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慢性肾衰竭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行MHD治疗的105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血管钙化分为血管钙化组(68例)和无血管钙化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ADAMTS13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AMTS13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RF并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管钙化组的年龄、糖尿病史比例、血Ca水平、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血管钙化组,ADAMTS13含量低于无血管钙化组( P<0.05);血清ADAMTS13与年龄、血Ca、钙磷乘积、iPTH呈负相关( r=-0.625、-0.743、-0.622、-0.668, P<0.05);血清ADAMTS13、sCa、iPTH、钙磷乘积在预测CRF并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95% CI:0.733~0.855)、0.626(95% CI:0.573~0.687)、0.733(95% CI:0.601~0.822)、0.728(95% CI:0.672~0.793)。在278.6 ng/mL的临界值下,ADAMTS13预测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0.1%;血Ca、iPTH、钙磷乘积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3%、75.2%、74.3%,特异度分别为65.2%、66.2%、6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ADAMTS13是CRF并MHD患者出现血管钙化的保护因素( OR=0.243,95% CI:0.155~0.381, P<0.05),高水平血Ca、高水平iPTH、高钙磷乘积是CRF并MHD患者出现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OR=1.612、2.469、2.254,95% CI:1.035~2.511、1.822~3.346、1.799~2.824, P<0.05)。 结论:血清ADAMTS13在预测CRF并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CRF合并MHD发生血管钙化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宽胸祛痹汤辅助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ADAMTS-13、血浆Irisin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宽胸祛痹汤辅助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ADAMTS-13)、血浆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PCI后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宽胸祛痹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检测两组ADAMTS-13、Irisin、P选择素(P selectin,CD62p)、肌钙蛋白1(cardiac troponin,cTnl)等相关因子的水平,评估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ire,SAQ)的差异,统计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SAQ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CD62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cTnl、糖蛋白Ⅱb/Ⅲa(Glycoprotein Ⅱ b/Ⅲ a,GP Ⅱ b/Ⅲ a)受体复合物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ADAMTS-13、Irisin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减停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38/41)和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和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宽胸祛痹汤联合西医可改善PCI后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增加ADAMTS-13、Irisin的表达,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ADAMTS13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DAMTS13)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3 例轻度、中度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5 分,44 例)和中度组(5 分<NIHSS评分<15 分,39 例).于溶栓前、溶栓后24h和72h采集患者的血清,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ADAMTS13 水平.分析ADAMTS13 水平与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 与溶栓前相比,轻度组和中度组溶栓后的ADAMTS13 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两组间各时间点ADAMTS1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ADAMTS13 水平与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关联[OR(95%CI)= 0.280(0.036~2.196),P =0.226],溶栓后72h较高的ADAMTS13 水平是抑制ACI患者治疗后 90d不良预后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0.556(0.005~0.991),P =0.04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溶栓后72h的ADAMTS13 水平具有预测ACI患者治疗后90d预后情况的应用价值[AUC(95%CI)= 0.693(0.547~0.839),P =0.021],其最佳截断值为5.860,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0%和56.50%.结论 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血清ADAMTS13 水平呈下降趋势,溶栓后72h较高的ADAMTS13 水平是抑制ACI患者治疗后90d不良预后发生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清NGAL和ADAMTS13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联合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DAMTS13)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DN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96)和无MACE组(n=9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NGAL、ADAMTS13水平.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最大血块强度(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Pearson法分析MACE组血清NGAL与ADAMTS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栓弹力图联合血清NGAL、ADAMTS13对DN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NGAL 水平分别为(1.95±0.21)mmol/L、(3.41±0.41)mmol/L、(332.47±36.19)ng/L、(5.65±0.62)ng/mL,显著高于无 MACE 组的(1.75±0.18)mmol/L、(2.85±0.31)mmol/L、(302.57±30.74)ng/L、(4.58±0.5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85、10.675、6.170、12.751,P 均<0.05);MACE 组血清 ADAMTS13 水平为(10.65±1.52)ng/mL,显著低于无MACE组的(12.71±1.3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6,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CE组血清NGAL与ADAMTS13水平成负相关关系(r=-0.606,P<0.05).MACE组K值[(2.82±0.36)min]显著低于无MACE组[(3.65± 0.71)min],MA 值[(65.42±7.92)mm]显著高于无 MACE 组[(55.69±5.6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16、9.788,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GAL、ADAMTS13联合血栓弹力图参数预测DN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92,高于 NGAL、ADAMTS13、K、MA 单独预测的 0.872、0.879、0.837、0.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7.266、14.756、11.617、10.748,P均<0.05);联合预测的敏感度高于单独预测,特异性低于单独预测.结论 DN患者MACE发生时血清中NGAL高表达,ADAMTS13低表达,二者联合血栓弹力图能够提高DN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ACS患者外周血中vWF-cp、CatK、CysC及P选择素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组织蛋白酶K(Cat K)、胱抑素C(CysC)及P选择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确诊的ACS患者90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SAP组)及体检健康对象9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检测三组的血清vWF、Cat K、CysC、P选择素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ACS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冠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ACS组、SAP组的血清Cat K、CysC、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WF-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S组的血清Cat K、CysC、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vWF-cp显著低于SAP组(P<0.05);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患者的血清Cat K、CysC、P选择素水平在组间逐渐升高(P<0.05),vWF-cp在组间逐渐降低(P<0.05);ACS患者血清Cat K、CysC、P选择素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vWF-cp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at K、CysC、P选择素显著的升高、vWF-cp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伴血栓性微血管病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伴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30例伴TMA的LN患者(女性21例,男性9例),年龄26.4±10.8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 18.2±4.8分.均采用DFPP联合甲泼尼龙静脉治疗后续口服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DFPP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SLE-DAI、血清肌酐(SCr)、免疫学指标和血管内皮指标等)],以及治疗3个月摆脱透析患者比例、肾脏缓解及存活情况. 结果:53.3%为初治患者,63.3%表现为急进性肾炎,SCr374.0±183.0 μmol/L,56.7%的患者需要即时透析治疗.DFPP治疗(2.7±0.8次)后,SLE-DAI和SCr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ds-DNA转阴;6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降低的患者,经DFPP治疗后有4例ADAMTS13活性恢复正常,3例ADAMTS13抗体阳性的患者治疗后抗体均转阴;E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除了CECs和VCAM-1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肾脏及免疫学指标改善显著;17例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12例(70.6%)摆脱透析,18例(60.0%)患者治疗6个月获得缓解,10例发生肾脏终点事件.DFPP治疗不良事件少. 结论:DFPP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伴TMA的LN患者能快速降低疾病活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缓解率和远期肾存活率较高.DFPP可作为伴TMA的LN患者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TEMI患者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血浆鸢尾素的水平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血浆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STEMI患者126例,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恢复血流,分为无复流组33例与复流组93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日采血5 mL,复流组与无复流组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术后2 h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血5 mL,3000 r/min离心5 min,得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DAMTS-13、脂联素A(APN)、内脂素(Visfati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Irisin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 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 min、1 h的血清ADAMTS-13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 min、1 h及2 h的血浆Iris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与复流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ADAMTS-13、血浆Iris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清HMGB1、IL-6、IL-8及hs-CRP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浆Visfatin、血清RBP4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清APN、Vasp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1 h的ADAMTS-13与Irisin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0.35、0.41,P<0.05);ADAMTS-13(OR=0.837,95%CI:0.715~0.913)、Irisin(OR=0.729,95%CI:0.573~0.816)、Vaspin(OR=0.871,95%CI:0.792~0.975)是STEMI患者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早期血清ADAMTS-13与血浆Irisin水平均降低,ADAMTS-13与Irisin可能在无复流患者中起到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和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IF-1α、IL-6、IL-8、血浆vW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O2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HIF-1 α、IL-6、IL-8水平、血浆vWF、F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FEV1、FEV1%、FEV1/FVC、SaO2、PaO2和血浆ADAMTS-1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且安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肺功能,还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栓前状态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死率极高,因此了解获得性TTP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帮助医务工作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其病死率.目的 分析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和抑制物测定情况、治疗及转归.结果 患者发病的诱因分类中,以无明显诱因多见(68.29%),其次依次为感染(10.98%,其中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红皮病、1例银屑病、1例舍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6.10%)、分娩诱发(6.10%).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症中以皮肤瘀点瘀斑(58.54%)、血尿(29.27%)为主,微血管病变性溶血性贫血中以贫血貌(100.00%)、皮肤及巩膜黄染(43.90%)为主,神经精神症状中以昏迷((34.15%)、抽搐(26.83%)为主,肾功能损害中以蛋白尿(68.29%)为主,发热占54.88%;出现"五联征"的有19例(23.17%).82例患者均进行ADAMTS 13活性检测,其中65例患者ADAMTS 13活性<10%,抑制物阳性者38例.82例TTP患者中54例治疗好转后出院(有效组),28例患者死亡(死亡组).死亡组患者体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高于有效组,开始行血浆置换(PE)的时间长于有效组,PE次数少于有效组(P<0.05).结论 获得性TTP患者的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血浆ADAMTS 13活性检测有助于获得性TTP的临床诊断.PE疗效较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DAMTS13和vWF在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慢性脑血管病(CCVD组)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在本院诊治的86 例AIS患者(AIS组)、94 例CCVD患者(CCVD)及89 例健康体检者(CON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 ADAMTS13 抗原、vWF抗原水平并计算vWF/ADAMTS13,分析 ADAMTS13 抗原与 vWF抗原和两者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疾病中诊断价值.[结果]AIS组、CCVD组中TC、TG、LDL-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CON组(P <0.05),但AIS组、CCVD 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IS 组、CCVD 组vWF抗原、vWF/ADAMTS13 均显著高于 CON组,且 AIS组 vWF抗原、vWF/ADAMTS13 显著高于 CCVD组(P <0.05);AIS组、CCVD组ADAMTS13 抗原显著低于 CON组,且 AIS组 ADAMTS13 抗原显著低于 CCVD组(P<0.05).在AIS组、CCVD组中,vWF抗原与ADAMTS13 抗原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vWF抗原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 HDL-C呈负相关;ADAMTS13 抗原与 TC、TG、LDL-C呈负相关,与 HDL-C呈正相关(P <0.05).在AIS组与 CCVD组中,ROC分析结果显示 vWF/ADAMTS1 诊断价值均高于 vWF抗原、ADAMTS13 抗原.[结论]ADAMTS13、vWF参与 AIS和 CCVD疾病发生发展,且与血脂异常存在密切联系;vWF/ADAMTS13 可作为临床AIS和CCVD诊断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