源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通过多种策略构建人源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抗原的高效表达体系获得足量的sTfR抗原,并免疫得到稳定的兔多克隆抗体,以此制备高灵敏度的体外检测试剂盒.首先通过筛选表达体系,最终确定以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表达体系进行sTfR抗原的表达,表达量可达 0.52 mg/mL.为进一步增强sTfR表达量,优选CMV启动子及白蛋白信号肽,使抗原的表达量进一步增强至0.86 mg/mL.随后优选0.3 mg的sTfR抗原为免疫剂量,持续5次免疫新西兰兔后可获得高效价的sTfR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耦联胶乳微球制成试剂盒后进行样本检测,其检测效果准确稳定.sTfR试剂盒及原料的开发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其他检测项目的试剂盒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桑椹胚移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day4(D4)桑椹胚移植的可行性和移植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3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的day3(D3)和D4 新鲜周期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D4 桑椹胚移植 205 周期,采用倾向性评分(PSM)1 ︰ 4 匹配,D3 移植组820 周期,比较两组总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情况.比较D4 移植双胚、单胚不同评级桑椹胚患者妊娠结局.比较D4 1~2 级单桑椹胚移植和D5/D6 单囊胚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结果:D3、D4 移植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D4 移植的桑椹胚评级分组,移植1~2 级桑椹胚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移植3 级桑椹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 移植一枚1~2 级桑椹胚患者与D5/D6 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4 桑椹胚移植的策略是可行的,其增加了胚胎选择方案,是移植策略的有效补充;优质的单桑椹胚胎移植在保证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前提下降低多胎率;桑椹胚移植既对胚胎进行了优选又缩短了胚胎在体外的培养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D4胚胎发育速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受精后培养至第4天(D4)胚胎的发育速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471个周期D4胚胎移植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发育速度分为3组:部分融合组、完全融合组及早期囊胚组;又根据移植胚胎数量不同分为单胚胎移植组和双胚胎移植组.比较不同胚胎移植数目下不同发育速度亚组间患者基本资料、胚胎受精及发育情况、妊娠结局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HCG日激素水平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胚胎移植组中,早期囊胚组的获卵数显著高于部分融合组[(13.35±4.76)vs.(9.64±3.23)枚,P<0.05],D3可用胚胎率显著高于完全融合组(74.96%vs.64.90%,P<0.05);双胚胎移植组中,早期囊胚组的D3可用胚胎率(81.03%)显著高于部分融合组(70.38%)和完全融合组(70.92%)(P<0.05).单胚胎移植或双胚胎移植组中,随着移植胚胎速度逐渐增快(从部分融合到早期囊胚),不同亚组间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逐渐增高.双胚胎移植组中,早期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79.69%)显著高于部分融合组(58.52%)和完全融合组(60.53%)(P<0.05),种植率显著高于部分融合组(60.16%vs.40.06%,P<0.05);完全融合组及早期囊胚组的多胎率有高于部分融合组的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胚胎移植组中的部分融合组和完全融合组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单胚胎移植组中的完全融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4移植胚胎级别对临床妊娠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IVF-ET中,随着D4胚胎发育速度增快,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逐渐增高;D4胚胎移植应优选早期囊胚,其次是完全融合胚;D4发育到完全融合及以上级别的胚胎建议行单胚胎移植以降低多胎率,对部分融合胚则建议移植两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优选人类发育潜力胚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应用拉曼光谱技术优选具有发育潜力胚胎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取100份用于囊胚培养的第3天卵裂期胚胎培养液(D3培养液),确定合适的测定时间,获得原始拉曼光谱,通过滤波、 基线校正和光谱归一化预处理,获得真实拉曼光谱和用于分析比较的光谱模型.测定173份D3培养液拉曼光谱曲线,评估其优选发育潜力胚胎的应用价值.结果 采用≥240 s的光谱仪积分时间可获得分辨度较好的原始拉曼光谱,预处理后获得的真实拉曼光谱的特征性位移为942、1346、1456和1656 cm-1.阳性曲线和阴性曲线模型的光谱差异位于1100~1800 cm-1.不同位移的真实拉曼光谱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73份D3培养液获得阳性曲线80份,阴性曲线70份,中性曲线23份,囊胚形成率依次为85.00%、22.86%和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拉曼光谱曲线预测囊胚形成效率的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73.0%,Kappa值为0.572.结论 通过改良光谱收集条件,并对原始拉曼光谱进行预处理,可获得清晰、 真实、 可比性好的拉曼光谱模型,采用本方法筛选的潜力胚胎与囊胚形成呈中度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