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谱,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14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丝状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热116例(81.1%),咳嗽104例(72.7%),咳痰83例(58.0%),气促59例(41.3%);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2.0(9.3, 60.8)/μL,其中118例(82.5%)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0/μL;白细胞计数减少52例(36.4%),增多18例(12.6%);贫血109例(76.2%),血小板计数减少29例(20.3%);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64例(44.8%);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感染114例(79.7%),粟粒样改变12例(8.4%),胸腔积液44例(30.8%),胸腔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5例(31.5%);抗真菌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24例(86.7%),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19例(13.3%)。143株丝状真菌中,曲霉菌属56株(39.2%,其中24株为烟曲霉),马尔尼菲篮状菌( Talaromyces marneffei, TM)37株(25.9%),青霉菌属22株(15.4%),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28株(19.6%)。曲霉菌属、TM、青霉菌属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感染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24.5、15.0、53.5和22.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1.282, P=0.010)。艾滋病患者合并不同菌属肺部丝状真菌感染时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的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TM组[89.2%(33/37)],曲霉菌属组[67.9%(38/56)]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组[67.9%(19/28)],青霉菌属组[54.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96, P=0.026)。 结论:广东省艾滋病患者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原谱多样化,以TM和烟曲霉为主,且病原谱可能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血液参数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效果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参数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1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6个月所有精液参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性和形态等)恢复到正常值。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A组,78例)和治疗无效组(B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液参数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血液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参数(NLR和MPV)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基本特征、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血液参数中的NLR、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余血液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A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形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 P<0.05),而B组患者各参数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前NLR与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成功率呈负相关( r=-0.719, P<0.01),MPV与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成功率呈正相关( r=0.522, P<0.01)。ROC曲线分析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预测变量的阈值,NLR的最佳临界值为2.01( P<0.01),MPV的最佳临界值为11.45( P<0.01)。 结论:低NLR(<2.01)和高MPV(>11.45)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术前预测工具,可用于确定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中能从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获益最大的群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 Talaromycosis marneffei,TM)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64例艾滋病患者,其中经结肠黏膜病理证实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32例(合并TM肠道感染组),未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32例(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黏膜病理组织特点。统计学处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2例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中,发热、咳嗽、浅表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分别为28例(87.5%)、16例(50.0%)、13例(40.6%)、9例(28.1%)、8例(25.0%)、20例(62.5%)和12例(37.5%),分别高于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的11例(34.4%)、6例(18.8%)、3例(9.4%)、2例(6.2%)、1例(3.1%)、8例(25.0%)和1例(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均 P<0.05)。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的中位数分别为13.5/μL、0.30×10 9/L、0.16×10 9/L、88 g/L、122×10 9/L和23.5 g/L,分别低于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的207.0/μL、1.35×10 9/L、0.35×10 9/L、128 g/L、201×10 9/L和37.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6.111、-6.191、-4.273、-5.353、-2.974、-6.666,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μL、血红蛋白<90 g/L和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是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结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非连续性溃疡[31.2%(10/32)]、糜烂[31.2%(10/32)]或两者并存[21.9%(7/32)],少数似肿瘤样隆起灶[15.6%(5/32)];结肠黏膜病理特点是溃疡和(或)糜烂[53.1%(17/32)]、黏膜慢性炎症[46.9%(15/32)]和炎性肉芽肿[43.8%(14/32)],特殊染色可见卵圆形或圆形有明显横隔的孢子。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27例患者治愈或好转,5例死亡或恶化,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 结论: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免疫细胞明显减少,结肠病理表现形态多样,可见特征性真菌孢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大鼠髋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髋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建立髋骨骨折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行髋骨骨折。建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PDGF的腺相关病毒,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空载的腺相关病毒。3组大鼠治疗8周后,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和骨密度变化,采用三点弯曲法检测3组髋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大鼠骨折部位骨钙素(OC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蛋(OPG)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PDGF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实验组大鼠髋骨骨折部位PDGF蛋白表达水平(1.95±0.1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0.84±0.11、0.9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01、3.528, P<0.05)。实验组大鼠X线评分(3.10±0.35)明显高于模型组(2.0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19, P<0.05)。实验组大鼠骨密度(0.212±0.007)明显高于模型组(0.04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74, P<0.05)。实验组大鼠髋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等三点弯曲指标[(111.19±8.09) N、(81.25±6.27) N、(149.43±10.32) N/mm、(0.85±0.06) N/mm]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63.22±7.38) N、(54.29±7.81) N、(131.39±9.32) N/mm、(0.60±0.08)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1、4.109、3.409、3.004, P<0.05).实验组大鼠髋骨痂OCN、BMP-2、RUNX2、RANKL和OPG(1.82±0.19、1.81±0.22、1.75±0.16、1.99±0.18、2.07±0.20)明显高于模型组(1.55±0.23、1.31±0.25、1.40±0.19、1.36±0.23、1.6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04、3.201、3.719、3.281、3.447, P<0.05)。 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PDGF可显著提高骨形成,促进髋骨骨折的愈合,增强髋骨生物力学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小板形态参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血小板形态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收治的ACS患者123例(ACS组)和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冠脉病变组(38例)、中度冠脉病变组(49例)、重度冠脉病变组(36例),统计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1年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形态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通过Spearman相关法分析ACS患者血小板形态参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形态参数对ACS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S组MPV、PDW、P-LCR升高(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冠脉病变组MPV、PDW、P-LCR依次升高(P均<0.05).ACS患者MPV、PDW、P-LC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778、0.800、0.761,P均<0.05).随访1年,123例ACS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9.27%(36/123).Killip分级≥Ⅱ级、Gensini评分增加和MPV、PDW、P-LCR升高为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MPV、PDW、P-LCR联合评估ACS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大于MPV、PDW、P-LCR单独评估的0.771、0.765、0.777(P均<0.05).结论 ACS患者MPV、PDW、P-LCR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和不良预后有关;MPV、PDW、P-LCR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红景天苷用于单采血小板保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形态、代谢及活化等影响.方法 将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的每份单采血小板均分为5袋,空白对照组(A组)不做任何添加,另外4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al溶液,终浓度为 5 μmol/L(B 组)、25 μmol/L(C 组)、40 μmol/L(D 组)和 50 μmol/L(E 组),(22±2)℃ 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的第1、3、5、7、10、14天抽样,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血气生化检测、血栓弹力图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sCD40L浓度检测.结果 各组单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计数随保存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保存前10 d内无显著变化,14 d时均显著增大(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随保存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在相同保存时间,各组之间单采血小板计数、MPV、PDW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单采血小板保存7 d内的pH值明显降低(P<0.05),LAC值不断升高(P<0.05),保存14 d的GLU值明显降低(P<0.05).保存10天内,各组单采血小板的TEG MA值无明显差异,第14天明显低于第1、3、5、7、10天(P<0.05).保存期间各组单采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不断升高,均在第10天达峰值(P<0.05),第14天下降(P>0.05);在保存第5天和第7天,各实验组与A组相比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保存前期,各组血小板sCD40L浓度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第14天达最低值,与第3天、第5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保存时间,各组间sCD40L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单采血小板中添加Sal并不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但可以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可能有助于减轻血小板储存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定坤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定坤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 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 组,宫腔灌注PRP组(30 例)、定坤丹组(30 例)、联合组(30 例),宫腔灌注PRP组采用宫腔灌注PRP治疗,定坤丹组采用定坤丹治疗,联合组采用宫腔灌注PRP联合定坤丹治疗,比较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子宫内膜螺旋动脉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月经血量、血清指标、临床妊娠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子宫动脉、子宫内膜螺旋动脉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水平低于宫腔灌注PRP组、定坤丹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宫腔灌注PRP组、定坤丹组(P<0.05),联合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A型占比、月经血量、血清指标(PDGF-AB、PDGF-BB、TGF-β、VEGFA)水平、妊娠成功率高于宫腔灌注PRP组、定坤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灌注PRP联合定坤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和形态,还能提高其子宫内膜厚度,促进血管新生和修复,从而提高其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肌少-骨质疏松大鼠骨血管及循环外泌体miRN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失神经诱导的肌少-骨质疏松大鼠骨血管生成及骨质疏松的影响;检测循环外泌体浓度及其miRNA的表达改变,探究循环外泌体中肌源性miRNA的表达水平与骨血管生成及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组,n=8)、双腿失神经组(DD组,n=8)和双腿失神经+右腿电刺激组(D+ES组,n=8).DD组及D+ES组进行双腿胫神经去除手术,D+ES组在胫神经去除术后恢复1周,进行8周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末次干预24小时后取材,使用micro-CT检测胫骨骨小梁参数;HE染色观察胫骨的骨小梁形态;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血管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CD31)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提取并纯化血浆中的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利用Real-time PCR测定外泌体中肌源性miR-1、miR-133a、miR-133b以及miR-206的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DD组大鼠的腓肠肌、比目鱼肌的体积和重量明显降低(P<0.001),胫骨骨小梁参数发生病理性改变;经8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后,与DD组相比,D+ES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体积和重量显著升高(P<0.05),胫骨骨小梁参数显著改善.(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DD组大鼠胫骨CD31和VEGFA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小;与DD组大鼠相比,D+ES组大鼠的CD31和VEGFA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3)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DD组循环外泌体浓度显著降低(P<0.001),PCR结果表明外泌体中miR-1、miR-133a、miR-133b和miR-206表达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1,P<0.05,P<0.05);与DD组相比,D+ES组循环外泌体浓度升高(P<0.05),且上述四种miRNA的表达都显著回落(均为P<0.05).结论:胫骨神经去除术成功建立了肌少-骨质疏松模型;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明显改善了失神经诱导的骨质疏松,并促进了胫骨内的血管生成;电刺激干预使循环外泌体浓度显著升高,其携带的肌源性miRNA的表达也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电刺激诱导的循环外泌体miRNA可能与骨血管生成及骨质疏松进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髌骨下入路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女性髌骨软化症患者MRI髌股关节形态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髌骨下入路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女性髌骨软化症患者磁共振(MRI)髌股关节形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女性髌骨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RP组(每间隔7 d行1次髌骨下入路注射PRP,共注射3次)和透明质酸钠组(每间隔7 d行1次髌骨下入路注射透明质酸钠,共注射3次),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MRI检查和膝关节功能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RI髌骨形态参数、股骨滑车形态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Kujala评分.结果:PRP组治疗显效率高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有效率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P组髌骨I-S指数、髌骨倾斜角均小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Wiberg指数大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髌骨面角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P>0.05);PRP组滑车深度、外侧滑车倾斜角均大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滑车沟角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VAS评分低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Lysholm、Kujala评分高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结论:髌骨下入路注射PRP能够有效改善女性髌骨软化症患者髌股关节形态,减轻其膝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血小板形态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0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21例,另选取于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且结果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以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作为血小板形态参数指标.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统计Gensini评分,分为低分值组(1~40分)、中分值组(41~80分)、高分值组(81分及以上),比较各组之间血小板形态参数的差异,寻找Gensini高分的危险因素.[结果]ACS组MPV、PDW、PLCR及男性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W、MPV、PLCR在对照组、Gensini低、中、高分值组中逐步递增(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W(r=0.814,P<0.05)、MPV(r=0.822,P<0.05)、PLCR(r=0.802,P<0.05)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CR可作为冠状动脉Gensini高分的危险因素.[结论]PLCR、PDW、MPV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