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及观察组( n=40)。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物理性治疗及肢体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量表(FOI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5);两组的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 P<0.05)。 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营养不良及误吸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总评分(SWAL-QOL)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评分量表在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A2DS2评分、ISAN评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量表(AIS-APS)和不包含血肿体积的脑出血相关性肺炎预测量表(ICH-APS-A)在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住院的急性卒中患者3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164例,其中合并SAP 82例;出血性卒中(ICH)患者140例,其中合并SAP 70例。卒中合并SAP患者为SAP组(152例),卒中未合并SAP患者为非SAP组(15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四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在预测SAP的发生时,与ISAN、AIS-APS和ICH-APS-A评分相比,A2DS2评分的AUC最大,其中在预测AIS发生SAP时,A2DS2评分的AUC(0.875,95% CI 0.815~0.922)大于AIS-APS评分和ISAN评分;在预测ICH发生SAP时,A2DS2评分的AUC(0.950,95% CI 0.900~0.980)大于ICH-APS-A评分和ISAN评分。在预测AIS和ICH发生SAP时,A2DS2评分的AUC明显高于ISAN评分[0.911(95% CI 0.873~0.94)比0.882(95% CI 0.840~0.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2, P<0.05)。在预测AIS发生SAP时,A2DS2、ISAN和AIS-APS评分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预测ICH发生SAP时,A2DS2、ISAN和ICH-APS-A评分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预测发生SAP时,A2DS2评分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是一种可靠的预测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常规护理,观察组选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吞咽促进功能恢复,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而营养不良、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总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录像吞咽造影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能有效改善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现状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现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1日500例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送检合格痰标本500份,根据痰培养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6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70株(58.70%),革兰阳性菌120株(26.09%),真菌70株(15.21%);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年龄、性别、活动能力、是否有基础性疾病、营养状况、脑卒中种类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老年S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多样,且经常合并多种耐药菌。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引发老年SAP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准确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准确性及临床适应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发表的文献,筛选应用A2DS2评分预测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评价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准确性,采用Deek检验评价文献发表偏倚,采用范根图评价A2DS2评分的临床适用性。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77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A2DS2评分的诊断比值比(DOR)为18( 95%CI:12~27),合并灵敏度为0.76( 95%CI:0.68~0.82),合并特异度为0.85( 95%CI:0.80~0.8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5.02( 95%CI:3.91~6.44),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29( 95%CI:0.22~0.38)。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 95%CI:0.85~0.91)。Deek检验结果显示各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 P>0.05)。范根图显示A2DS2评分的临床适用性较好。 结论:A2DS2评分对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临床初步筛查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种评分系统对ICU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博洛尼亚卒中结局算法(BOAS)、洛桑卒中量表(ASTRAL)及院前合并症、意识水平、年龄和神经功能缺损(PLAN)评分对ICU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19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4周内是否发生SAP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重症SAP亚组和轻症SAP亚组,并按照4周内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并比较不同分组间BOAS、ASTRAL及PLAN评分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量表对SAP及其预后的预测性能。结果:BOAS、ASTRAL及PLAN评分间两两分别呈正相关( P<0.05);SAP组3种评分均高于非SAP组,且重症SAP亚组ASTRAL、PLAN评分高于轻症SAP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OAS、ASTRAL及PLAN评分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610、0.692和0.705,预测重症SAP的 AUC分别为0.613、0.661和0.709;在SAP组和非SAP组内,预后不良组患者的3种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AP组内BOAS、ASTRAL及PLAN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 AUC分别为0.736、0.757和0.716,在非SAP组内 AUC分别为0.699、0.731和0.631。 结论:BOAS、ASTRAL及PLAN评分对ICU内老年患者的SAP及其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PLAN评分对SAP的预测性能、ASTRAL对预后的预测性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CU脑卒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护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ICU脑卒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基本资及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ICU脑卒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U脑卒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住该院ICU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23例,占28.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是影响ICU脑卒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应重点关注高龄、吸烟、合并糖尿病及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感染风险,并强化对患者的气道管道护理,减轻侵入性操作对患者呼吸道的创伤,尽量缩短管道留置时间,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 n=86)和非SAP组( n=139)。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指标预测SAP的价值。同时根据SA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将SAP患者分为低危38例,中危28例,高危20例,分析各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差异性。采用SPSS 23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1.113,95% CI 1.029~1.196, P<0.05)、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OR=1.035,95% CI 1.012~1.060, P<0.05)、C-反应蛋白(CRP)( OR=1.078,95% CI 1.009~1.091, P<0.05)为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计数( OR=0.424,95% CI 0.198~0.910, P<0.05)、CD4 +/CD8 + T淋巴细胞比值( OR=0.020,95% CI 0.002~0.280, P<0.05)为SA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AUC=0.920,95% CI 0.877~0.952, P<0.05)、淋巴细胞计数(AUC=0.860,95% CI 0.807~0.902, P<0.05)和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AUC=0.871,95% CI 0.820~0.912, P<0.05)对SAP的预测价值较CRP(AUC=0.671,95% CI 0.606~0.732, P<0.05)和PLR(AUC=0.645,95% CI 0.578~0.707, P<0.05)大。高危SAP患者的NIHSS评分和CRP均高于低危SAP患者( t=2.341和3.058, 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和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低危SAP患者( t=4.799和4.103, P<0.05)。高危SAP患者的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中危SAP患者( t=4.085, P<0.05)。 结论: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 T淋巴细胞比值及CRP对S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分级有预测价值。SAP的诊疗中应同时考虑ACI患者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