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血清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血清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方法:9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株来自江苏、河北、山东、云南、湖南、福建和天津等省份的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通过深度测序分析其血凝素特性。于2019年10月在云南省安宁市接种2019-2020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2~5岁)、成人(24~57岁)和老年人(60~84岁)中各招募30名志愿者,采集其接种疫苗前和接种1个月后血清。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评估免疫前后血清对2015年以来分离的4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结果:9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同源性较一致,但与甲型流感病毒[A(H1N1)pdm09](以下简称“疫苗株”)的血凝素重链和轻链氨基酸基因的差异分别为90~101个和24~30个氨基酸。疫苗株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为2 560,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以及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均为640。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成人和老年组人群针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40者占比分别为90.0%、70.0%和73.3%;而对4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仅为46.7%、36.7%和33.3%~43.3%。结论: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产生有效的交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3岁健康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盲法、阳性对照设计的Ⅲ期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3岁人群中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阳性对照的设计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和濮阳县招募符合标准的≥3岁健康居民为受试者,共3 000名,按1∶1比例随机接种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试验组)或已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照组),≥9岁受试者全程接种1剂,3~8岁受试者全程接种2剂(间隔28 d)。所有受试者采集首剂免疫前及免疫后28 d的血样进行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HI)检测,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MI)、阳性率、阳转率,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型抗体GMT比值和阳转率率差进行非劣效比较。收集接种后30 d内的不良反应和6个月内的严重不良事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3 000名受试者中男性为1 504名(50.13%)。所有受试者接种1剂流感疫苗免疫后28 d,试验组与对照组H1N1、H3N2、BV和BY 4种血清型抗体GMT(95% CI)分别为400.54(377.27~425.25)比333.39(315.47~352.33)、438.38(412.57~465.81)比385.00(362.13~409.32)、77.31(73.06~81.82)比67.62(63.94~71.51)、266.52(250.99~283.01)比180.26(169.99~191.17)(均 P<0.05),4种血清型抗体阳转率(95% CI)分别为82.73%(80.70%~84.62%)比78.56%(76.39%~80.62%)、91.23%(89.67%~92.62%)比89.25%(87.56%~90.78%)、84.89%(82.96%~86.67%)比80.98%(78.89%~82.95%)、88.33%(86.58%~89.92%)比81.92%(79.87%~83.85%),除H3N2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和和对照组4种血清型抗体GMT比值的95% CI下限均>2/3、阳转率率差的95% CI下限均>-10%,与对照疫苗相比,试验疫苗免疫原性达到了非劣效标准。试验组阳转率95% CI的下限均>40%,阳性率95% CI下限均>70%、GMI均>2.5,试验疫苗免疫原性达到了绝对标准。所有受试者接种1剂流感疫苗免疫后30 d内,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7%(160例)和11.21%(168例),其中18~64岁受试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9%(22例)和10.86%(38例)( P<0.05);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包括疫苗接种部位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1、2级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应用于≥3岁人群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有关靶向血凝素的抗流感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常常引起暴发流行,是影响公共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然而,近年来耐药毒株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流感药物。病毒融合蛋白血凝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研究靶点之一。本文讨论并总结了最新的针对流感病毒血凝素靶点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蛋白质和肽。今后基于血凝素的疗法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流感的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配伍RFH01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配伍RFH01佐剂在小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方法对4种单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原液进行鉴别试验。在研究配伍RFH01佐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小鼠模型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60只雌性6~8周龄BALB/c小鼠分为实验组、疫苗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共46组,每组10只。在研究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老年和青年小鼠模型中,采用随机分组将80只雌性10月龄和80只雌性10周龄BALB/c小鼠同时分为单价流感病毒疫苗、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RFH01佐剂组、鸡胚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照组和PBS组,共16组,每组10只。均采用肌内注射免疫,初次免疫21 d后,采血分离血清,并用相同程序和剂量进行加强免疫,第42天采血分离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结果:两次免疫后,所有配伍RFH01的疫苗组阳转率均达到100%,且血清抗体效价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显著高于不含佐剂的疫苗组。配伍RFH01佐剂的单价流感病毒疫苗和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组与不配伍RFH01佐剂的单价流感病毒疫苗和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组小鼠血清效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次免疫后,10周龄小鼠血清H1N1、H3N2、B/Victoria和B/Yamagata抗体GMT明显高于10月龄小鼠。结论:单价流感病毒疫苗和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配伍RFH01佐剂在青年(6~10周龄)和老年(10月龄)小鼠中抗体效价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双价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和甲型流感病毒双价DNA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中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将SARS-CoV-2 Beta突变株S1蛋白编码序列和甲型流感病毒Cambodia (H3N2)株HA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采用Over-lapping PCR方法,将两个编码基因通过自裂解2A肽(self-cleaving 2A peptides)序列连接成S1-2A-HA片段,构建能同时表达S1蛋白和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命名为pVRC-S1-2A-HA,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验证S1蛋白和HA蛋白的表达。将DNA疫苗以肌肉注射加电转途径(IM+EP)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假病毒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应答,IFN-γ 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和CBA法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结果:双价DNA疫苗pVRC-S1-2A-HA可以同时表达S1蛋白和HA蛋白,初次免疫后能够显著诱导小鼠产生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加强免疫后特异性免疫应答都显著增强,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提高至3 251,细胞免疫提高至1 238 SFC/10 6个细胞,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GMT达到45 407。ICS法检测到疫苗加强免疫可诱导小鼠CD4 +和CD8 +T细胞产生IL-2、IFN-γ、TNF-α;CBA结果显示单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 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能同时表达SARS-CoV-2 S1蛋白和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该疫苗可诱导产生针对S1蛋白和HA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淡豆豉水煎液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淡豆豉水煎液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为抑制病毒的新型中药开发提供基础。方法:以A/Puerto Rico/8/1934(H1N1)(以下简称PR8病毒)感染狗肾上皮细胞(MDCK)作为模型,应用噻唑兰(MTT)法评估淡豆豉水煎液的安全性。以血液凝集抑制实验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检测淡豆豉水煎液对流感病毒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设立PR8病毒+淡豆豉水煎液组和PR8病毒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试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淡豆豉水煎液对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6.25 mg/mL的淡豆豉水煎液能够抑制1 HAU流感病毒的吸附。PR8+淡豆豉水煎液组的子代病毒血凝效价为PR8组的1/8。2 000 μg/mL的淡豆豉水煎液能够抑制大于80%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第24小时,PR8+淡豆豉水煎液组的NP和M1基因转录水平分别为3 444.52±378.35和98 737.80±1 643.00;NP、M1a和M2e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3、0.54±0.01和0.82±0.02,均低于PR8组( t=-16.03、-16.17、-39.26、-272.80和-220.00, P均<0.05)。 结论:淡豆豉水煎液通过影响流感病毒生命周期的吸附、基因转录和翻译、流感子代病毒释放多个阶段,在体外发挥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季节流行性和极强的传染性。在目前已知的四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最大,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陆续投入临床,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然而,流感病毒快速突变的特点使其逐渐对传统的抗病毒药物耐药,使得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降低。因此,开发更多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仍然迫在眉睫。本文综述近年来新提出的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长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拉尼米韦,新型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巴洛沙韦、法匹拉韦、匹莫迪韦以及病毒核蛋白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等,简要介绍药物药理作用并总结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对未来流感治疗的研究进行展望,为今后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疆荒漠肉苁蓉粗多糖配伍流感病毒疫苗的抗原节约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新疆荒漠肉苁蓉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 CPCD)配伍流感病毒疫苗(influenza virus vaccine,IVV)的抗原节约作用。 方法:一定剂量的CPCD配伍低剂量(0.01 μg)或高剂量(0.1 μg)的IVV皮下途径免疫小鼠,血凝抑制(hemagglutinin inhibition, HI)试验检测血清中HI抗体滴度;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亚型的水平;MT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CPCD可以显著增强血清中HI抗体滴度(234.67±47.70 vs 149.33±47.70, P<0.05),促进特异性IgG( A450值:1.16±0.63 vs 0.30±0.21, P<0.05)和IgG1( A450值:1.09±0.60 vs 0.26±0.21, P<0.05)抗体水平的提高,并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P<0.05)。CPCD还可显著提高CD4 +[(41.97±4.58)% vs (25.43±1.48)%, P<0.05]、CD8 +[(12.67±0.33)% vs (9.02±1.07)%, P<0.05]及CD4 +CD44 +[(11.77±0.69)% vs (8.64±0.71)%, P<0.05]、CD8 +CD44 +[(6.70±0.67)% vs (4.66±0.39)%, P<0.05] 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胞内细胞因子IFN-γ[CD4 +:(1.36±0.07)% vs (0.87±0.06)%, CD8 +:(2.09±0.20)% vs (1.42±0.08)%, P均<0.05]的分泌水平。CPCD配伍IVV的低剂量组和IVV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显示可以节约10倍IVV抗原用量。 结论:CPCD配伍IVV可以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抗原节约作用,为IVV新型佐剂的研究提供实验参考,并具有应用于季节性流感和流感大流行防治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燕窝酶解液的制备及其抗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燕窝酶解液并初步了解其抗流感病毒的方式和效果。方法:以唾液酸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佳酶解时长和液料比,获取燕窝酶解液。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凝试验分析并明确燕窝酶解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方式和单个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环节。试验同时设立病毒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燕窝干预下NF-κB的表达情况和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液料比45∶1、酶解时长不低于3 h的条件下获得燕窝酶解液,唾液酸的提取率为(66.87±0.05)%。相比病毒对照组,燕窝酶解液通过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方式降低病毒基因NP和M的转录水平( t=2.81和3.34, P=0.023和0.010)。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燕窝酶解液在病毒感染初期和复制初期(0 h和2 h)发挥抑制效果,NP基因转录相比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 t=13.79和21.84, P=0.005和0.002)。与燕窝液组相比,在燕窝酶解液干预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FN-γ、NF-κB、NF-κBp65的表达也降低( t=15.12、21.31、4.85、7.40、13.77和29.39, P均<0.05)。 结论:通过酶解的方式可以提高燕窝的抗流感病毒效果,燕窝酶解液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D8L区功能性缺失降低重组痘苗病毒载体自身免疫原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痘苗病毒中和抗体表位D8L区为重组位点进行外源基因替换,从而降低载体自身免疫原性。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插入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序列,对D8L区进行替换,构建重组痘苗病毒流感疫苗,同时以表达相同HA的TK区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为对照。Western blot对HA的表达进行验证;小鼠实验、ELISA、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每次免疫后2周的血清抗体效价,攻毒保护试验评价重组痘苗病毒的保护效力。结果:Western blot表明构建的重组疫苗均能正确表达HA D8L蛋白。ELISA、血凝抑制试验显示,初次免疫后,D8L区突变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HA抗体效价略高于TK区突变的重组疫苗,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免疫原性显著低于TK区突变的重组疫苗( P<0.05),随着免疫次数增加,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1N1pdm攻毒后保护效力评价结果显示,D8L区突变组可完全清除病毒,且小鼠肺部炎症水平更低、组织损伤更少。 结论:通过将外源基因插入到痘苗病毒载体中和抗体表位D8L区,有助于降低载体自身的免疫原性,并提高外源基因的免疫原性,为痘苗病毒载体在疫苗或基因治疗领域作为递送工具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