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声QQ技术评价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QQ技术的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血管弹性定量计数(QAS)方法,评价清肝化痰方对高血压前期(PHT)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PHT受试者15例,予以清肝化痰方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诊室血压以及超声QQ技术测定的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系数(CC)、硬度指数(α、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弹性指数以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颈总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受试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清肝化痰方能通过改善血管弹性起到调节、平稳血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6分钟步行试验和握力测试在社区老年人早期动脉硬化护理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6MWT和握力测试在社区老年人早期动脉硬化的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以129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利用脉搏波检测仪评估早期动脉硬化,并进行握力测试和6MW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握力和6MWT测试指标与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aPWV)和增强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社区老年人aPWV为(10.50 ± 1.36)m/s,与6MWT距离和6MWT做功呈负相关( r=-0.404、-0.285,均 P<0.01)。社区老年人增强指数为(28.51 ± 10.81)%,与绝对握力、相对握力、6MWT距离和6MWT做功呈负相关( r值为-0.261~-0.226,均 P<0.05)。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后,6MWT距离和绝对握力分别是aPWV和增强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握力测试和6MWT均在社区老年人早期动脉硬化的护理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具体的评估作用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且尿白蛋白正常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正常白蛋白尿合并肾功能受损人群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 56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3例,女性614例,平均年龄(60.9±13.2)岁,平均病程10(4,14)年。根据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分为无慢性肾脏病(CKD)组[eGFR≥60 ml·min -1·(1.73 m 2) -1且UACR<30 mg/g]、正常白蛋白尿的CKD(NACKD G3)组[eGFR 30~60 ml·min -1·(1.73 m 2) -1且UACR<30 mg/g]、白蛋白尿伴肾功能未受损(ALB-CKD G1~2)组[eGFR≥60 ml·min -1·(1.73 m 2) -1且UACR≥30 mg/g]和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ALB-CKD G3)组[eGFR 30~60 ml·min -1·(1.73 m 2) -1且UACR≥30 mg/g],其中NACKD G3组46例,余各组按年龄、性别与之1∶3匹配138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实验室指标并测定baPWV。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 结果:与正常蛋白尿者相比,T2DM患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者和大量白蛋白尿者baPWV显著升高( P<0.01),其中大量白蛋白尿者baPWV又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者( P<0.01)。与无CKD组相比, ALB-CKD G1~2组、ALB-CKD G3组与NACKD G3组的baPWV均显著升高[(1 839.2±458.2)、(2 114.2±695.6)、(1 892.4±551.7)比(1 665.7±391.9)mm/s, P<0.01],其中以ALB-CKD G3大量白蛋白尿亚组升高最为显著。ALB-CKD G3微量白蛋白亚组的baPWV仍明显高于NACKD G3组[(2 013.9±559.7)比(1 884.5±557.4)mm/s, P<0.05]。NACKD G3组的baPWV与ALB-CKD G1~2组大量白蛋白尿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明显高于ALB-CKD G1~2微量白蛋白亚组[(1 884.5±557.4)比(1 788.4±351.7)mm/s, 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比值比(OR)=1.105,95%可信区间(CI)(1.013~1.605)]、女性(OR=1.198,95%CI 1.021~2.914)、BMI(OR=1.041,95%CI 1.009~1.104)和LDL-C(OR=3.771,95%CI 1.076~20.892)是正常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baPWV升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正常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较白蛋白尿不伴肾功能受损者存在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全因死亡风险,年长、女性、肥胖、LDL-C水平升高是其baPWV升高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性别、年龄相关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脉压对全因死亡的单独及联合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与性别、年龄相关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脉压对全因死亡的单独及联合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开滦研究中参加2010至2016年度健康体检、完成baPWV测量且后续进行了随访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性别分层后,以每5岁为一组计算不同年龄组的baPWV和脉压的75%分位数,将<75%分位数定义为正常,将≥75%分位数定义为增高,根据baPWV和脉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baPWV和脉压均正常组、baPWV增高和脉压正常组、baPWV正常和脉压增高组、baPWV和脉压均增高组。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baPWV和脉压对全因死亡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结果:共纳入39 339人,年龄(49.3±12.8)岁,其中男性28 731人(73.03%)。baPWV和脉压均正常组、baPWV增高和脉压正常组、baPWV正常和脉压增高组、baPWV和脉压均增高组分别有23 268、6 025、6 210和3 836人。随访(4.98±2.53)年,共发生全因死亡998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aPWV和脉压均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和脉压正常组( HR=1.27,95% CI 1.07~1.50)、baPWV和脉压均增高组( HR=1.33,95% CI 1.08~1.65)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而单独脉压增高对全因死亡无影响( HR=1.06,95% CI 0.87~1.29)。 结论:与性别、年龄相关的baPWV与脉压均升高时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与脉压相比,baPWV可能是发生全因死亡更重要的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MHD治疗的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M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和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微炎性反应指标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颈动脉管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水平和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及NF-κB低于对照组[(20.22 ± 7.15) μg/L比(26.14 ± 5.96) μg/L、(6.10 ± 0.80) mg/L比(6.55 ± 1.1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AOPP、MDA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78.52 ± 17.41) μmol/L比(97.96 ± 18.29) μmol/L、(4.44 ± 1.02) μmol/L比(6.07 ± 1.26) μmol/L、(110.14 ± 22.17) mg/L比(90.63 ± 19.2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对照组[(7.29 ± 0.59) m/s比(7.89 ± 0.63) m/s,(44.15 ± 10.27) ng/L比(52.41 ± 12.74) ng/L,(30.26 ± 7.45) U/L比(35.71 ± 6.23) U/L],RHI高于对照组(1.54 ± 0.25比1.45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用于MHD治疗中可缓解微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分析其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14岁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70例,另选取55例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FT)、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最大脂肪厚度(PFTmax)、肝前皮下脂肪厚度(SFTmin)、肾周脂肪厚度(PRFT),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R-VQS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指数(HC)。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肥胖儿童各部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颈动脉IMT、Diam、PWV、HC及EFT、VFT、SFT、PFTmax、SFTmin、PRFT升高,颈动脉Di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肥胖组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IMT、PWV、HC均呈正相关(与IMT: r=0.334、0.425、0.415、0.370, P<0.05;与PWV: r=0.853、0.744、0.590、0.358, P<0.05;与HC: r=0.822、0.691、0.526、0.320, P<0.05),SFT、SFTmin与颈动脉IMT、PWV、HC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内脏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程度为PFTmax>VFT>EFT>PRFT,但EFT和PRF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较弱( r<0.7)。 结论:R-VQS技术可以较敏感地反映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可作为早期评估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肥胖儿童的内脏脂肪厚度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呈正相关,其中PFTmax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最好,对于肥胖儿童的治疗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炎症及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超过1.1 mm者归为硬化组( n=83),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归为对照组( n=97);检测并比较2组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IMT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1)硬化组患者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3±0.7) mmol/L、(3.7±0.9) mmol/L],高于对照组[(1.9±0.5) mmol/L、(3.0±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硬化组患者baPWV、hs-CRP、Lp-PLA2、MD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MT与baPWV、Lp-PLA2及MDA呈线性正相关(均 P<0.05),与SOD呈线性负相关( P<0.05)。 结论: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baPWV、Lp-PLA2、MDA表达上调,可能是影响此类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晨峰现象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晨峰现象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年龄≥60岁未接受治疗的老年ISH患者300例,采用无创便携袖带式动态血压计检测24 h动态血压,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按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95例、非杓型组177例和超杓型组28例,按血压晨峰值分为晨峰组88例和非晨峰组212例,比较各组间基线资料、血压昼夜节律、动脉硬化指标。采用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参数对baPWV和ABI的影响。结果:杓型组、非杓型组和超杓型组患者baPWV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 402±234)cm/s、(1 467±114)cm/s和(1 538±140)cm/s( P<0.01);ABI超杓型组(0.98±0.10)较杓型组(1.05±0.12)降低( P<0.01),较非杓型组(1.03±0.12)亦降低( P<0.05),而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晨峰组较非晨峰组患者baPWV[(1 508±170)cm/s比(1 430±163)cm/s]升高( P<0.01);晨峰组较非晨峰组患者 ABI降低(0.98±0.13比1.06±0.11, P<0.01)。baPWV与日间平均收缩压( r=0.169, P<0.01)、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 r=0.143, P<0.05)、血压晨峰现象( r=0.157, P<0.01)呈正相关;而ABI与日间平均收缩压( r=-0.146, P<0.05)、血压晨峰现象( r=-0.321, P<0.01)呈负相关。年龄( P<0.01)、日间平均收缩压( P<0.05)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 P<0.05)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日间平均收缩压和晨峰血压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1)。 结论:老年ISH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和晨峰高血压与动脉僵硬度增加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体检人群肝功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中肝功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至1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年龄≥18岁且研究变量无缺失的体检者9 111例。根据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将体检者分为动脉硬化组(3 252例)和正常组(5 859例)。检测两组体检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γ(GGT)。将肝功能4项指标按照四分位数分为4组( Q1~ 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研究肝功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结果:以ALT作为分组变量时,调整了年龄、性别后, Q2到 Q4组的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 Q1组的1.260倍(95% CI:1.093~1.452, P<0.05)、1.571倍(95% CI:1.355~1.822, P<0.001)和2.436倍(95% CI:2.097~2.830, P<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 Q2到 Q4组的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 Q1组的1.158倍(95% CI:1.003~1.338, P<0.05)、1.331倍(95%CI:1.143~1.551, P<0.001)和1.867倍(95% CI:1.591~2.190, P<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LDL-C、三酰甘油、HDL-C、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肌酐、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患糖尿病后, Q2到 Q4组的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 Q1组的1.116倍(95% CI:0.940~1.325, P=0.210)、1.241倍(95% CI:1.036~1.488, P<0.05)和1.598倍(95% CI:1.322~1.932, 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显示,ALT与动脉硬化风险之间呈线性正相关。AST、ALP和GGT所得到的结果与ALT类似。 结论:肝功能指标升高与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热量限制对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肥胖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占全球全因死亡率首位。近年来热量限制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心率、脉搏波传导速度、血脂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改善作用已被普遍认可,其主要机制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影响AMP活化蛋白激酶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活性、调节肠道菌群和逆转血管重塑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