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 2018 年 4 月—2022 年 7 月期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80 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调查,根据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分为有损伤组(n=40)和无损伤组(n=40),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主观整体评估定量表(PG-SGA)、皮肤护理频次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12 d、APACHEⅡ>26 分、PG-SGA>10 分、皮肤护理频次>2h/次是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责任护士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及机体体征变化情况,及时给予相应改善措施,制定科学膳食营养支持计划,强化日常皮肤护理行为,利于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维持机体营养均衡,加速患者早期恢复,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是否服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的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采集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相关因素。结果:12 696名调查对象自述过去12个月内营养素补充剂标化服用率为13.1%,以复合维生素(4.7%)、B族维生素(4.5%)、叶酸(3.2%)服用比例较高。服用率呈现青年人(18~39岁)及老年人(60~79岁)较高,中年人(40~59岁)服用率低的现象( χ2=54.09, P<0.001);除70~79岁年龄段,其他各年龄段女性服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5)。调整性别、年龄后,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三高”患者,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均高于未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患者( P<0.05);相比于未服用者,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者对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健康指南推荐每日食用盐克数等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60~79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住于城区、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睡眠问题、主动体检、高血压患者成功控制血压和知晓吸烟健康危害知识( P<0.05)。 结论:北京市18~79岁居民的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素养有关,应关注并正确引导重点人群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评分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饮食自我效能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营养知识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回归分析对饮食自我效能评分进行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发218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84.40%。1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年龄最小53岁,最大85岁,年龄(65.33±7.52)岁;男102例,女82例。量表评估结果如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评分为(52.84±5.67)分。影响因素结果:居住方式( OR=6.334, 95%CI:4.532~9.245, P < 0.05)、文化程度( OR=0.684, 95%CI:0.374~0.943, P < 0.05)、病程时间( OR=0.860, 95%CI:0.732~0.989, P < 0.05)、是否了解《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OR=0.719, 95%CI:0.371~1.155, P < 0.05)、营养状况( OR=0.859, 95%CI:0.784~0.942, P < 0.05)及营养知识( OR=0.635, 95%CI:0.533~0.822, P < 0.05)是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评分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识别低水平饮食自我效能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积极改善可控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1年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1年持续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年龄1岁以下、诊断为先心病且行手术治疗的共50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父母身高、父母体重、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基本资料以及先心病类型、手术和麻醉方式、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访患儿的膳食营养情况。术后1年年龄的体重(WAZ)≤-2定义为营养不良组,WAZ>-2非营养不良组,采用 χ2检验、 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及辅食添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果:502例患儿中男301例、女201例,入组年龄4.1(2.0,6.8)月龄。营养不良组90例,非营养不良组412例。营养不良组患儿出生时身长及体重均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7.8±3.8)比(49.3±2.5)cm,(2.7±0.6)比(3.0±0.5)kg,均 P<0.001]。营养不良组患儿父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和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及以上的比例均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9%(17/90)比30.8%(127/412),18.9%(17/90)比33.7%(139/412),均 P<0.05]。营养不良组患儿复杂先心病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2%(56/90)比47.3%(195/412), P<0.05]。营养不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营养不良组患儿术后1年蛋类及鱼肉类的添加频次≥2次/周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产时体重<50 kg( OR=0.95,95% CI 0.91~0.99)、术前WAZ≤-2( OR=6.04, 95%CI 3.13~11.65)、先心病复杂程度高( OR=2.23, 95%CI 1.22~4.06)、术后住院时间>14 d( OR=2.61, 95%CI 1.30~5.26)、术后1年每天添加食物种类<4种( OR=2.57, 95%CI 1.39~4.76)、术后1年食用鱼肉频次<2次/周( OR=2.11, 95%CI 1.13~3.93)的患儿术后1年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结论:母亲产时体重、患儿术前营养状况、先心病复杂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每天添加辅食种类及食用鱼肉频次是先心病患儿术后1年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干预对潜艇官兵膳食营养状况及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干预对潜艇官兵营养状况和体检结果的干预效果,为促进潜艇官兵身体健康、强健体质提供策略。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64名潜艇官兵进行营养KAP干预1年,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和健康状况检查。结果:干预1年后潜艇官兵营养KAP得分(36.17±5.72)较干预前(32.18±5.1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膳食营养状况:干预后油脂类摄入量为(82.78±26.38) g,较干预前(121.24±21.32) g显著降低;干预后奶类摄入量为(220.36±20.57) g,较干预前(112.26±46.48) g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状况:干预后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为45.18%,较干预前的73.3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对潜艇官兵进行营养KAP干预,官兵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检结果得到改善,营养KAP干预可有效保障官兵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天津市居民碘盐摄入情况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天津市碘营养与甲状腺癌相关多源异构数据科学评价居民碘盐摄入情况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循证数据为科学推广碘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要求,对天津市7个区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人群碘营养调查,分析水碘、盐碘和食物碘对总膳食碘营养的贡献以及碘盐组与非碘盐组人群尿碘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收集2002 - 2020年覆盖天津市全人口的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中甲状腺癌数据,结合全市各区含碘量≥5 mg/kg盐样占比(≥95%为碘盐高暴露区、< 95%为碘盐低暴露区),分析天津市居民碘盐摄入与甲状腺癌发病或死亡的关系。 结果:共对天津市403例调查对象开展碘营养调查,居民膳食碘来源分布中,盐碘占78.2%(143.72/183.78),食物碘占13.2%(24.25/183.78),水碘占8.6%(15.81/183.78)。碘盐组人群尿碘为100 ~ 299 μg/L的比例高于非碘盐组[55.9%(185/331)比38.9%(28/72), P < 0.05]。碘盐组与非碘盐组血清FT 3、FT 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2002 - 2019年,碘盐高暴露区人群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低于碘盐低暴露区(均 P < 0.05)。2020年碘盐高暴露区人群甲状腺癌粗死亡率高于碘盐低暴露区( P < 0.05);其余年份碘盐高暴露区与低暴露区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碘盐是天津市居民膳食碘的主要来源,科学食用碘盐不会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现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全国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三年攻坚行动管理系统)"收集2019 -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辖内全部病区村的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包括7 ~ 12周岁儿童病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症患者个案调查、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及治疗情况。结果:平凉市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6个县(市、区)、64个乡(镇)、690个病区村,且全部为重病区。2019、2020年分别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40 537、41 053人,临床检出率分别为0.08%(31/40 537)和0.03%(12/41 053),X线检出率均为0。2018 - 2020年平凉市居民膳食结构中,大米、面粉、其他膳食的食用比例依次为15.03%、76.63%、8.34%,主食购入比例为19.28%;3年间累计搬迁病区群众9 564户、36 282人,7 ~ 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4 831人,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的14.81%(420 914/2 842 939),退耕还林(草)占原耕地的21.81%(620 045/2 842 939),发放6 ~ 24月龄儿童营养包231 811人份。共调查登记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 269例,其中男性3 722例、女性2 54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0.68;临床分度以Ⅰ度患者最多,占78.00%(4 890/6 269),其他依次为Ⅱ度(15.89%,996/6 269)、Ⅲ度(6.11%,383/6 269);发病年龄为(64.57 ± 10.01)岁,范围为16 ~ 87岁,以50岁以上为主,占86.57%(5 427/6 269)。2019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659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38%(421/1 659)、52.92%(878/1 659)、21.70%(360/1 659);2020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395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9.50%(272/1 395)、61.65%(860/1 395)、18.85%(263/1 395)。结论: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村均达到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目标;应继续做好病情动态监测,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和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机器学习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机器学习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身体运动等情况,以3d 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情况,以维生素D正常与不足为结局变量,探索采用随机森林、核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和集成算法等多种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效果。结果:以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获得的2组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准确率分别为0.71和0.62,F1分别为0.82和0.7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调节参数及集成学习后提高到0.58和0.57。年龄,性别,蔬菜、水产品和谷物的摄入,每天做家务及运动情况等是影响我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的重要因素。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构建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随机森林算法和集成学习更适于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建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9—11月开展的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天津地区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7个区42个监测点中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753例,对其进行MS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天津市MS患病率为30.6%,标化患病率为24.5%,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组(≥60岁)最高,为38.9%。决策树模型显示,青年组(18~44岁)MS影响因素为性别、吸烟、主观健康感觉、年收入、睡眠时间,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5.59%、22.55%、20.94%、9.89%。中年组(45~59岁)MS影响因素为二手烟暴露、主观健康感觉、睡眠时间、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8.08%、91.04%、45.74%、20.15%。老年组(≥60岁)MS影响因素为睡眠时间、二手烟暴露、性别、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46.75%、41.87%、41.82%、7.60%。结论:天津地区调查人群MS患病率较高,烟草危害(吸烟、二手烟暴露)和睡眠时间是各年龄组居民MS的共同影响因素,3个年龄组人群不同影响因素分布各有侧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杭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杭州市孕妇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3 - 10月对杭州市1 4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孕妇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盐样,分别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滴定法检测尿碘、盐碘含量。分析不同基本特征、膳食水平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及尿碘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35.00 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36%(1 167/1 400)。基本特征方面,是否有孩子,怀孕次数、分娩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不同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膳食方面,食用牛奶、酸奶、肉类频率不同的孕妇,以及是否食用卷心菜、白菜、菜花或绿花椰菜的孕妇尿碘分布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怀孕2次的孕妇尿碘水平高于≥3次的孕妇( OR = 1.64, P = 0.003);从不或偶尔食用酸奶的孕妇尿碘水平低于≥2瓶/d的孕妇( OR = 0.53, P = 0.044);从不或偶尔和1次/周食用肉类的孕妇尿碘水平均高于≥2次/周的孕妇( OR = 1.40、1.47,均 P < 0.05)。 结论:杭州市孕妇整体碘营养处于缺乏水平,妊娠经历和膳食水平是孕妇碘营养的影响因素。应深入开展针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完善孕期饮食结构,改善孕妇碘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