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处方的儿童高警示药品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中儿童高警示药品(HAM)使用状况。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年龄<18岁患者的所有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根据《中国儿童高警示药品目录》,对处方/医嘱中儿童HAM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处方/医嘱297 968张,包括门急诊处方270 024张(90.62%),住院医嘱27 944张(9.38%);处方涉及的患儿包括男性162 521例次(54.54%),女性135 447例次(45.46%);年龄(4±3)岁,范围0~17岁;每张处方药品种数为(2±1)种,范围1~9种。297 968张处方/医嘱中涉及儿童HAM处方23 476张(7.88%),门急诊处方中儿童HAM处方占比明显高于住院医嘱[7.92%(21 381/270 024)比7.50%(2 095/27 944), P=0.013],外科处方/医嘱中儿童HAM处方占比[32.84%(1 220/3 715)]明显高于内科[8.17%(22 043/269 777)]和其他科室[0.87%(213/24 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23 476张处方涉及儿童HAM共13类42种,使用26 084例次。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型包括中药注射剂(8 694例次、33.33%)、解热镇痛抗炎药(7 505例次、28.77%)和抗感染药物(4 011例次、15.38%),排名前10位的儿童HAM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炎琥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K 1、阿糖腺苷、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类、苯巴比妥、异丙嗪注射剂和肝素。因儿童HAM用药错误导致9例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均为E级,涉及的药物包括喜炎平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K 1注射液。 结论:儿童HAM使用较普遍,中药注射剂相关HAM使用较多,门急诊和外科处方中含儿童HAM占比较高。儿童HAM相关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应加强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食黄独零余子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34岁女性患者为治疗鼻炎自行间断生食黄独零余子7或8个,间隔1年后再次生食黄独零余子1个,4 d后患者出现恶心及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3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97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204 U/L,碱性磷酸酶(ALP)202 U/L,总胆红素(TBil)203.7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22 μmol/L。腹部磁共振检查示早期肝硬化,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示早期肝纤维化;经实验室各项检查可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铁代谢异常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考虑本例患者的肝损伤与黄独零余子有关。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等保肝药物治疗,42 d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示TBil 55.3 μmol/L,DBil 18.1 μmol/L,ALT 24 U/L,AST 25 U/L,γ-GT 44 U/L,ALP 124 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金刚藤胶囊联合康妇炎胶囊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46岁女性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口服金刚藤胶囊2 g(4粒)、3次/d,康妇炎胶囊1.2 g(3粒)、2次/d治疗。服药23 d后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 d后停用金刚藤胶囊和康妇炎胶囊。但胃肠不适逐渐加重,出现恶心、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停药10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85 U/L,碱性磷酸酶(ALP)145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67 U/L,总胆红素(TBil)67.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9.5 μmol/L。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胆道梗阻后,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先后给予口服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黄疸继续加深,TBil和DBil峰值分别为189.7 μmol/L和159.4 μmol/L。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3 d后,患者症状好转,黄疸明显消退;9 d后肝功能明显好转,ALT 29 U/L,AST 50 U/L,γ-GT 36 U/L,TBil 66.5 μmol/L,DBil 53.2 μmol/L。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和P糖蛋白的表达改善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的影响,检测其对原位肺癌小鼠模型吗啡激活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介导的P糖蛋白(P-gp)过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模型,采用梯度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热辐射甩尾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痛阈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技术检测MDR1基因上游启动子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吗啡组小鼠在第8天的最大镇痛百分率(MPE)为(85.21±6.53)%,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38.45±5.52)%和(28.14±4.52)%,表明原位肺癌小鼠已经形成吗啡耐受。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在第8天的MPE为(79.34±6.50)%,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62.16±5.53)%和(40.20±4.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3±0.79、1.04±0.38、1.37±0.38和1.43±0.53。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理盐水组与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吗啡组与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6±0.40、1.00±0.23和1.27±0.27。吗啡组P-g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0.05);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与吗啡组比较,P-gp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下降( P<0.05)。吗啡+纳络酮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89±0.23)Pu;生理盐水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23±0.07)Pu,明显低于吗啡组[(0.81±0.23)Pu, P<0.05]和吗啡+纳络酮组( P<0.05);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79±0.21)Pu,对吗啡依赖所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未显示调节作用( P>0.05)。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吗啡耐受,同时可抑制被吗啡激活的MDR1 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这与其延缓吗啡耐受的机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瑞加诺生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瑞加诺生注射液作为负荷药物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疑似冠心病的42名受试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受试者分为2组:瑞加诺生组[男性8名、女性9名,年龄(59.83±7.88)岁]和腺苷组[男性12名、女性13名,年龄(56.32± 7.34)岁],分别行瑞加诺生和腺苷注射液的静息MPI后再行负荷MPI,之后2周内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分析2组MPI诊断冠心病的效能并观察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或方差分析、Wilcoxon Z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瑞加诺生和腺苷的MPI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 结果:2组一般资料、CAG阳性率及狭窄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503~1.201, Z=-1.346~0.228,Fisher's确切概率法,均 P> 0.05)。瑞加诺生负荷MP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0.00%(7/10)、特异度为87.80%(36/41)、阳性预测值为58.33%(7/12)、阴性预测值为92.31%(36/39)、准确率为84.31%(43/51);腺苷负荷MP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1.43%(10/14)、特异度为86.89%(53/61)、阳性预测值为55.56%(10/18)、阴性预测值为92.98%(53/57)、准确率为84.00%(63/75),2种MPI方法诊断效能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均 P=1.00),其分别与CAG结果比较,均存在中度一致性( κ=0.537、0.525,均 P<0.001)。药物不良反应为轻微和暂时的,2组间在脸红、胸痛和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和头痛、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均 P>0.05),只有腹部不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 P=0.044)。 结论:瑞加诺生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MPI诊断冠心病,与腺苷注射液比较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腺苷预处理抑制内质网应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腺苷对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50~280 g,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adenosine pretreatment)组,每组各12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腺苷预处理组于制模前3 d按体重1.5 mg/kg腹腔注射腺苷注射液2 mL,1次/d,连续3 d.栓塞2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GRP78和CHOP mRNA表达,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模型组大鼠NSS,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TNF-α、IL-6、IL-1β、IκB 蛋白、p65 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高(P<0.01 或 P<0.05);腺苷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体积、NSS较I/R模型组低(P<0.05),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TNF-α、IL-6、IL-1β、IκB蛋白、p65蛋白表达水平较I/R模型组低(P<0.01或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减轻I/R导致的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腺苷抑制ERS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腺苷与逆向精确溶栓对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心肌灌注和短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联合应用腺苷与逆向精确溶栓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心肌灌注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弘慈医院和唐山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98例。观察组于冠脉内联合应用腺苷注射液与逆向精确溶栓(溶栓方案:重组人尿激酶原+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冠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 3级、TMPG 3级占比和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TIMI 3级、TMPG 3级占比[分别为87.76%(86/98)、90.82%(89/98)]明显高于对照组[68.37%(67/98)、71.43%(70/98)],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cTnI、CK-MB、MYO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 P<0.05),且观察组血清cTnI、CK-MB、MY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 P<0.05),MDA、LPO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 P<0.05),且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MDA、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MACCE发生率为4.08%(4/98),低于对照组[12.24%(12/98), 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27%(13/98),与对照组[11.22%(11/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冠脉内联合应用腺苷与逆向精确溶栓治疗能有效减轻STEMI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伤和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CE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2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纳入25例,其中妊娠期22例(孕10 ~ 38周,孕早期1例、孕中期13例、孕晚期8例),产后1周内3例;年龄22 ~ 37岁,病程2 ~ 9 d。临床表现:皮疹位于头面部8例,胸背部5例,腰腹部7例,上肢1例,下肢3例,会阴1例,3例为播散性带状疱疹。皮疹形态均为红斑、丘疱疹、水疱,其中4例合并血疱,3例合并大疱,6例合并糜烂、渗出;5例发热,7例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疼痛。治疗:16例妊娠期、3例产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4例应用营养神经药物,1例妊娠期患者、3例产妇进行镇痛治疗,其他治疗包括抗感染、湿敷、红光照射等。预后:1例妊娠期患者早产,其余妊娠期患者均足月生产,新生儿无异常。3例妊娠期患者出现后遗症,1例为疼痛,2例为瘙痒。结论:本文25例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未观察到对胎儿、新生儿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给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5个周期用药3 d后,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91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22 U/L,碱性磷酸酶(ALP)385 U/L,总胆红素(TBil)152.6 μmo1/L,直接胆红素(DBil)87.9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64.7 μmol/L,总胆汁酸(TBA)25.8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信迪利单抗有关。先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及熊去氧胆酸等治疗,患者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症状逐渐消退。25 d后复查ALT 33 U/L,AST 33 U/L,ALP 92 U/L,TBil 18.2 μmol/L,DBil 5.2 μmol/L,IBil 13.0 μmol/L,TBA 7.4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脓毒症模型组(20只)和SS-31肽干预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AK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腹,不进行CLP。阳性对照组和SS-31肽干预组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SS-31肽注射液(5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组均连续给药7 d。于术后24 h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术后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模型组术后24 h SCr和BUN均明显升高〔SCr(μmol/L):93.12±11.80比32.94±3.37,BUN(mmol/L):41.36±6.48比9.49±3.58,均 P<0.05〕,肾脏组织AMPK、PGC-1α和活化的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AMPK/β-actin:0.30±0.02比0.12±0.01,PGC-1α/β-actin:0.38±0.03比0.16±0.02,活化的caspase-3/β-actin:0.20±0.01比0.11±0.02,均 P<0.05);光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基底膜暴露,管腔内可见空泡样透明管型;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损伤,出现肿胀、嵴消失、内外膜破裂,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个:24.00(18.75,31.00)比2.00(0.72,3.25), P<0.05〕。与脓毒症模型组比较,SS-31肽干预组血清SCr、BUN水平及肾脏组织AMPK、PGC-1α、活化的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SCr(μmol/L):71.33±10.14比93.12±11.80,BUN(mmol/L):27.00±5.52比41.36±6.48,AMPK/β-actin:0.23±0.01比0.30±0.02,PGC-1α/β-actin:0.27±0.02比0.38±0.03,活化的caspase-3/β-actin:0.13±0.01比0.20±0.01,均 P<0.05〕;光镜下可见细胞肿胀减轻,透明管型减少,损伤程度较脓毒症模型组减轻;电镜下可见线粒体结构完整,嵴肿胀减轻,膜结构相对完整,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个:13.00(9.00,16.50)比24.00(18.75,31.00), P<0.05〕。 结论:SS-31肽对脓毒症AKI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维持线粒体稳态、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