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自我攻击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自我攻击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自我攻击的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CTQ-SF)、心理痛苦量表(PAS)、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对方便抽样选取的河南省5所高校的6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童年期性虐待与心理痛苦(r=0.30,P<0.01)和自我攻击(r=0.33,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痛苦与自我攻击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1).心理痛苦在童年期性虐待和自我攻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为46%.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童年期性虐待与心理痛苦之间起调节作用(β=0.10,P<0.01),且属于"杯水车薪"调节模式.具体而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缓冲童年期性虐待对心理痛苦的消极影响,但随着童年期性虐待程度的增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缓冲作用也会减弱.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通过心理痛苦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攻击,同时对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到的保护作用也不宜过分夸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延伸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及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实习教学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92例住院的盆腔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出院时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和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瑞姆自我护理理论结合家庭健康促进模式的延伸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评价健康行为,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盆腔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生活作息四项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17.39%,再入院率10.8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34%和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可促进盆腔炎患者的健康行为,对降低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有显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和冲突处理模式现状,分析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收集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19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调节、自我情绪检测、情绪利用、他人情绪识别,得分分别为(3.71 ± 0.67)、(3.55 ± 0.67)、(3.49 ± 0.70)、(3.39 ± 0.60)分;其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模式是整合,其次依次为让步、逃避、支配,最不常用的是妥协,得分分别为(3.78 ± 0.62)、(3.59 ± 0.63)、(3.55 ± 0.64)、(3.39 ± 0.66)、(2.55 ± 0.56)分;情绪智力4个维度均与冲突处理模式呈正相关( r值为0.109~0.523, P<0.05或0.01),其中自我情绪检测对冲突处理模式的预测力最强。 结论:情绪智力是影响急诊科护士采取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并引导急诊科护士采取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以缓解急诊护患矛盾,创建更为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联合情志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依从性、检查效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联合情志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依从性、检查效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零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联合情志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检查效率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效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联合情志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胃镜检查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配合依从性和耐受度,提高临床检查的效率及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IC)患者自我管理、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 n=53)及ITHBC组( n=47),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ITHBC组采用ITHBC模式下的IC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IC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 结果:干预后,ITHBC组疾病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IC行为管理及自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t=-3.55、-6.84、-6.34、-9.24,均 P < 0.05);ITHBC组IC依从性量表评分(2.02±0.32)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47±1.08)分( t=8.86, P < 0.05);ITHBC组乐观、自强、坚韧与控制评分分别为(13.45±1.23)分、(29.45±2.29)分、(44.34±4.34)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63±1.36)分、(21.67±2.15)分、(32.22±4.21)分( t=-14.66、-17.52、-14.16,均 P < 0.05);ITHB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4.53%(1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53, P < 0.05);ITHBC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71、-7.42、-9.86、-5.54,均 P < 0.05)。 结论:基于ITHBC的IC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脊髓损伤IC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抑郁症住院患者参与正念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抑郁症住院患者如何围绕正念治疗核心"觉察、不判断、活在当下"调节自我的变化过程。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23例抑郁症患者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lo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分析出4个主题:多重心理体验、正念治疗改变思维模式、正念治疗促进自我认同、形成自我应对策略。结论:抑郁症患者初次参与正念治疗往往较为被动,且多受负性情绪与自动化思维影响,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在参与正念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为落脚点,重视患者的自我调节过程,制定相关策略,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与适应正念治疗,减少抑郁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护能力总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励式针对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护理服务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改革推动影响下,传统护理干预模式逐渐被新型护理模式所取代,改进护理措施、创新护理理念成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激励式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制定康复目标、借助方式方法及实施开展护理措施等流程,从而达到患者自主参与、心理状态调节与机体康复等效果。将其应用至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中,在加强患者自我护理管理积极性、负性情绪正向转化与维持机体营养均衡的同时,还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中,发挥了积极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自我倾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知信行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自我倾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知信行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0至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个卫生服务站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信息,高血压对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影响程度,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自我倾注的情况,并对后4者进行评分。调查结束后测量患者血压,以此判断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高血压对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影响程度,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自我倾注,以及血压达标的两两相关性。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健康自我倾注-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及高血压对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影响程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健康自我倾注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结果:纳入患者190例,年龄(71.2±8.5)岁,男性82例(43.2%),达标组119例、未达标组71例。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190/190)。达标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和健康自我倾注总分均高于未达标组(均 P<0.05)。高血压对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影响程度与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39和-0.28,均 P<0.01);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认知与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自我倾注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29和0.27,均 P<0.01);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与健康自我倾注呈正相关( r=0.28, P<0.01),与血压达标呈正相关( r=0.48, P<0.01);健康自我倾注与血压达标呈正相关( r=0.21, 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自我倾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和行为中具有驱动作用,其影响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正确认知的形成(路径系数为0.28),进而促进患者采取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路径系数为0.20)。此外,高血压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影响对患者接受并认同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形成正确的认知、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调节系数分别为-0.48、-0.22。 结论:健康自我倾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知信行建立过程中可能具有驱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能力提升需求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护士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了解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现状并提进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5月在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的1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有体系存在着培训体系层次性欠佳、培训内容专业性不足及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结合度不紧密等问题。能够满足安宁疗护护士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公众死亡教育、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临终话题沟通、家属支持、护士自我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护士推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论: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上需要加强护士死亡教育能力、人文关怀技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并更多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