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拉非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血清Tg、TgAb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RAIR-DTC)患者使用索拉非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治疗的RAIR-DTC患者3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A组(13例,常规治疗)和B组(17例,常规治疗+索拉非尼),比较2组治疗1个月、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效果.结果 治疗1月、2月、4月、6月B组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甲状腺结节(TL)低于A组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浓度、内皮抑制素(ES)水平高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治疗6月SF-36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RAIR-DTC 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索拉非尼,能有效地降低Tg浓度、VEGF水平,提高TgAb浓度、ES水平,且不会进一步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十分理想,同时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碘过量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功能、抗体及TSHR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观察碘过量对EAT大鼠甲状腺功能、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SHR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4周龄雌性Lewis大鼠,按体重(80 ~ 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甲状腺球蛋白(TG)组、TG +高碘Ⅰ(TG + HⅠ)组、TG +高碘Ⅱ(TG + HⅡ)组,每组12只大鼠,分别饮用碘离子含量为50、50 μg/L和20、200 mg/L的去离子水,对TG组、TG + HⅠ组、TG + HⅡ组大鼠进行免疫,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完全弗氏佐剂(CFA)作为免疫试剂,每2周1次,共3次。石蜡包埋甲状腺组织、切片,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SHR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全血及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TSH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完整,形态规则,无淋巴细胞浸润;TG组可观察到少量淋巴细胞且呈现散在分布;TG + HⅠ、TG + HⅡ组滤泡结构破坏、融合,滤泡间可见小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各组大鼠血清TgAb、TPOAb、FT 3、FT 4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30.28、21.99、12.87、26.69, 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6.89(6.32,7.27)、11.02(7.60,12.53),5.05(2.71,7.99)、7.51(6.50,9.24)pmol/L],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血清TgAb[34.99(25.39,41.35)、37.70(29.06,43.99)、46.41(38.52,55.26)]、TPOAb[22.87(13.65,31.82)、22.22(14.82,28.33)、14.61(12.95,19.34)]、FT 3[57.74(24.56,64.27)、43.64(5.69,80.03)、38.56(17.73,47.59)pmol/L]、FT 4[62.16(41.22,91.57)、60.61(35.52,103.31)、47.96(31.84,112.71)pmol/L]水平明显升高( P均< 0.05)。TG + HⅡ组大鼠血清TSHR蛋白表达水平[(154.26 ± 25.95)μU/L]低于对照[(249.37 ± 38.12)μU/L]、TG[(225.33 ± 41.28)μU/L]、TG + HⅠ组[(218.15 ± 65.51)μU/L, 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1.00 ± 0.05、1.13 ± 0.21),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全血(0.89 ± 0.19、0.89 ± 0.30、0.85 ± 0.24)、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0.63 ± 0.25、0.46 ± 0.16、0.51 ± 0.25)明显下调( P均<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阳性强度明显高于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 结论:长时间的高碘暴露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的摄碘功能发生损伤,引发甲状腺疾病并使病情加重、TSHR基因的异常表达,使受体膜外区的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位点具有抗原性,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TgAb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首次 131I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TgAb)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首次 131I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 131I治疗的1 624例PTC患者,根据TgAb水平将其分为TgAb阳性组[246例,其中男36例、女210例;年龄43.5(31.0,52.0)岁]及TgAb阴性组[1 378例,其中男439例,女939例;年龄44.0(34.0,53.0)岁]。患者均于 131I治疗后6~12个月接受疗效评估[基于血清TgAb和Tg检测,超声、CT、 131I-全身显像(WBS)及颈、胸部SPECT/CT显像],并被归类为疾病持续(复发)组及无持续(复发)组。采用 χ2检验比较TgAb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疗效差异;采用 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TgAb阳性患者中疾病持续(复发)组及无持续(复发)组的一般特征差异,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TgAb阳性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TgAb阳性和阴性组中疾病持续(复发)者分别占15.4%(38/246)和10.4%(143/1 378),2组 131I治疗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2, P=0.020)。在TgAb阳性患者中,疾病持续(复发)组与无持续(复发)组淋巴结转移情况(35与23例)、手术与 131I治疗间隔时间[2.0(1.5,3.0)与2.3(2.0,3.0)个月]、首次 131I治疗前刺激性Tg(sTg)水平[0.18(0.04,5.78)与0.04(0.04,0.46) μg/L]、首次 131I治疗前TgAb水平[40.15(19.13,156.15)与22.25(7.53,76.20) kU/L]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13, z值:-2.29、-2.41、-2.80,均 P<0.05)。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gAb阳性患者 131I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 OR)=89.326(95% CI:25.005~319.106), P<0.001]。 结论:TgAb阳性PTC患者 131I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对较差,淋巴结转移是其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首次 131I治疗前TgAb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碘水平对EAT大鼠后代脑组织发育及行为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探讨不同碘摄入量所致的EAT大鼠对其后代海马组织形态、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Lewis大鼠60只、雄性20只,体质量为50 ~ 60 g。雌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NI组)、甲状腺球蛋白组(Tg组)、Tg+高碘Ⅰ组(Tg+HⅠ组)、Tg+高碘Ⅱ组(Tg+HⅡ组),后3组为模型组。4组大鼠饮水碘含量分别为100 μg/L、100 μg/L、20 mg/L和200 mg/L。模型组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皮下多点注射免疫,NI组注射生理盐水,2周1次,共3次;各组大鼠按雌雄3∶1的比例合笼交配。仔鼠实验后,前1周内收集母鼠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母鼠尿碘含量;处死母鼠,HE染色观察母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炎细胞浸润程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母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集出生7 d仔鼠脑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出生7 d仔鼠脑海马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出生7 d仔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出生30、60 d仔鼠进行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Tg+HⅠ、Tg+HⅡ组母鼠尿碘水平明显高于NI组(中位数,μg/L:35 380.18、236 847.16比221.43, P均< 0.05)。HE染色显示,Tg、Tg + HⅠ、Tg + HⅡ组母鼠甲状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炎性细胞浸润,且随着摄碘量的增加其破坏及浸润程度加重。Tg、Tg+HⅠ、Tg+HⅡ组母鼠血清TgAb、TPOAb含量与NI组相比显著升高(2.118 4 ± 0.675 1、2.103 0 ± 0.714 1、2.783 6 ± 1.084 3比0.790 1 ± 0.101 0,1.015 8 ± 0.252 8、1.019 5 ± 0.202 0、0.936 6 ± 0.183 4比0.692 2 ± 0.111 9, P均< 0.05),且Tg+HⅡ组母鼠血清TgAb含量明显高于Tg、Tg+HⅠ组( P均< 0.05)。与NI组相比,Tg、Tg+HⅠ、Tg+HⅡ组仔鼠脑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以及出现相对损伤。Tg、Tg+HⅠ、Tg+HⅡ组仔鼠脑组织NE含量与NI组相比明显下降(pg/ml:1 232.01 ± 253.45、1 197.64 ± 222.46、1 074.40 ± 366.38比1 733.67 ± 158.12, P均< 0.05);各组仔鼠脑组织DA、5-H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出生30 d仔鼠第4天Tg+HⅡ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NI和Tg组( P均< 0.05);旷场实验,出生30、60 d各组仔鼠逃离原始象限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随着碘摄入量的升高,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破坏程度及炎性浸润程度加重,TgAb含量明显升高。碘对EAT大鼠子代脑海马组织形态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一定影响。不同碘摄入量对EAT大鼠后代学习记忆以及空间探索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幼年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的预后良好,可获得长期生存,但部分患者存在疾病的持续、复发及转移。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DTC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灵敏、简便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患者长期随访中的定期监测极为重要。然而,在高达25%的DTC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其存在会干扰Tg的测定,此时TgAb的变化趋势就成为判断疾病状态的替代指标。TgAb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往往预示疾病好转,相反,TgAb持续升高可能是DTC复发的早期指标。笔者主要就TgAb在DTC患者中的产生机制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对其良恶性诊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预测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的术前检查指标。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甲状腺手术的513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1例、女性402例,年龄13~80(49.02±12.95)岁。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275例)和恶性组(238例)。检测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患者行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采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分级。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及 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回归、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并预测甲状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2组TN患者的年龄( χ2=26.716 , P=0.000 )、体重指数( t=-2.301, P=0.022)、结节功能状态( χ2=16.882, P=0.001)、结节直径大小( χ2=151.817, P=0.000)、TSH水平( Z=-4.430 , P=0.000)和超声检查( χ2=225.712 , P=0.000)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性别、肿瘤家族史、文化程度、合并症、体重、身高、Tg、TgAb和TPOA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患者的年龄、体重、文化程度、TSH和Tg水平、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检查( OR=1.004、0.980、0.514、1.280、1.002、1.222、0.589,均 P< 0.05)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 OR=1.198, P=0.046)、年龄( OR=0.962 , P=0.001)和结节直径大小( OR=0.251, P=0.000 )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检查( OR=16.390, P=0.000)预测意义较大。 结论:超声检查对预测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结合患者年龄、血清TSH水平和结节直径大小,预测甲状腺癌的价值可能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兰州市成人甲状腺容积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兰州市成人甲状腺容积,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兰州市城关、西固、七里河3个区的年满18周岁并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的汉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B超机进行甲状腺检查。采集研究对象晨尿,检测尿碘;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以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尿酸(Ua)水平。同时,测量身体指标收缩压(SP)、舒张压(DP)、腰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009人,年龄为(43.50 ± 15.16)岁,甲状腺容积为(8.74 ± 3.39)ml。其中,男性534人,甲状腺容积为(9.46 ± 3.43)ml;女性475人,甲状腺容积为(7.93 ± 3.15)ml,男性甲状腺容积大于女性( t = 7.36, P < 0.01)。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重、BMI、SP、腰围、LDL、Ua、TgAb均呈正相关( r = 0.07、0.23、0.33、0.27、0.10、0.27、0.10、0.08、0.07, P均< 0.05),与甲状腺结节、TPOAb、TSH、尿碘均呈负相关( r = - 0.16、- 0.07、- 0.10、- 0.08, P均<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SH、TPOAb、TgAb和甲状腺结节纳入回归方程,标准化 B值分别为- 0.135、- 0.065、0.123、- 0.197。 结论:兰州市男性甲状腺容积大于女性,TSH、TPOAb、TgAb和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纳入2000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40例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手术确诊为DTC时中位年龄为48岁(29~60岁)。分析患者接受首次 131I治疗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或转移发生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确诊复发或转移时的血清及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灶摄碘情况等。采用卡方检验、 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 Kaplan Meier法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发生时间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灶数量、淋巴结转移、首次 131I治疗距离手术间隔时间、首次及末次 131I治疗前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 131I治疗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原位肿瘤T分期、是否有软组织转移、首次 131I治疗剂量有关,原位肿瘤为T4期( P=0.033)、有软组织转移( P=0.008)、首次治疗剂量≤3.7 GBq( P=0.002)的患者更易早期复发或转移。从终止 131I治疗至确诊肿瘤复发或转移期间抑制状态Tg值[Tg抗体(TgAb)阴性者]及TgAb(TgAb阳性者)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复发或转移灶多位于颈部淋巴结,且多为多发病灶。40例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中,仅3例患者的病灶具有摄碘功能,其余病灶均不摄碘。 结论:原位肿瘤T分期、是否有软组织转移及首次 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DTC患者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发生时间的重要因素。多数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病灶均不摄碘,难以采取继续 131I治疗而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及青少年PTC血清TgAb、TPOAb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21岁)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TgAb、TPOAb状态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4例患者,男89例,女215例,年龄5~21岁(中位年龄19岁)。不同TgAb、TPOAb状态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性别、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原发灶位置、原发肿瘤个数及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提示TgAb +组(81例)、TPOAb +组(84例)原发肿瘤特征相对较好。TgAb +组与TPOAb +组在性别、术前Tg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同时TgAb +组与TgAb -组(223例)在原发灶位置、原发肿瘤个数和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TPOAb +组与TPOAb -组(220例)在最大肿瘤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肿瘤直径>2 cm和腺外侵犯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84,95% CI:1.59~5.07, P<0.001; OR=0.32,95% CI:0.17~0.60, P<0.001),年龄≤14岁、术前Tg +、最大肿瘤直径>2 cm是影响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OR=0.34,95% CI:0.18~0.67, P=0.002; OR=2.16,95% CI:1.10~4.24, P=0.026; OR=3.99,95% CI:2.33~6.82, P<0.001)。 结论:建议对儿童及青少年PTC患者术前常规行TgAb和TPOAb检测。术前Tg +、年龄≤14岁、最大肿瘤直径>2 cm及腺外侵犯是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学指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抗体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的1 502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31例,女1 071例;年龄<55岁1 271例,≥55岁231例。根据颈部LNM情况,分为转移组927例与无转移组575例。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TC。将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病理报告中的指标与LNM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将 P<0.05的资料纳入回归分析,确定PTC患者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的不同状态[(+)表示阳性;(-)表示阴性]将患者分为8种亚组。按照TGAb、TPOAb、TRAb的顺序,分别有以下8种状态:1(+++)、2(---)、3(++-)、4(+--)、5(+-+)、6(-+-)、7(-++)、8(--+)。比较两组中一般临床信息、Tg及TSH等方面的差异,构建Tg诊断PTC 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采用回归分析探究血清学指标在PTC发生颈部LNM的诊断价值。 结果:本研究中,相比淋巴结未转移组,转移组中男308例(33.2%)、双侧PTC225例(24.3%)、血清Tg均值为(25.5±2.1)ng/mL,较非转移组中男123(21.4%),双侧PTC69例(12.0%),血清Tg均值(12.9±1.4)ng/mL,均显著增高(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 OR=1.57, P<0.001)、双侧PTC( OR=1.448, P<0.001)、非微小乳头状癌(>10 mm)( OR=1.745, P<0.001)、Tg水平增高( OR=1.007, P=0.002)为PTC患者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Tg在评估颈部LNM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634 [95% CI为(0.636,0.691), P<0.05]。而TSH状态在0.56~1.39( OR=0.375, P=0.013),1.40~2.29( OR=0.422, P=0.003),2.30~5.91( OR=0.466, P=0.004),≥5.91( OR=0.41, P=0.001)不是危险因素。 结论:男性、双侧甲状腺癌、非微小乳头状癌(>10 mm)、和术前血清Tg>29.8 ng/mL为PTC患者LNM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