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精细化合理用药管理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精细化合理用药管理的措施,加强合理用药,十分有必要。医院通过充分发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管理职能、制定全院药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处方医嘱审核及点评及处方前置审核、持续开展药品动态监测、实施标准化路径式的抗菌药物管理等措施,实施精细化合理用药管理。精细化合理用药管理前后次均药品费用、处方不合格率、辅助用药金额及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提示精细化药事管理能够促进全院药品合理使用,推动医院药师工作转型,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药品动态监测的合理用药项目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药品动态监测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重要抓手。2020年3月,某三级医院建立了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系统,将药品动态监测结果与药品合理性评价相结合,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下设的工作小组对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的异动药品采取合理用药项目化管理,逐项推进落实,形成合理用药闭环管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某医院先后开展了辅助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和抗菌药物3类药物的合理用药项目化管理实践。实践后,2022年辅助用药收入占比为1.17%,较2019年下降26.88%;骨科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率从2019年的53.53%升至2022年的75.12%,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制剂预防用合理率从55.80%升至89.8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9年的51.30降至2022年的39.28。基于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的合理用药项目化管理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全院"提质、控费、增效"的合理用药局面,可为其他医院加强精细化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及防控策略实施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降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 调取医院PIVAS工作系统 2022 年 1 月至 6 月(防控策略实施前)发生的医院感染的资料,根据PIVAS工作环节分析和排查潜在的医院感染影响因素;2022 年 7 月至 12 月(防控策略实施后)制订并实施PIVAS环境动态监测与针对性感染防控策略.比较实施前后PIVAS医院感染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空气培养菌落数量及医疗人员综合能力.结果 防控策略实施前后分别进行现场抽查 30 次,分别配置成品输液 107 151,114 166 袋;风险因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工具消毒不合格、工作人员手消毒不合格、药品存放顺序不合格,发生总频次由实施前的 86 次降至实施后的 11次(P<0.05),且与实施前比较,防控策略实施后上述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实施前比较,防控策略实施后,生物安全柜表面、物体摆放车表面、工作人员手部、配置仓的空气培养菌落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实施 1,3,6 个月后,工作人员的药品配置、药品管理、环境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工具消毒不合格、药品存放顺序不合格、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等是PIVAS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实施PIVAS环境动态监测与针对性感染防控策略可降低PIVAS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减少空气培养菌落数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临床药师动态监测的药物超常预警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介绍临床药师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中承担的工作,包括医嘱审核、药物重整、用量分析及异常增长监控、科室指标的解读及实施、持续监测、超常预警的后续跟进与反馈等工作,通过比较 2020-2022 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 20 位药品类别变化、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变化、次均药费和例均药费增幅变化,评估临床药师在此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2020-2022 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 20 位药品类别组成更加合理;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和住院例均药品费用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22 年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较 2021 年降低 10.07%;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较 2021 年下降了 7.20%;住院例均药品费用较 2021 年下降了 17.70%.由此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在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控制了医院用药成本,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国家易短缺药品清单纳入品种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分析国家易短缺药品清单纳入品种的特点,为完善易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易短缺药品清单纳入药品的属性分类和主要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易短缺药品清单共纳入了 57个药品,涉及4个剂型,心血管系统用药最多(14个,占24.56%);57个药品全部纳入医保目录,51个药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部分品种生产企业较少、市场供应短缺.结论:加强部门政策联动,动态调整易短缺药品清单目录;加强易短缺药品储备管理,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分类采购政策,落实停产备案制度,保障易短缺药品生产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Power BI数据的药品集采工作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利用Power BI软件监测解放军第九六○医院历次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临床科室使用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而形成动态管理,为落实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科室既往的药品使用情况,对各科室进行集采药品任务量分配,定期监测临床科室集采药品的任务完成进度,同时监测同类可替代药品的用量,通过Power BI软件可视化的图表展示,使集采药品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同类可替代药品的使用情况明晰化.结果:通过对HIS系统的药品使用数据的提取分析,并且利用Power BI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集采药品及同类可替代药品的使用完成情况通过10个维度进行展示分析,查看是否存在二次换药及处方转移等情况,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督促医师优先使用集采药品,实现在采购周期内完成约定采购量.结论: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工具,对集采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不仅是保证集采任务量完成的前提,还是对临床用药经济性进行评价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上海市药品采购价格和采购量指数编制及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编制药品采购价格指数和采购量指数,药品价格与供应呈现动态变化,反映政策导向下的上海市药品市场供应全貌.方法:纳入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中2018—2021 年共48个月的全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记录,作为指数测算的数据基础.结果:与上一年度相比,2019—2021 年西药全品种采购价格指数分别是93.3、95.8和93.9,维持稳中有降的总体趋势,采购量则有上升趋势.医保品种的采购价格变化相似,其中心血管药品、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价格降幅大于其他品种.自费药品采购价格略有下降.结论:上海市药品采购价格指数和采购量指数验证了其应用于药品价格监测与管理的可行性,为政策决策和评价提供了有力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药房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药房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总结经验和分析不足,为其他临床试验机构中心药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分析总结了 Ⅰ期临床试验药房基本情况、试验用药品管理流程、智能冷链监控系统的使用、药物信息化管理等.结果与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药房不同存储区域可满足试验用药品不同温度存储要求.采用智能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监测24 h环境及仪器设备温度,可及时发现超温情况,能尽早采取措施,将试验风险降到最低.试验用药品的电子化管理可在线动态管理与实时记录,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数据溯源,提高数据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GC-MS/MS法分析不同产地泽泻中的农药残留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采用GC-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泽泻中34种农药残留,分析泽泻中农药残留的现状.方法 采用改进的分散固相萃取法处理样品,GC-MS/MS法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基质-内标法定量.结果 34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4.95~1.0 × 103 μg·L-1,加样回收率为67%~116%;34批泽泻中共检出六氯苯、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乙硫磷等4种农药,川泽泻存在毒死蜱残留量过高的风险.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泽泻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建议增加《中国药典》中泽泻项下毒死蜱的残留限量要求,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优化动态监测项目及超常预警对于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优化和完善后的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合理用药措施对于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根据合理用药管理需要对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周期及监测内容进行改进,收集近3年我院的处方及药品销售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优化后的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的效果.结果: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药费,药占比等均有所下降,处方合格率上升,辅助用药用量明显下降.结论:优化动态监测,在药品销量季度动态监测及预警的基础上增加药占比,均次药费,公示销售金额排名,规范的处方干预动态监测等措施是促进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