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蔓荆子提取物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蔓荆子提取物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提取小鼠骨髓细胞,将骨髓细胞分为对照组、蔓荆子组、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蔓荆子组的给药浓度为0.01 mg/ml和0.001 mg/ml,蔓荆子+照射组的给药浓度为0.001 mg/mL,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细胞经1 Gy照射。使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力,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通道检测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FITC和藻红蛋白(PE)通道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2)体内实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15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 n=5)、照射组( n=5)和蔓荆子+照射组( n=5)。对照组小鼠进行假照射(0 Gy),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2 Gy全身照射。将蔓荆子提取物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为500 mg/ml的蔓荆子溶液,灌胃前用生理盐水稀释,蔓荆子+照射组小鼠于照射前给予蔓荆子提取物(400 mg/kg)0.2 ml,连续给药7 d,照射后10 d处死小鼠。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外周血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BMNC)计数,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检测骨髓造血细胞内ROS水平、人磷酸化组蛋白H2A变异体(γH2AX)和磷酸化的p38(pp38)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方差齐)。 结果:(1)体外细胞实验:与照射组比较,0.001 mg/mL蔓荆子+照射组的骨髓细胞活力明显提高(585 485.00±37 335.80对460 384.55±53 786.37),ROS水平降低(12 260.67±232.34对17 969.67±467.24),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28.97±0.32)%对(35.33±0.3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45、18.950、23.161,均 P<0.01)。(2)体内实验:与照射组相比,蔓荆子+照射组小鼠的BMNC数量[(23.34±3.01)×10 6个/只对(16.73±2.57)× 10 6个/只]、白细胞数量[(2.80±0.35)×10 9个/L对(2.21±0.24)×10 9个/L]、红细胞数量[(10.54± 0.51)×10 12个/L对(9.68±0.26)×10 12个/L]、血小板数量[(339.80±49.42)×10 9个/L对(289.40±54.08)× 10 9个/L]和血红蛋白含量[(139.20±3.66)g/L对(129.20±3.87)g/L]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82、2.824、2.999、1.376、9.739,均 P<0.01)。与照射组比校,蔓荆子+照射组小鼠造血祖细胞的数量[(34 916.03±697.36)个/只对(26 388.04±241.78)个/只]和百分比[(29.83±4.32)%对(22.76±2.20)%]升高,造血干细胞的数量[(2 074.00±23.12)个/只对(929.40±166.52)个/只]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23、9.171、3.175,均 P<0.01);造血干/祖细胞中的ROS水平下降[(7 750.20±589.05)对(8 515.20±1 036.46),(9 360.20±831.97)对(10 291.40±767.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435、1.839, P=0.189、0.103);造血干/祖细胞中γH2AX的表达降低(693.20±4.82对751.60±32.7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4, P<0.01);造血干/祖细胞中pp38表达降低(1 181.20±11.28对1 183.60±49.70, 1 411.20±50.25对1 424.40±80.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105、0.765, P=0.014、0.310)。 结论:蔓荆子提取物通过降低造血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抑制造血干细胞内的DNA损伤来达到辐射防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浆基质制品的前世今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浆基质制品生物活性良好,因其来源于自身,少见不良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领域。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学的发展,血浆基质制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制备方式、产物特征、生物学性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总结过往研究,系统介绍了血浆基质制品的发展演化历程、理论基础、产物特性及具体成分,并为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弹性假黄瘤合并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9岁。因右眼反复发作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于2020年6月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近6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眼发作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平均每月发作3~4次,每次发作持续约0.5 h后自行缓解,就诊前1 d再次发作,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其他眼部和神经系统症状,否认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5,左眼视力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2、14.8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院眼底检查,右眼鼻上视网膜动脉呈白线状(图1A)。我院眼底检查,右眼鼻上及颞下视网膜动脉略纤细,未见血管白线,右眼鼻上及黄斑区偏下方视网膜轻度发白;双眼视盘周围环绕不规则棕褐色条纹,并呈放射状向周边视网膜延伸;左眼后极部较多黄白色颗粒样病灶(图1B,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右眼视盘周围放射状斑驳样荧光条纹,视网膜动脉充盈略延迟,视盘边缘可见视网膜分支动脉与睫状后动脉之间两条吻合支(图1D)。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右眼黄斑旁中心视网膜内核层局限性条带状中强反射(图1E)。全身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颈部较多淡黄色扁平丘疹(图2)。追问病史,患者自20余岁即出现这些皮疹,其胞姐也有类似的颈部皮疹。请皮肤科会诊并行皮肤活检,诊断:弹性假黄瘤(PXE)。头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C6~C7段多处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右锁骨下动脉有斑块。修正诊断:右眼不完全性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双眼血管样条纹、PXE。予以静脉输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血液循环,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定期于眼科及神经科复查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外周血及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细胞中TLR9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llergy rhinitis,AR)、过敏性哮喘(allergy asthma,AA)、AR 合并 AA(AR combined with AA,ARA)患者外周血和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淋巴细胞(B细胞)中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表达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招募来自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发作急性期住院的100例志愿者,包括点刺实验阴性的19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志愿者、点刺实验阳性的40例AR患者、26例AA患者、15例ARA患者.流式分析仪检测经屋尘螨过敏原提取物(home dust mite allergen extract,HDME)、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d allergen extract,ASWE)、梧桐过敏原提取物(Platanus pollen allergen ex-tract,PPE)刺激前后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TLR9的表达;并采用野生(WT)小鼠和FcεRI基因敲除(FcεRI-KO)小鼠建立AR和AA致敏模型,检测过敏原以及FcεRI对B细胞中TLR9表达的影响.结果 AR、AA、ARA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TLR9的表达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均较HC组有所增高;过敏原激发后,AR、AA患者血液B细胞中TLR9的表达和MFI升高(P<0.05).WT小鼠和FcεRI-KO小鼠与NS对照组相比,过敏原激发后,AR、AA小鼠外周血B细胞TLR9+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几乎每组MFI均升高;与NS对照组相比,过敏原激发后FcεRI基因敲除的AA小鼠肺组织中TLR9+B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MFI升高.FcεRI-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过敏原激发后B细胞中TLR9+MFI较低.结论 B细胞中TLR9可能参与AR、AA的发生,检测B细胞中TLR9的表达可能成为诊断AR、AA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药及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2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为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导致大脑和脊髓神经元死亡.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难治率、死亡率高且目前其治疗药物仅有2种,因此开发新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迫在眉睫.目的:综述中药及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senchymal stem cells,ALS,immune response"为英文检索词,以"中药,间充质干细胞,肌萎缩侧索硬化,免疫反应"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 2010-2023年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中药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可总结为5个机制:主要包括冰片和黄芪甲苷等中药促进闭锁小带蛋白1、闭合蛋白5表达重建血液中枢神经系统屏障完整性;复方扶芳藤合剂调节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抑制其自身毒性;半枝莲和广藿香等作用补体系统因子抑制其异常激活;雷公藤和钩藤等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衰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左归丸、栝蒌根等促进白细胞介素10表达调控T细胞改善免疫环境.②通过现有研究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可总结为5个机制:减少水通道蛋白4表达和降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传导等方面修复免疫屏障完整性;释放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前列腺素E2等因子抗自然杀伤细胞毒性;分泌因子H干扰转化酶活性抑制补体系统异常激活;调控CX3CL1/CX3CR1系统轴或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等途径改变小胶质细胞表型抑制其活性;增加白细胞介素10表达或激活STATS磷酸化通路来恢复T细胞功能.③目前中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研究较少,已知的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肌萎灵注射液可促进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提高血脑屏障完整性,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两者对难治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协同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拔牙后,牙槽嵴软硬组织会发生明显吸收,牙槽嵴保存术目标在于尽量维持牙槽嵴软硬组织体积与形态,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适当条件.目前牙槽嵴保存术拔牙窝的多种分类方式存在难以直接指导移植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空间维持能力不足导致成骨效果不佳等问题.血浆基质是一种自体血液提取物,能有效提高组织再生效果.本文阐述了拔牙后软硬组织丧失的特点及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液态血浆基质、固态血浆基质膜/塞、血浆基质骨块),对需要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牙槽窝进行了新的分类,并就应用血浆基质行牙槽嵴保存术的临床操作方法进行推荐:第一类为拔牙窝不存在骨组织缺损,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二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缺损均小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三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至少有一侧缺损大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在第一类拔牙窝中可填入固态血浆基质膜或组织塞,再次注射液态血浆基质,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封闭拔牙窝;在第二类拔牙窝中可填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在第三类拔牙窝中利用帐篷钉维持高度,再植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本文旨在为口腔临床医师全面了解血浆基质、简化牙槽嵴保存术临床决策及操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浓缩生长因子在促进失神经皮瓣术后神经再生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2024/1/13
血小板浓缩物是自体血液的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GF)作为自体血小板浓缩物的第三代产物,含有丰富的内源性生长因子并具有独特的纤维蛋白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烧伤创面修复、骨组织及颌面部组织修复等。通过总结失神经皮瓣术后神经再生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浓缩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周围神经再生、血管再生和炎症、免疫中的作用,探讨CGF在失神经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神经再生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快速液相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 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浸泡的方法复制急性血瘀症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蓬莪术95%乙醇提取物及醇提后剩余物水提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g-C18色谱柱(2.1 mm×100mm,1.8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结果 蓬莪术提取物及醇提后水提物均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通过二级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从中鉴定出1 1种倍半萜类成分和2种姜黄素类成分.结论 蓬莪术95%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活血化瘀活性的成分是倍半萜类及姜黄素类化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牙美学区种植的软组织增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牙美学种植修复中牙龈的恢复在评判效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用于软组织增量的手术主要分为自体移植增量和诱导增量两大类,自体移植包括带蒂软组织瓣移植和游离软组织移植,诱导增量包括脱细胞真皮基质膜、胶原基质膜和血液提取物如: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等.文章对种植术中应用的各种软组织增量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结肠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结肠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新疆阿魏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体外接种小鼠结肠癌CT-26.WT细胞复制小鼠结肠癌模型.将造模的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顺铂组(5 mg/kg,腹腔注射)和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分别为1.0、2.0、3.0 g/kg,灌胃),每组10只;另选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顺铂组小鼠隔天给药1次,其余各组小鼠均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抑瘤率和脾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B淋巴细胞CD19+的数量,并计算CD4+/CD8+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IgG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指数显著升高(P<0.01),但血液中CD3+、CD4+、CD8+、CD19+细胞的数量以及血清中IgM、Ig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均在40%以上;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脾指数以及血液中CD3+细胞数量、CD4+细胞数量、CD4+/CD8+值和血清中IgM、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血液中CD19+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血液中CD8+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阿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结肠癌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可显著提高小鼠自身的细胞免疫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