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0~30°运动控制训练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膝关节0~30°运动控制训练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病例资料,其中34例为常规组,给予常规电针、体能训练、起立床及行走等整体训练,未接受膝关节运动控制训练.48例除常规治疗外,均接受膝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其中接受膝关节0~30°运动控制性训练患者22例,归为治疗组;接受膝关节0~15°运动控制性训练患者26例,归为对照组.经3个月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估下肢平衡能力、步幅及步速变化情况,并根据结果评定下肢步行能力.治疗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法评定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下肢运动功能、左右步幅差以及步速差均优于常规组,但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mR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并且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0~30°运动控制训练可有效改善基底核区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应用于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对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机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肢体肌力恢复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继发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上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肩关节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及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可有效提升肢体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继发障碍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表现为认知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的孤立性左侧丘脑前部出血: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卒中的20%~30% [ 1] 。其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瘤、吸烟、酗酒等,少见病因包括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丘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的6%~25% [ 2, 3] ,通常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和头痛,以认知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者少见。丘脑结构复杂,血供丰富,不同部位病变可产生不同临床症状。其中,丘脑结节动脉供应丘脑前部,丘脑前部出血可导致严重和广泛神经心理功能障碍,且这种损害可能呈持续性 [ 4] 。现报道1例以认知损害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孤立性左侧丘脑前部出血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MOTOmed训练联合阶梯式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平衡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MA量表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77.68±8.54) vs. (63.21±7.23)分,(49.97±5.27) vs. (42.38±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61.18±9.49) vs. (47.86±7.81)分,(78.32±10.54) vs. (63.27±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11.06±1.93) vs. (15.12±2.61)分,(8.94±1.76) vs.(12.47±1.92)分,(3.64±0.59) vs. (3.72±0.56)分,(23.64±3.66) vs. (31.31±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57.73±28.57) vs. (140.26±25.39)分,(164.24±24.48) vs. (143.52±2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血压合并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的血压管理优化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男,52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17 d”。患者17 d前(2021年9月5日)在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肢体活动不能,伴言语不能,反应迟钝,口角歪斜,理解力差,饮水、吞咽、视物均正常,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就诊于侯马市人民医院,急诊给予静脉溶栓后以“脑梗死”转入神经内科,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降压等标准治疗,以及针灸、床旁康复(大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对症治疗13 d,患者神志清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不能,仅可理解部分语言,口角歪斜,右上肢活动不能,右下肢可抬离床面,于9月20日好转出院。9月22日为求康复治疗,门诊以“偏瘫;脑梗死恢复期;高血压”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进食差,睡眠差,小便失禁,大便失禁。既往史:高血压史十余年,血压最高达17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d,血压控制不详。入我科前1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晨起顿服。3年前患者脑梗死住院治疗(具体不详)未遗留后遗症。个人既往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家族史:母亲患脑出血已故,1个哥哥患脑梗死已故,另外1个哥哥患脑梗死遗留后遗症,姐姐体健,家族中有与患者类似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4 h姿势管理 结合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DVT发生、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24 h姿势管理结合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45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分为A组、B组,A组87例患者进行24 h姿势管理结合前瞻性针对护理,B组5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DVT发生率,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与独立生活能力(FIM)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结果:①A组DVT发生率5.75%(5/87)显著低于B组20.6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干预后,两组患者FIM量表中转移、交流、行走、自我照顾、社会认知、括约肌控制及总分均上升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干预后,两组患者NCSE量表中定向能力、专注能力、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空间结构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类似性、判断能力水平均上升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④A组护理满意度97.70%(85/87)显著高于B组72.41%(4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24 h姿势管理结合前瞻性针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伊-纽曼综合模式护理干预配合加压弹力袜在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对DVT的预防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护理干预配合加压弹力袜在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加压弹力袜干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罗伊-纽曼综合模式护理干预),各58例。对比两组干预后DVT发生率及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干预后,研究组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偏瘫侧下肢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罗伊-纽曼综合模式护理干预配合加压弹力袜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能有效预防DVT,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流动力学,还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颅内破裂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破裂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手术切除的92例儿童颅内破裂AV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情的缓急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其中35例于急性期(AVM破裂时间≤72 h)切除AVM;57例于非急性期(AVM破裂时间≤1个月)切除AVM(包括12例急症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儿)。术后6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儿的临床预后。结果:92例患儿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10例,6~8分16例,9~12分17例,13~15分49例。其中31例(33.7%)AVM合并动脉瘤;4例(4.3%)AVM短期内(≤14 d)再次出血。术前影像学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42例,Ⅱ级29例,Ⅲ级17例,Ⅳ级4例。AVM首次造影的阳性率为95.7%(88/92)。92例AVM切除手术中,共86例AVM一次性手术切除,治愈率为93.5%。急性期手术的治愈率为94.3%(33/35),有2例AVM残留,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偏瘫、失语及硬膜外血肿;非急性期手术的治愈率为93.0%(53/57),有4例AVM残留,4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失语2例、脑积水和偏瘫各1例。92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6~48个月,至末次随访,患儿均未发现AVM复发,其中89例(96.7%)预后良好(mRS≤2分),3例(3.3%)预后不良(mRS≥3分)。结论:儿童颅内破裂AVM病情危急,合并动脉瘤的比例较高,短期内容易再出血;显微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治愈率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智能运动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训练的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和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智能运动系统给予康复和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平衡能力、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平衡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erg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训练前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FMA)、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训练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智能运动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术后脑出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后出现脑出血,积极予以高压氧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能2.5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病史。入院查体:神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7分,改良Rankin量表(mRS)5分。主要表现为言语不能和右侧肢体偏瘫,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后,症状没有改善,并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采取高压氧辅助治疗,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逐步恢复。经过24次高压氧治疗后,患者交流顺畅,日常生活能自理,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