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罢极之本"探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肝者,罢极之本"是对肝生理功能的高度诠释,肝主筋,司一身之运动,肝藏血,血舍魂,魂随神往,与精神意识关系密切,"罢极"所主不仅包括肢体运动的劳累,还包括精神的疲乏.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以躯体及精神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随气、血、津液等全身性、多系统症状,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虚劳"范畴,病机演变与肝密切相关.从肝之生理功能、特性、气机运动等方面分析,立足于肝虚,并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从补肝体、温肝阳、升肝气、调升降四个方面论治CFS,以期为CFS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从"肝藏魂"论治儿童NREM觉醒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儿童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觉醒障碍是儿科常见的睡眠问题,常因睡眠剥夺与情景压力等启动.本文认为小儿体禀少阳,神气稚嫩,神怯易惊,当儿童受外界惊吓或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痰火内生,肝魂易扰,魂不归于肝,以致表现为睡中坐起、梦游以及夜惊.结合"肝藏血,血舍魂"以及"随神往来谓之魂"之理论,立足小儿体质及病理特点,临床治疗可通过清肝化痰、敛魂安神,达到魂安神静的状态,从而治疗儿童NREM觉醒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孔令诩运用调肝三法治疗心胃疾病临证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舍魂,心得肝助而血脉通利,肝得心助而肝体柔和,情志得舒;“补脾必以疏肝,疏肝即以补脾”,调脾健胃当与疏肝并举;心胃相关,经脉相系,心中少火下行,温胃降纳腐熟;脾胃纳运有常,化生气血,心神得养.中国中医科学院孔令诩教授治疗心胃诸疾守证而不限于症,不仅考虑心胃更是时时顾护肝性,体阴而用阳,从肝气、肝阳和肝阴角度提出调肝三法:疏肝、凉肝与柔肝,临证舌脉合参辨证施治,以柴胡、郁金、川楝子、枳壳、香附、枳壳等疏肝解郁,丹皮、栀子、黄芩、龙骨、牡蛎等镇肝凉肝,麦冬、白芍、沙参、生地、龟板、酸枣仁等柔肝润肝,临证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燕池教授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刘燕池教授治疗失眠及高血压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刘老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方法:共收集经刘燕池教授诊治的失眠及高血压患者145例,其中失眠患者70例,高血压患者75例.利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失眠: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酸枣仁、百合、茯神、远志、石菖蒲、合欢皮、柴胡、麦冬、当归、石斛;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高血压: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薄荷、葛根、菊花、天麻、夏枯草、杜仲、珍珠母、石决明、地龙、当归.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刘燕池教授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善用滋阴清热之品,使肝血肝阴得调,肝血舍魂,魂安入肝,阴阳平和,这与刘老重滋阴的学术思想是相符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未阐明.故本文结合现代神经、精神、心理、认知等理论,从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明确其在精神活动生理、病理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调肝魂"论治精神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肝阳虚论乌梅丸在失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肝阳虚"理论,从肝阳虚衰,疏泄失职,血无所藏,魂游于外论述肝阳虚所致欲寐不得眠,乱梦纷纭,睡眠周期紊乱的主要病因,提出此类失眠的治疗以温肝阳,恢复肝主疏泄、藏血、舍魂的生理功能为主,打破了以"滋阴养血,解郁安神"之法治疗肝致失眠的传统方法.乌梅丸能温补肝阳,恢复肝发挥生理功能的源动力,兼助肝体,复肝用、敛肝魂、清虚热,与肝阳虚所致失眠病机相合,为临床肝阳虚失眠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肝藏血,血舍魂"溯源于《黄帝内经》的藏象学说,依据对该理论的解读,发现失眠的发病与肝紧密相连,其病因病机之本质在于"肝不藏魂".本文首先从魂与阴阳出入、营卫运行及肝脏气血三个角度论述了"肝魂"与失眠中医病机的相关性,且发现当代学者的研究结果与之相契合;其次现代实验研究探索更进一步验证了基于"肝藏血,血舍魂"论治失眠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后本文分别从和气血安肝魂、畅气机调情志及心肝神魂同治三条思路来论治失眠,并介绍导师运用自拟滋水清肝饮治疗阴虚肝郁、血不养魂型不寐的处方与治法,以期对后世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探析失眠的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失眠病因病机复杂,基于《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从脾胃探析失眠病机,认为神魂失养、痰湿阻滞、营卫失调、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均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应用健脾养血、安神舍魂,燥湿运脾、化痰理气,健脾益气、调和营卫,调畅脾胃、交通心肾方法,从调理脾胃出发治疗失眠,为临床论治失眠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六经"开、阖、枢"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六经"开、阖、枢"理论由《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首次提出,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四时阴阳气数离合的变化,因三阴三阳的气数不等,各有出入,而反映出"开、阖、枢"的具体表现形式,四时阴阳变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开、阖、枢"的功能形式来完成的.及与人体之阴阳"开、阖、枢",则是对六经气化功能状态的高度概括,阴阳"离"则有开、有阖、有枢,阴阳"合"则为一阴一阳.阴阳的"离"与"合"既分工又合作,分则三,合则为一."开、阖、枢"是以六经的标本中气为物质基础,以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功能状态.太阳为老阳、巨阳,守正御邪,气机为开,因此而敷布营卫,通畅津液;阳明为"两阳合明",多气多血,气机为阖,而善蓄能纳阳,腐熟水谷;少阳为初生之阳,生机盎然,气机为枢,主枢转阴阳,沟通表里,贯通上下,畅达脾胃;太阴为老阴,老成持重,居阴之表,气机为开,而主运化精微,化生营气,吐故纳新;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盛极,气机为阖,故主阖禁阴气,藏血舍魂,蕴以生阳;少阴为初生之阴,心肾朋居,水火并蓄,气机为枢,而能既济水火,交通心肾.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六经病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肝藏魂"治疗多梦症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多梦症是以睡眠周期内反复出现恐怖不安或焦虑的梦境体验为特征的睡眠障碍类疾病.基于"肝藏魂"理论探讨多梦症病因病机和综合疗法的辨证论治思路.中医学认为多梦症是肝脏受邪,肝不藏魂,魂不守舍,肝魂妄动所致.基于"肝藏魂"理论治疗多梦症采用情志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以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其中情志疗法包括移精变气法、从意共情法、情志相胜法、惊者平之法.药物治疗从肝论治,水不涵木、肝魂妄动证应用滋水涵木、养阴安魂法;神虚胆怯、肝失藏魂证应用安神定志、收摄肝魂法;痰火内扰、肝魂浮越证应用清热化痰、泻火安神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