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冲击伤后非致命性淹溺大鼠认知功能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颅脑冲击伤(bTBI)后非致命性淹溺大鼠认知功能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冲击伤组、淹溺组和冲击伤+淹溺组,每组2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冲击伤组采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4.0 MPa驱动段压力)构建bTBI模型;淹溺组水面上1 m处自由落下(水温18 ℃、水深30 cm),待游泳力竭后捞出;冲击伤+淹溺组通过生物激波管致伤后,即刻同法淹溺。伤后3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病理学变化并统计其存活数量;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和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率。结果: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显示,伤后3 d冲击伤+淹溺组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探索行为次数低于正常组和冲击伤组( P<0.05或0.01),与淹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且淹溺组探索行为次数低于冲击伤组( 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显示,冲击伤+淹溺组在定位航行试验第3,4天寻靶潜伏时间高于正常组,空间探索试验穿越靶区次数和靶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低于正常组( P<0.05或0.01);而冲击伤组、淹溺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尼氏染色显示,伤后3 d正常组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尼氏体清晰,其他组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目呈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冲击伤+淹溺组神经元数目最少,低于冲击伤组和淹溺组( P<0.05或0.01)。ELISA法检测显示,伤后3 d冲击伤+淹溺组海马谷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冲击伤组和淹溺组高于正常组( P<0.05或0.01);冲击伤+淹溺组甘氨酸水平低于正常组( P<0.05),冲击伤组、淹溺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各组GA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此外,冲击伤组、淹溺组和冲击伤+淹溺组GRP78表达高于正常组( P<0.05或0.01),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淹溺组和冲击伤+淹溺组caspase-12表达高于正常组( P<0.05或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与冲击伤组相比,冲击伤+淹溺组表达显著升高(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伤后3 d冲击伤+淹溺组Bcl-2表达低于其他各组,且冲击伤组和淹溺组低于正常组,淹溺组低于冲击伤组( P<0.05或0.01);冲击伤+淹溺组Bax表达高于其他各组,且淹溺组高于正常组( P<0.05或0.01),冲击伤组和淹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冲击伤+淹溺组Bcl-2/Bax比率低于其他各组,且冲击伤组和淹溺组低于正常组,淹溺组低于冲击伤组( P<0.05或0.01)。淹溺组、冲击伤+淹溺组caspase-3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冲击伤组( P<0.05或0.01),冲击伤+淹溺组和淹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非致命性淹溺可加重bTBI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引起记忆、情绪等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涉及海马组织神经递质谷氨酸和甘氨酸失衡引起细胞稳态破坏,并在损伤早期通过ERS激活下游促凋亡途径,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蛋白水解物-Ⅰ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CH)-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H-Ⅰ干预组和脑活素(cerebrolysin, CBL)阳性对照组。应用线栓法短暂性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H-Ⅰ组和CBL组在再灌注0、3、6和12 h腹腔注射CH-Ⅰ和CBL,剂量均为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再灌注后24 h,应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检测大鼠行为功能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缺血皮质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TUNEL染色检测缺血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皮质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ERK)1/2、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ERK kinase, pMEK)1/2、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显著高于和大于假手术组( P均<0.001);CH-Ⅰ组和CBL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均<0.05),但CH-Ⅰ组与CB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显示,CH-Ⅰ组变性细胞指数和凋亡细胞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均<0.01),但与CB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皮质区pMEK1/2、pERK1/2和pCREB表达显著增强,BDNF表达显著减弱( P<0.05);与模型组比较,CH-Ⅰ组pMEK1/2、pERK1/2和pCREB表达显著降低( P均<0.05),BDNF表达显著增高( P<0.05)。 结论:CH-Ⅰ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CREB通路以及增强BDNF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蛋白水解物-Ⅰ对帕金森病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脑蛋白水解物-Ⅰ(CH-Ⅰ)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神经保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6只,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模型组(MPTP)和CH-Ⅰ组,应用MPTP诱导小鼠PD模型.通过腹腔注射CH-Ⅰ干预治疗,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检测肠道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模型制作后与Ctrl组相比,MPTP可诱导PD小鼠出现行为学缺陷(P<0.05),经CH-Ⅰ处理后与MPTP组相比,PD小鼠的行为学缺陷有所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PTP使多巴胺合成中的限速酶TH表达水平降低,CH-Ⅰ处理后TH表达水平升高.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MPTP处理后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ε-变形菌门及脱硫杆菌门的数量骤降,疣微菌门菌群的数量显著增加;在"科"水平上,弧菌科、毛螺菌科、螺旋杆菌科及理研菌科菌群的数量减少,而艾克曼菌科菌群与丹毒丝菌科的数量增加,提示肠道微生物菌群原有稳态被破坏;经CH-Ⅰ处理后各菌群数量趋于正常,其减少了致病性微生物群的丰度并增加了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结论 CH-Ⅰ可通过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丰度和增加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改善PD小鼠的行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8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重型颅内损伤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危急型重症,研究[1]显示,28%~51%的患者在颅脑受到重创后死亡.已有学者[2]发现,血氧供应障碍是颅脑损伤难以治愈的关键因素,但是血氧的供应在常温常压下难以达到治疗水平,故而选择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环境下治疗.在HBO环境中,肺静脉和肺泡的氧分压差增大,有效地提升了氧气的储存量,改善了脑部血供循环.但研究[3]表明,仅靠HBO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难以彻底改善临床症状,而同时联用自由基清除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明显协同作用,效果显著.血清泛素羧基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 hydrolase-Ⅰ,UCH-L1)是一种重要的并且常见的半胱氨酸特异性水解酶.研究[4]表明,对UCH-L1的检测可以间接性的反应出颅脑损伤的程度.Tau蛋白是微管系统中含量最高的相关蛋白,是一种特异性神经损伤标志物,在正常人脑中的作用是维持微管稳定性,而在颅脑损伤患者脑内可检出血清Tau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本研究是在HBO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且观察联合疗法对血清UCH-L1与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来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损伤、神经营养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损伤、神经营养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前瞻性收集84例急性颅脑损伤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2,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4、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脑红蛋白(NGB)、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l(UCH-L1))、神经营养指标[包括神经营养因子-α(NT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结果 治疗后4、7d,两组血清NSE、S100B、NGB、UCH-L1、MDA、AOP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NTF-a、BDNF、NGF、IGF-I、SOD、GPx、CAT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能够减轻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损伤程度、氧化应激反应并改善神经营养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蒜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大蒜素(ALL)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备V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VD组,ALL低剂量组(ALL-L组)和ALL高剂量组(ALL-H组),对假手术组(S组)大鼠进行假手术,每组15只;ALL-L组和ALL-H组造模后分别股静脉注射ALL 5,20 mg· kg-1,S组和VD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治疗完成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病理特点;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lβ的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区细胞的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微管相关蛋白l轻链3(LC3)Ⅱ,LC3Ⅰ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VD组比较,ALL-H组及ALL-L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优于VD组(P<0.05),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及MDA含量明显低于VD组(P<0.05),SOD及GSH-Px的活力明显高于VD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VD组(P<0.05),且ALL-H组较ALL-L组更明显(P<0.05).ALL-L及ALL-H组海马组织中Caspase-3,Bax,LC3Ⅱ/LC3 Ⅰ及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VD组(P<0.05),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VD组(P<0.05),且ALL-H组较ALL-L组更明显(P<0.05).结论:ALL可一定程度上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对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抑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蛋白水解物-Ⅰ防治C57小鼠脑衰老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脑蛋白水解物(CH)-Ⅰ延缓D-半乳糖(D-gal)致C57小鼠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H-Ⅰ低剂量组和CH-Ⅰ高剂量组,皮下注射D-gal以诱导衰老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CH-Ⅰ.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结构,Western印迹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磷酸化(p)-STAT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增加(P<0.01),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BDNF、TERT和p-STAT3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给予不同浓度的CH-Ⅰ预处理后,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得到改善(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下降(P<0.05),并且CH-Ⅰ低、高浓度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海马组织的端粒酶活性(P<0.05),上调BDNF、端粒酶催化亚基TERT和调控因子STAT3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CH-Ⅰ可以通过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从而减少D-gal衰老小鼠海马组织的衰老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蛋白水解物-Ⅰ对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脑蛋白水解物-Ⅰ(CH-Ⅰ)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H-Ⅰ10 mg/kg组和CH-Ⅰ20 mg/kg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P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CH-Ⅰ进行干预治疗.通过悬挂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神经行为功能,采用Nissl染色观察纹状体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纹状体神经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T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机体协调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CH-Ⅰ10 mg/kg组和CH-Ⅰ20 mg/kg组小鼠的机体协调性则较模型组明显改善(F=5.516,P<0.05).与模型组相比,CH-Ⅰ10 mg/kg组和CH-Ⅰ20 mg/kg组小鼠纹状体神经细胞NGF、BDNF和TH的表达明显增加(F=26.567~43.458,P<0.01).Nissl染色显示,CH-Ⅰ干预可有效减轻MPTP诱导的细胞损伤.结论 CH-Ⅰ可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和TH的表达水平对PD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予以脑蛋白水解物、苦碟子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综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SOD、MDA、GSH-Px)、 听觉诱发电位(PL-Ⅰ、PL-Ⅱ、PL-Ⅲ)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评分、综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MDA水平、 听觉诱发电位降低(P<0.05),SOD、GSH-Px活性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可控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液流变学,增强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听觉诱发电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艾灸督脉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mTOR/TFEB通路介导的自噬溶酶体功能及lncRNA H19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艾灸督脉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自噬溶酶体功能及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健康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艾灸+抑制剂组和雷帕霉素组,每组13只,同时选取13只6月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艾灸组予隔附子饼灸"百会"及悬灸"大椎""风府",15 min/d;艾灸+抑制剂组在艾灸组基础上给予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 mg·kg-1·d-1;雷帕霉素组仅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 mg·kg-1·d-1.以上各组均每日干预1次,共2周.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干预前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自噬体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1-4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lncRNA H19、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因子EB(TFEB)、溶酶体水解酶Cathepsin D、溶酶体关联膜蛋白1(LAMP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mTOR、TFEB、Cathepsin D、LAMP1、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Ⅱ/LC3B-Ⅰ、p62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艾灸+抑制剂组和雷帕霉素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质内自噬泡减少,自噬溶酶体结构破坏;Aβ1-42蛋白表达、lncRNA H19表达、mTOR mRNA和蛋白表达、p6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TFEB、Cathepsin D、LAMP1 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B-Ⅱ/LC3B-Ⅰ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艾灸+抑制剂组比较,艾灸组和雷帕霉素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质内自噬泡较多,自噬溶酶体结构清晰完整;Aβ1-42蛋白表达、lncRNA H19表达、mTOR mRNA和蛋白表达、p6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TFEB、Cathepsin D、LAMP1 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B-Ⅱ/LC3B-Ⅰ均升高(P<0.05).结论:艾灸督脉可能通过下调lncRNA H19表达抑制mTOR/TFEB通路,改善AD小鼠自噬溶酶体功能,恢复自噬流,促进细胞自噬清除脑内Aβ,进而改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