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抑菌退黄中药生物凝胶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前瞻性观察新生儿抑菌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对新生儿的脐部抑菌和退黄作用。方法:选取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抑菌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全腹涂抹的干预方式,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后3 d胎便排出次数、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蓝光照射疗法发生率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 d胎便排出次数、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8.12 ± 1.36)次、(7.39 ± 3.71)h、(26.05 ± 3.98)h,对照组分别为(5.31 ± 1.02)次、(13.04 ± 5.26)h、(28.65 ± 3.54)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6.133、-6.483, t值为-19.011,均 P<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蓝光照射疗法发生率及脐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7%(2/300)、0、1.00%(3/300)和0,对照组分别为3.33%(10/300)、2.00%(6/300)、5.00%(15/300)和3.33%(10/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209~8.247,均 P<0.05)。 结论:新生儿抑菌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对新生儿的脐部抑菌和退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蓝光照射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在血清胆红素浓度方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48 h、96 h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且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MN合并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以黄疸、重度贫血起病的新生儿MN合并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抗M抗体阳性、抗B抗体阳性确诊,予蓝光照射、输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洗涤红细胞(O,RhD+,NN)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发光二极管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发光二极管(LED)可产生包括蓝光、黄光、红光、红外光等不同波长的光。LED光以其安全、可操控性强、纯色性好、低能量等特点在皮肤科得到广泛应用,如蓝光多用于痤疮治疗,黄光多用于黄褐斑治疗,红光可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红外光具有促进皮肤修复的功能等。临床中,多波段联合应用也成为一种趋势,红光与蓝光、红光与黄光、黄光与红外光等组合在痤疮、激光术后修复、皮肤年轻化等方面卓有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蓝光成像内镜下诊治胃底腺型胃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胃底腺型胃癌是一种泌酸腺分化而来的胃肿瘤,目前国内相关病例十分少见。本文报道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1例胃底腺型胃癌病例,并对其内镜、病理和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责任制无缝隙流程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责任制无缝隙流程护理对新生儿蓝光治疗下黄疸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儿科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为对照组,2022年2~6月为干预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以责任制无缝隙流程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基本情况、黄疸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光照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波动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住院次日干预组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4 d后黄疸指数低于住院次日,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责任制无缝隙流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蓝光治疗下黄疸的临床表现,降低黄疸及胆红素水平,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心脏、肝脏、神经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对心脏、肝脏、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白蛋白治疗。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红蛋白(MYO)、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胆汁酸、AST、ALT、GGT、cTnT、CK-MB、HBDH、MYO、S100B、NSE、GF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142.67±13.02)μmol/L、(118.62±11.68)μmol/L]、胆汁酸[(15.34±2.42)μmol/L、(7.83±2.07)μmol/L]、AST[(32.17±6.34)U/L、(21.04±5.58)U/L]、ALT[(25.83±4.16)U/L、(18.37±4.05)U/L]、GGT[(55.24±6.37)U/L、(36.17±5.86)U/L]、cTnT[(0.16±0.03)×10 -6μg/L、(0.09±0.02)×10 -6μg/L]、CK-MB[(4.32±0.85)×10 -6U/L、(2.01±0.72)×10 -6U/L]、HBDH[(213.04±43.61)U/L、(137.26±41.61)U/L]、MYO[(22.15±3.64)×10 -6μg/L、(14.26±3.27)×10 -6μg/L]、S100B[(1.41±0.28)×10 -9μg/L、(0.87±0.22)×10 -9μg/L]、NSE[(15.29±2.12)×10 -9μg/L、(15.29±2.12)×10 -9μg/L]、GFAP[(19.34±0.96)×10 -9μg/L、(14.36±0.92)×10 -9μg/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t=5.214、8.261;7.216、11.524;4.027、6.843;3.248、5.764;7.129、13.654;6.524、9.751;6.854、9.031;4.026、6.204;4.521、7.026;4.276、5.846;4.812、7.023;7.062、13.524,均 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胆汁酸、AST、ALT、GGT、cTnT、CK-MB、HBDH、MYO、S100B、NSE、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10.651、18.267、10.208、9.953、17.066、15.038、16.063、9.738、12.490、11.747、17.157、29.011,均 P<0.05)。 结论: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减轻患儿心脏、肝脏、神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抗-G联合抗-D、抗-Wra Rh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D抗原遮蔽并伴有抗-G联合抗-D、抗-Wra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以黄疸起病,经蓝光光疗及换血治疗后治愈出院。开展RhD阴性孕妇的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输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联动成像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诊治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仅限于临床缓解、内镜缓解,近年来组织学缓解已经成为其治疗的终极目标,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内镜与组织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尤为重要。蓝光内镜联动成像模式增强了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的颜色对比度,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精确诊疗带来更多可能性。本文将对联动成像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临床交叉对照试验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基于图像胆红素值(IBB)与经皮胆红素值(TcB)相比的相关性、一致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病房的日龄≤28 d、胎龄≥ 35周,且未经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检测胸骨前皮肤黄疸值。试验Ⅰ组先用试验器械(iPhone 6手机和哪吒保贝?手机软件),后用对照器械(JM-103经皮测黄疸仪);试验Ⅱ组先用对照器械;后用试验器械。记录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连续检测3次的均值。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一致性分析、 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185例新生儿,其中男99例、女86例,日龄中位数5 d(3~8 d),胎龄(37.6 ± 1.7)周,出生体质量(2 950±645) g。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 r=0.860, P<0.05)和较强的一致性(95.1%的样本落在95%一致性区间内)。在不同性别、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亚组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和较强的一致性。≤7 d、>37周和>2 500 g亚组的一致性相对更好。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93,最佳预测界值为232.6 μmol/L,敏感性96.7%、特异性82.6%。IBB与TcB检测3次的均值的差值,小于IBB与TcB第1次检测值的差值[(12.0±34.4) μmol/L比(14.4±38.6) μmol/L, P=0.038]。未出现医疗不良事件,未发生器械本身缺陷。 结论: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及较强的一致性,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使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