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康复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晚年医案选集,所录之医案多为迁延难愈的内科杂病,其中蕴含丰富的康复思想.叶天士注重辨体质偏颇、察正气盛衰以提出适宜的摄生康复方案,参四时之气以采用圆机康复之法.对于久病康复主张"王道"养正,以药性和缓之药物改善虚损体质;对于虚损康复注重调护脾胃,以化生精气充养脏腑,调中气复元气.在治疗上,叶天士重视药食气味于病后康复,主张以薄味饮食养病,且药物剂型与服法灵活;强调节欲静养以却病,旨在形神共康.叶天士晚年提出的康复思想对当今慢性病的康复调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四复四损四不足"探讨疫病的愈后调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后出现"后遗症"或"长新冠"状态,疫病愈后的中医调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总结《重订广温热论》等清代疫病古籍文献,可以得出"四复四损四不足"理论视域下疫病后遗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阴阳亏虚和气机升降失衡,病机特点表现为虚实夹杂或纯虚无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疫病的"防复"方法包括中医养生、艾灸刮痧以扶助正气;焚烧熏洗、鼻疗香佩以祛邪防复;五音疗法以调畅情志三个方面.疫病的愈后中药调理方法应当以调补脾胃为中心,补气养血、滋阴扶阳为基本方向,重视调畅气机,恢复人体气机平衡.通过对中医疫病愈后调养方法的挖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各类疫病愈后调养中的特色优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彭江云教授为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彭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丰富,常获佳效。其认为,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阳虚络痹、脏腑虚损,治疗时提倡气血并补,尤重调补脾胃;重视肝肾亏虚,善用温药补益肝肾;外邪侵袭易致病情加剧,此时应以祛邪为先;又因久病入络,瘀浊痹阻气血,故重视活血通络。临证以补中桂枝汤加减为特色方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探讨特应性皮炎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特应性皮炎因好发于四肢屈侧而得名“四弯风”,在病位上符合“上下交损”特点。以“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为切入点,认为特应性皮炎病因病机为脾胃虚损、脾不化湿为发病基础,湿郁化热、湿热聚结为病机关键,临床可从中焦论治,治湿不离脾胃、治痒不离风血、治火不离心肝,急性期宜解毒,可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瘙痒,减少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辨治老老年脓毒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脓毒症的特点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较差的结局与预后.老老年患者(80岁以上)由于老年体弱、脏气衰亏,常合并多种内伤宿疾,五脏俱损,元气衰竭,感染之后更易发展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变症、坏症,成为老龄化社会脓毒症防治的难点.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教授结合现代系统科学和中医传统辨证论治提出"从息论态,综合施治"的状态辨治学术思想,指导老老年脓毒症辨治.姜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复杂多变,易危易重,应从内伤基础、感邪途径与病机演变综合认识.本病以虚为首要内伤基础,核心病机为五脏俱损,元气衰竭;次要病机为实邪集聚,兼夹混杂;潜在病机为邪毒易陷,易变易坏.治疗上,姜良铎教授注重早期和全程关注虚损情况,认为起病即需大补元气,并时刻关注阳气的损耗情况,必要时阴阳双补.对于次要病机方面,干预的关键在于确定病理因素,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而对潜在病机干预以既病防变的措施为主,固护脾胃运化与早期防范窍闭神昏是重中之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叶天士奇经理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其发病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属慢性虚损性疾病.从奇经施治是清代医家叶天士重要的治虚理念,该文以此切入,挖掘叶氏奇经理论内涵,并基于此探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与治疗.奇经赖肝肾精血荣养、脾胃精气充盈,虚损性疾病具有由脏腑延及奇经的趋向,且奇经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络的属性,奇经气血空乏日久,可出现虚实夹杂、病位深远的"久病入络"特征.基于叶氏奇经理论进一步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阐发为"脏腑亏损-奇经乏源"与"奇络虚滞",启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证治疗时除补益脏腑之外,亦需着眼于通补奇经,兼顾行络中滞涩,且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程特点,治宜缓图其功,以期达虚损渐复的疾病向愈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中焦如衡"论治胃癌前病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焦如衡"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基于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的脾胃病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此论点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中焦如衡"为切入点的论治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胃癌前病变(PLGC)是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病理改变.从"中焦如衡"理论探讨PLGC的病因病机,立足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中焦如衡,以平为期"为切入点,认为本病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胃黏膜遭受持续损害,而在正邪交争中,胃黏膜的保护和防御机制被激活,动态平衡机制被打破,出现以脾胃虚损为本、毒瘀损络为要、升降失衡为主要表现的病机特点,随之而出现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通过调和气血、虚实、气机等多种因素,以调和中焦为手段,以恢复脾胃平衡、气机升降为目的,从而防治PLG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2021 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达到5. 37 亿,预计到2030 年和2045 年,这一数字将分别增加到 5.8 亿和 7 亿[1]. 约 20%~4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KD),其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逐渐进展为持续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该病在西医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等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而中医认为,DKD以消渴病为基础,继而引起 "尿浊" "水肿" "肾劳" "关格"等肾病相关病症[2]. 其病位涉及多脏腑的虚损,尤以肾脾为主,根据脾肾相生相克的关系,治疗上主张以脾代肾,以脾护肾[3]. 中医药益肾化湿颗粒以李东垣《脾胃论》中 "升阳益胃汤"原方为底,既能健脾生胃、祛风除湿,又可清热除湿、去浊升阳,故虽未见"治肾"而能"益肾",益肾化湿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然其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仍有待研究[4]. 本文拟对益肾化湿颗粒治疗DKD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夏仲元教授从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甲状腺位于颈下,为脾胃两经循行所过.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易导致内伤脾胃,脾胃虚损则易致桥本甲状腺炎.夏仲元教授认为甲状腺与脾胃关系密切,健脾益气是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重点环节,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消瘰丸加减.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应注意滋阴潜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宜温补脾肾,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则宜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对此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总结分析夏仲元教授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王凌教授从"虚-痰-郁-火"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虚劳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恶性肿瘤是虚劳的主要病因,放化疗、靶向治疗虽有抗肿瘤功效,但其副作用常加重虚劳证候.王凌教授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虚劳证候,以"脏腑气血阴阳诸虚劳损"为病变之本,虚性证素包括肾精不足、脾胃虚损、肺肾阴亏,实性证素为湿浊、痰浊、气郁、阴火,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痰湿郁火"为基本病机.补肾填精、健脾益胃、清热润肺、化湿祛痰、疏肝柔肝为主要治法,扶正祛邪,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