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孢素A治疗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治疗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01例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不明原因R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常规治疗)、观察组(n=50,常规治疗+CsA).对比两组患者活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免疫指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观察组经CsA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降低,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妊娠并发症、胎儿孕期不良情况、产后1年内子代体格生长发育及DDST丹佛发育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sA治疗不明原因RIF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降低妊娠流产,而不增加患者妊娠并发症、胎儿孕期不良情况及子代异常发育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D55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的建立依赖于子宫内膜正常的功能状态,CD55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表达逐渐上调并在分泌中期达到峰值,而CD55的异常表达与反复流产和着床失败、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癌等多种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有关。除了作为补体调节蛋白抑制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以外,CD55在子宫内膜中还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细胞侵袭迁移与黏附等生物学行为;此外,CD55还可结合其配体CD97作为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抑制性调节信号,在非免疫细胞则参与促进细胞的侵袭迁移。本文通过对CD55在子宫内膜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究CD55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和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提供更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质细胞衰老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容受性建立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胚胎着床过程复杂而精密。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两者的同步发育是决定胚胎着床的关键因素。蜕膜化是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变为分泌型的蜕膜基质细胞的过程,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异常蜕膜化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不良妊娠结局。最新研究表明子宫内膜蜕膜化中存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衰老的现象,一定程度的基质细胞衰老促进蜕膜化和容受性建立,而过度或不足的基质细胞衰老则可能导致蜕膜化异常和容受性受损。本文旨在对基质细胞衰老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容受性建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容受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30%~50%,常见的病因包括输卵管及盆腔因素、内分泌紊乱、卵子质量异常、炎症、免疫失调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与容受性低下密切相关,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下降、PRA/PRB失调、孕激素下游信号通路的多个分子表达异常、PR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对孕激素反应低下,导致孕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下降、雌孕激素调节的内膜容受性相关蛋白表达低下、子宫内膜结构改变、蜕膜化不足等,最终胚胎着床失败。本文对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作用效应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探索改善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预培其损”理论的中药复方防治反复着床失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可能经历反复着床失败。在“预培其损”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可在IVF-ET前通过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过度凋亡等途径,提高夫妻双方精卵质量以获取高质量胚胎;可促进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调节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调节免疫改善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利于胚胎植入;还可在移植后发挥补益脾肾、顾护胎元作用,以助着床,亦可缓解移植时患者的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炎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炎症是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和疾病中的关键参与者,特别是在整个妊娠周期中,炎性反应在排卵、胚胎着床、胎盘形成以及妊娠维持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过度的炎症活动会损害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导致不孕症、反复植入失败和复发性流产等临床问题,进而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妊娠结果造成负面影响。研究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胚胎植入失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相关。因此,炎性状态的精准调控对于提高妊娠率和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种植窗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反复着床失败影响了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其中胚胎因素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子宫内膜因素可能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目前关于子宫内膜种植窗异步及子宫内膜功能缺陷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结果的准确性、可信性以及对临床结局改善的作用都值得商榷。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合理的实验研究,得出可靠的结果,并与临床结局相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冻融胚胎移植前CD38、CD138联合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既往胚胎移植未孕患者宫腔镜子宫内膜活检和CD38、CD138联合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治疗后再次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有胚胎移植未孕史、在下次冻融胚胎助孕前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活检的共2073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CE组(CD38和CD138同时阳性)、非CE组(CD38和CD138同时阴性)、可疑组(CD38和CD138其一阳性)、未查组(HE染色未提示CE,也未行免疫组织化学筛查),以活产率为主要终点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间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既往移植未孕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窦卵泡计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未查组宫腔镜手术至胚胎移植间隔较短[4(3,6)个月、4(2,6)个月、4(3,6)个月和3(2,6)个月, P<0.001],每周期移植胚胎数较少[2(1,2)枚、2(1,2)枚、2(1,2)枚和1(1,2)枚, 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非CE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药物治疗后CE不影响活产结局( OR=0.789,95% CI=0.579~1.075, P=0.133)。 结论:CD38、CD138联合确诊CE患者建议在胚胎移植前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后患者妊娠结局与非CE患者相当,其一指标阳性即CD38或CD138阳性不予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在临床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取卵日取精失败周期进行卵母细胞冷冻是否影响胚胎质量及发育潜力。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中心因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或者无精子症取卵日取精失败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精子而行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30例患者作为冷冻组。选取同期的220例新鲜卵母细胞的患者作为新鲜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妊娠率、着床率及活产率。结果:卵母细胞复苏存活率为91.4%(180/197)。冷冻组中24例行胚胎移植,妊娠14例,新鲜组31例行胚胎移植,妊娠18例。冷冻组两原核(2PN)的受精卵数、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明显少于新鲜组,分别为:(3.7±2.5比7.3±4.8)、(3.3±2.5比7.2±4.8)及(1.2±1.8比2.9±2.7)(均 P<0.05)。冷冻组受精率77.2%(115/149)和优质胚胎率36.6%(37/101)均低于新鲜组,分别为:77.6%(1 637/2 109)及40.9%(651/1 591)( P>0.05)。冷冻组妊娠率58.3%(14/24)高于新鲜组58.1%(18/31),每成熟卵母细胞着床率和每成熟卵母细胞活产率为10.8%(15/138)和10.8%(15/138),均高于新鲜组9.6%(21/218)及8.7%(19/2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可能导致胚胎的质量有所下降,但是胚胎的发育潜力仍是可观的,并可能获得比新鲜组更高的妊娠率、着床率和活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胚胎移植未孕史患者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时机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既往有移植未孕史患者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时机。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既往有胚胎移植未孕史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助孕前行或未行门诊宫腔镜检查同时子宫内膜活检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 218例。根据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分为宫腔镜组(1848例)与对照组(8370例),并根据既往胚胎移植未孕次数进行组间比较。以活产率为主要终点指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既往有2次或3次胚胎移植未孕史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生率较既往仅有1次胚胎移植未孕的患者高[47.3%(490/1035)、44.5%(182/409)比34.7%(140/404), P=0.002];既往不同移植未孕次数宫腔镜异常表现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既往胚胎移植未孕1次或2次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前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对活产无明显影响( OR=1.158,95% CI=0.870~1.542, P>0.05; OR=0.950,95% CI=0.729~1.238, P>0.05),但既往胚胎移植未孕3次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是活产的保护因素( OR=1.703,95% CI=1.008~2.876, P=0.047)。 结论:在B超未提示子宫内膜或宫腔形态异常情况下,有2次或以上移植未孕史患者可考虑通过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以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