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土湿木郁论治胸痞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胸痞一病以自觉胸膺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探析胸痞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认为土湿木郁是胸痞发病的重要病机,中土湿壅,脾气下陷,胃浊上逆,肝木郁结,痰气交阻于胸中,气机升降不利,发为胸痞;治疗应以疏木培土、化痰理气为主。临床以自拟调肝汤治疗胸痞寓培土于疏木之中,旨在肝脾同调,恢复气机周流,可取得较好疗效。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金匮要略》痰饮病探微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痰饮病为张仲景首创,症状多样,饮因于湿,在肺则咳,在胸则痞,在胃则呕,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肌肤则肿,在四肢经络则痹,弦脉为其主脉,临床中凡新病脉衰者为难治,久病脉盛者多不治.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且饮积可生痰,痰瘀互结,病情更加缠绵,若肾虚开阖不利,更可出现凌心、射肺等重证.治疗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总则,气和则化,气偏则结,借温热以伸其阳,痰饮阴邪则得祛也.可从痰饮病脉、痰饮病症、痰饮病方、痰饮病与水气病四个方面全面把握,根据标本虚实,表里寒热,脉证合参,分别采用温化、发汗、利小便、助水等法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交通阴阳之功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半夏通阴阳,可用于治疗阳不入阴之不寐.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使用半夏,将其用于通脾胃、胸肺、脾肾、经络、内外、表里之阴阳.半夏通阴阳的机制有降逆消痞、导阳入阴、散寒除瘀、降逆止呕、化痰散结、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半夏交通阴阳时用量以常用剂量半升为主,治疗咽喉疾病时用量较小,在调和营卫治疗失眠时用大剂量.临床应结合具体病情选择配伍和剂量,可最大程度发挥药物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疗效观察及对血清5-HT、Glu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0例.西药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中药组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5-HT、多巴胺(DA)、Glu水平.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西药组72.00%(P<0.05).治疗后,2组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痰多、头晕、目眩、口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药物等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Glu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血清DA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西药组20.00%(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调节血清5-HT、Glu水平,降低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穴位注射联合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及对胃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足三里穴联合腹部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黏膜损伤修复作用和创伤应激、胃泌素调节及血清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和胃动素(motilin,MTL)的影响.方法 将 128 例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每组 64 例.西医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注射足三里穴联合腹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Ghrelin、胃泌素(gastrin,GAS)、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瓜氨酸、胃蛋白酶原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西医组的84.4%(P<0.05).联合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西医组短(P<0.05);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脘腹痞满、食物后痞满加重、大便溏稀和恶心呕吐的评分较西医组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 TNF-α、醛固酮、皮质醇、DAO、胃蛋白酶原Ⅱ和D-LA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MTL、Ghrelin、GAS和瓜氨酸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足三里穴联合腹部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减少患者创伤应激反应,改善胃动力,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芪参茯苓膏和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RP、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究芪参茯苓膏和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血清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二科于 2021 年 2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93 例 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芪参茯苓膏联合西药治疗的病人纳入 A组(48 例),将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的病人纳入 B组(45例),两组疗程均为 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NP、CRP、D-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 95.83%,高于 B组的 82.22%(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悸、气短、胁下痞块、下肢浮肿、胸胁作痛、尿少、唇甲青紫、面色晦暗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 BNP、CRP、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BNP、CRP、D-D水平均下降,且 A组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与 8.89%,P>0.05).结论:芪参茯苓膏和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 CHF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症状,降低血清 BNP、CRP、D-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芪参茯苓膏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滋阴解郁调更方治疗肝郁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滋阴解郁调更方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肝郁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肝郁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艾司唑仑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阴解郁调更方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ISI评分、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改善状况,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状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失眠多梦、头重如裹、胸闷心悸、痰多脘痞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2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2组治疗后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和I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P<0.05);观察组复发率(9.4%)低于对照组(24.5%)(P<0.05).结论 滋阴解郁调更方联合艾司唑仑片能够改善肝郁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围绝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远期复发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化瘀通脉汤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化瘀通脉汤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96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脂饮食、休息等常规干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脉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食少纳呆、胃脘痞满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脉汤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其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尿酸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痰浊阻滞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0.00%,32/40)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局部酸麻疼痛、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等中医证候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清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5.00%(6/40)vs 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尿酸及血清IL-6、IL-1β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佩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8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等多种功效,主治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等病症.通过搜索中国知网、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已经发表的佩兰相关文献,对近30年佩兰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发现目前已从佩兰中共分离出超过90种化合物,包括挥发油类、百里酚类、生物碱类、萜类、酚类等,其中百里酚类、生物碱类和萜类为主要成分.生物活性研究显示佩兰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糖尿病、抑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或激活相关信号通路或相关蛋白表达等有关.为佩兰资源后续深入系统地研究和临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