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鉴定中分析判断男性性反转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1 案例1.1 案例资料张某一家三口,父(被检父)、母(被检母)和孩子(男,21 岁)来所办理亲子鉴定委托,在询问了无输血史,不怀疑孩子为自己的近亲属所生,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采集三人血液数滴制成血痕样本进行亲子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痕預備檢查在幾種試藥内最低感應度之比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綜以上血痕稀釋後之比較試驗,對於各種試藥之最低感應度,均屬不同.例如在甲種試藥內呈陽性,而在乙種試藥或呈陰性.此卽試藥之反應力強弱不一之因也.故在血痕檢査時,運用血痕預備檢査試藥,當先注意預知稀釋度及試藥反應力,庶不至徒勞檢査,且耗檢材也.一般送檢材料往往甚少,不能不加以愼重愛惜.此點乃硏究法醫者所不能不加注意.據上述各法中,以Myer氏法爲最銳敏.血痕雖稀釋至六十萬倍,仍可檢見.Adler氏法,Thevenon氏法,則稀釋至二萬倍,均可檢見,癒瘡本碘酊法只至一千一百倍.香檳氏法只至四百五十倍.故施行血痕之預備檢査,不應只用一兩種方法試檢,應隨其感應度而增強,遍用各法,方爲妥善.一般檢驗血痕預備檢査倘無結果,呈爲陰性,便勿庸再施血痕實性及生物學檢査.起初對血痕之預備檢查如不格外注意,必至貽誤無窮,深足爲戒!脫稿後,蒙林幾博士加以校正,附誌感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RNA生物标志物的血痕形成时间推断模型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筛选血痕中与其形成时间(time since deposition,TSD)具有相关性的RNA生物标志物并构建血痕形成时间推断模型.方法 从文献筛选 12 个候选RNA生物标志物(ALAS2、B2M、HBA、HBB、PPIA、ACTB、GAPDH、SPTB、SNORD24、SNORD38B、5S rRNA、18S rRNA),以let-7g-5p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RCR)技术检测 10 名健康无关个体在 7 个时间节点的 70 份血痕样本,候选RNA生物标志物在 0~180 d范围内的相对表达丰度,筛选与形成时间相关性高的RNA生物标志物,以此构建用于血痕形成时间推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结果 通过GraphPad Prism和SPSS Statistic 22 软件对候选RNA生物标志物的?Cq值(?Cq = Cq 生物标志物-Cq let-7g-5p)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认PPIA、ACTB、GAPDH、ALAS2、B2M、HBA、18S rRNA和HBB这 8 个RNA生物标志物与血痕形成时间具有相关性.根据模型构建需要,选择向后回归法分别基于8个、4 个、2个RNA生物标志物构建血痕形成时间推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留一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选取实验样本和案件样本对模型推断效果进行测试,确定模型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结论 本研究构建和验证了用于血痕形成时间推断的基于多个RNA生物标志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案件样本进行了测试,评估了模型的实战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匹拉米洞与联苯胺在血痕预实验中的灵敏性及DNA损伤检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血液痕迹是暴力犯罪现场最易遗留的一类痕迹,是法医学检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类物证.血痕预实验是利用化学检测的方法从现场大量分布的可疑斑迹中初步筛选可能是血痕的重要方法,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前提.本文比较匹拉米洞法和联苯胺法的灵敏度、对DNA-STR检验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核的损伤情况,以探索匹拉米洞法应用于血痕预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对新鲜全血进行梯度稀释,观察比较检测灵敏度;利用Chelex-100提取匹拉米洞、联苯胺等试剂预检后的血痕样本中的DNA,应用PCR-STR技术及荧光检测技术检测样本的STR分型,观察STR分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后续DNA-STR检验的影响;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联苯胺、匹拉米洞,应用彗星电泳技术评价细胞核DNA的损伤.结果 匹拉米洞法可检测的最低血红蛋白浓度为25μg/mL,灵敏度低于联苯胺法(5μg/mL);DNA-STR有效分型率为96.67%,远高于联苯胺法(18.09%);联苯胺组彗星尾长为52.40±9.21、尾距为43.29±4.85、尾部DNA含量为16.25±2.35,显著高于匹拉米洞组. 结论 匹拉米洞法可用于血痕预实验,对血痕中DNA的损伤、对DNA-STR分型的影响均低于联苯胺法,可替代联苯胺作为新的法医学血痕预实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联苯胺试验对血痕DNA检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对血痕DNA检验的影响.方法 制作含1μL静脉血的滤纸血痕970份,其中10份为对照样本,960份经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分别处理后,采用Chelex-100法和硅珠法提取DNA,AmpF詛STRTM IdentifilerTM Plus PCR扩增试剂盒进行复合扩增,对比各组STR分型结果.结果 联苯胺试验后立即提取DNA,硅珠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为(3.80±1.34)个,而Chelex-100法均未获得STR分型结果;联苯胺试验后干燥处理,硅珠法有13例(21.7%)获得全部STR基因座分型结果,且STR基因座检出数[(12.90±1.49)个]远高于Chelex-100法[(4.70±1.96)个](P<0.05);加入冰醋酸后立即提取DNA,硅珠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为(9.40±2.09)个,而Chelex-100法均未获得STR分型结果;只加冰醋酸后干燥处理以及只加四甲基联苯胺乙醇饱和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方法均获得完整15个STR基因座分型结果.结论 联苯胺试验对血痕的后续DNA检验有很大的影响,Chelex-100法不适合联苯胺试验后血痕的DNA检验,联苯胺试验后干燥处理及采用硅珠纯化的方法可有效提升联苯胺试验后血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荧光标记探针检测叶酸代谢相关SNP用于多种样本免提取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3个SNP位点的荧光标记探针多重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以及MTRR基因A66G 3个SNP位点所在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采用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通过熔解曲线Tm值区分特定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标记探针多重检测方法,能在单管中同时对3个SNP位点的野生、突变以及杂合基因型进行清晰准确的分型.该方法在抽提DNA样本、口腔拭子以及滤纸血痕样本中均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论 成功的建立起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稳定、通量较高、结果易判读、适用于多种临床样本类型的叶酸代谢相关SNP检测方法.可以对育龄妇女的叶酸个体化补充进行临床指导,对叶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多种新生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痕颜色时序性变化的实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人血痕数字图像颜色变化的时间规律,为推断现场血痕经过时间提供一种无损、简便、客观的方法.方法 制备白色纺织物载体上人50μL血量的血痕标本,置于不同环境中(室温黑暗、室温自然光照和4℃冰箱),在不同血痕经过时间应用数码相机对血痕进行图像采集,通过数字图像分析技术(MATLAB)提取血痕图像的6种参考指标数值(RGBCYM),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应用数码相机可以获得不同环境条件下50 μL血-量血痕的数字图像.在血痕经过时间888 h内,反映血痕图像颜色变化的6项参数指标中,R值(红)、Y值(黄)、M值(品红)与血痕经过时间呈负相关,G值(绿)、B值(蓝)与血痕经过时间呈正相关,C值(青)规律性不明显;其中M值(品红)与血痕经过时间的相关性最好,C值(青)与血痕经过时间的相关性最差.结论 应用数码相机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获得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反映血痕经过时间的回归方程,为法医学血痕经过时间推断提供了一种无损、客观的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痕特异性mRNA标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痕是案发现场尤其是命案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物证,而血痕的正确组织来源推断是当前鉴定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法医物证学的不断发展,以mRNA(messenger RNA)为基础的体液斑迹组织来源鉴定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血痕免疫学检测的新型方法,已经越加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提取生物物证的RNA与DNA的目标,建立体液斑迹鉴定与DNA分型兼容的方法,有利于现场重建,提高生物物证的证据效力,完善证据链.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痕总RNA提取、逆转录、荧光特异引物扩增、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分析等步骤的血痕来源推断技术平台.实验共采集制备了40份的中国人群(女性)外周血、16份月经血样本,筛选了5个外周血标记:HBA、HBB、GYPA、SPTB、ALAS2,2个月经血标记:MMP7、MMP11,构建了一个囊括外周血、月经血特异标记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结果显示mRNA技术为基础的鉴定血痕来源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建立了血痕RNA检验的遗传分析仪结果判读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体化微量血痕成像及遗留时间分析装置的研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发一种血痕成像及遗留时间分析装置,为推断现场血痕遗留时间提供一种无损、简便、客观的方法.方法 基于数字成像及色彩模式分析原理,应用装置中移动终端部分采集不同遗留时间血痕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获得反映不同血痕遗留时间血痕图像颜色变化的6项参数(R、G、B、C、Y、M)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血痕遗留时间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方程,将方程植入装置软件系统,实现血痕遗留时间智能推断,并对装置的性能和时间推断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 研发的一体化现场血痕成像及遗留时间智能推断的装置,可以进行现场血痕图像快速采集,结合相关智能软件可实现对现场血痕遗留时间的自动分析推断.装置盲测实验中,自然光照密闭环境、黑暗密闭环境组检测准确率均为95%,自然光照通风组准确率为80%.结论 该一体化微量血痕成像及遗留时间分析装置可进行血痕遗留时间推断,操作方便,为血痕遗留时间推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多种遗传标记甄别全同胞和半同胞关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1例全同胞关系存疑案例的鉴定,探讨多种遗传标记的综合使用在甄别同胞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提取4名受检者(张1、张2,男性;张3、张4,女性)血痕DNA,使用EX20 STR试剂盒扩增检验常染色体基因座,X19试剂盒扩增检验X-STR基因座,Data Y24 STR试剂盒扩增检验Y-STR基因座,一代测序技术分析线粒体DNA高变区Ⅰ和Ⅱ的SNP多态性.结果 基于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的IBS评分结果提示:张2、张3、张4之间存在全同胞关系,无法判断张1与张2、张3、张4之间的全同胞关系;基于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的ITO法、判别函数法计算结果,支持张2、张3、张4之间存在全同胞关系,提示张1与张2、张3、张4存在半同胞关系;依据X-STR基因分型和线粒体DNA高变区检测结果,提示张1、张2、张3、张4为同一生母,同时Y-STR基因分型结果排除张1与张2为同一生父,进一步支持张1与张2、张3、张4为同母异父半同胞关系,并得到根据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结果重建父母基因型的验证.结论 对于同胞关系鉴定,需要综合应用各种遗传标记(包括常染色体STR、性染色体STR、线粒体DNA序列等),综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包括IBS评分、ITO法、判别函数法和家系重建等),互相验证和支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定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