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调周法结合应时方组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使用应时方组调节机体阴阳周期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试验组辰时(早8 点)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酉时(晚6 点)和亥时(晚10 时)服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对照组每日服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早、中、晚分3 次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2 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FS-14)、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41%(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试验组在睡眠时间、日间功能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试验组FS-14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ORT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在治疗后血清CORT水平更低.结论:从调节机体阴阳角度,结合方组天王补心丹加补中益气汤的形式用药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机制,降低血清CORT水平,从而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天王补心丹对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加味天王补心丹(JWBXD)对模拟高原暴露大鼠失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①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JWBXD(9.6 mg·kg-1)组、模型+天王补心丹(TWBXD,9.6 mg·kg-1)组和模型+地西泮(DZP,3 mg·kg-1)组.大鼠进行植入子手术,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置入模拟5000 m海拔高原的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内,连续7d.每天9∶00 ig给予相应药物,采用无线生理信号遥测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和睡眠分析,观察药物对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的影响.②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造模和给药同①,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并监测体重,造模第7天测试前肢抓力.采用ELISA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和褪黑素(MLT)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昼夜节律基因节律周期调节蛋白2(Per2)、时钟节律调节蛋白(Clock)、隐花色素节律调节蛋白2(Cry2)、脑-肌肉Arnt样蛋白(Bmal1)、孤核受体REV-ERBα(NR1D1)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以及松果体组织中褪黑素合成酶乙酰5-羟色胺O-甲基转移酶(ASM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总时间减少(P<0.01),觉醒时间增加(P<0.01),慢波睡眠显著减少(P<0.05),片段平均持续时间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DZP,TWBXD和JWBXD均能延长低氧环境中大鼠睡眠时间(P<0.01),有效抑制觉醒(P<0.01);DZP和JWBXD能够延长慢波睡眠时间(P<0.05,P<0.01),TWBXD无明显作用;JWBXD能够延长模型大鼠慢波睡眠片段平均持续时间(P<0.01),而DZP和TWBXD无此作用.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力显著下降(P<0.01);血清ACTH,CRH和CORT水平升高(P<0.05,P<0.01),MLT水平降低(P<0.05);下丘脑Per2,Cry2,GSK-3β和NR1D1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Bmal1和Clock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松果体内ASMT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模型+JWBXD和模型+TWBXD组大鼠前肢抓力增加(P<0.01),模型+DZP组前肢抓力无显著变化;模型+JWBXD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减少(P<0.05),模型+JWBXD、模型+TWBXD和模型+DZP组血清CRH含量降低(P<0.01)而MLT水平升高(P<0.01);模型+JWBXD组大鼠下丘脑Per2,Cry2,GSK-3β和NR1D1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而Bmal1和Clock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模型+TWBXD组下丘脑Bmal1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NR1D1表达水平增加(P<0.05),模型+DZP组下丘脑Per2,Cry2和NR1D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模型+JWBXD组、模型+TWBXD组和模型+DZP组大鼠松果体内ASMT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JWBXD可改善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结构,增加大鼠慢波睡眠持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核心时钟蛋白表达、促进MLT分泌及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时脏"理论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时脏"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其内容蕴含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五脏一体"和"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中医学认为,PSCI病位在脑,但痰、郁、虚、瘀等致病因素皆由五脏病损所致,因此,单纯从脑论治PSCI难免局限.本文基于"时脏"理论从四时五脏分别论述PSCI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春季气机失调则选用逍遥丸以疏肝解郁理气机,夏季血少神伤则选用天王补心丹以养血宁心安脑神,长夏脾虚痰阻则选用开心散以健脾醒神除瘀滞,秋季气少魄离则选用温肺降浊方以补肺降浊养神明,冬季髓减毒生则选用地黄饮子以豁痰填精益神智.从"时脏"理论论治PSCI体现出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为PSC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测定的天王补心丸质量控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天王补心丸临床上已有一定疗效,但严重缺少较全面的质量控制,以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天王补心丸指纹图谱和7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寻找天王补心丸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为其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建立了 15批天王补心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共标定了 25个共有峰,指认出13个成分,对其中7个药效成分(α-亚麻酸、丹酚酸B、甘草酸、五味子醇甲、β-细辛醚、3,6'-二芥子酰基蔗糖和藁本内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得到控制天王补心丸质量稳定性的关键药效物质为3,6'-二芥子酰基蔗糖、α-亚麻酸和β-细辛醚.结果表明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提示3,6'-二芥子酰基蔗糖、α-亚麻酸和β-细辛醚是保障天王补心丸批次间质量稳定性的关键药效物质,可较为全面地对天王补心丸进行质量控制,为其质量评价和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脏气不足论治抑郁症伴失眠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性疾病,而失眠是抑郁症患者的首发和常见症状.抑郁症伴失眠病机可归纳为以五脏气虚为本、五神不守于舍为标,故以补益脏气、解郁安神为基本治法,并根据所虚之脏,分而治之.肝气不足者,予丹芪散加减以补气疏肝、摄魂解郁;心气不足者,予大补心汤加减以益气养心、开郁助眠;脾气不足者,予人参归脾丸加减以健脾安意、调畅气血;肾气不足者,予肾气丸加减以补肾守志、养神解郁;肺气不足者,予补肺汤加减以补肺镇魄、调理宣降.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运用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悸验案4则
编辑人员丨2023/9/23
心悸是指因外感或内伤引起的,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早在《伤寒论》中就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89的记载,可见运用经方治疗心悸历史久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伴情绪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便秘症状、情绪障碍及血清 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并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MRI)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 2021年8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阴虚肠燥型FC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脱落 5 例,治疗组脱落 6 例).对照组予聚乙二醇散剂口服治疗,治疗组使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口服治疗,2 组疗程均为 8周.治疗前后观察 2 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等)变化,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随机抽取 40 例患者(治疗组 21 例、对照组 19 例)进行大脑静息态fMRI扫描,分析大脑低频震荡振幅(ALFF)的变化特征.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P<0.01),HAMD、HAMA、SCL-90 中抑郁及焦虑因子评分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 组血清 5-HT、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VI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fMRI扫描发现,治疗后 2 组负责情绪调节的前扣带回、眶额回、海马脑活动降低,负责躯体感觉及控制运动的辅助运动区、中央前回的脑区活动增加(P<0.01),此外,治疗组在情绪唤醒网络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下丘脑等脑区也存在活动减少(P<0.01).结论 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在缓解FC患者便秘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其抑郁及焦虑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负责情绪、躯体感觉以及HPA轴等脑区的活动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 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茯苓、麦冬、茯神、黄芪、川芎、黄芩;常用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用药性味以甘平温、苦寒为主;药物归经以入心经药最多,其次为入脾经、肺经、肝经;出现次数较多的核心药物有甘草、人参、肉桂、酸枣仁、麦冬、茯苓、茯神、黄芪 8 味;通过综合分析得到 13 个核心药对组合.结论 唐宋时期辨证治疗不寐主要以补虚、清热、安神为主;从唐宋时期用药上来看,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不寐之本在于安神;常用药对以人参为中心,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养心汤三个著名安神方剂都包括药对中的药物,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失眠障碍的临床治疗十分复杂.药物治疗依然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合理有效的用药是治疗的关键.传统西药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中医科学对失眠障碍的治疗也有很长的历史,中药制剂治疗失眠在我国也很普遍.枣仁安神胶囊是由酸枣仁、丹参、五味子一起制成的中成药,具有镇静催眠、补心安神等功效.有研究显示其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且毒副作用小.临床主要用于养血安神及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烦、健忘等症.现对近年其治疗失眠障碍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阶”论治肺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癌的发生发展及疾病的终点事件始终处于一个恒动的的变化过程中,即不同时间段的机体及疾病处于不同阶段.依据肺癌的病程特点可将其分为围手术期、围放化疗期、康复期和姑息期等4个不同的病理阶段以进行辨证论治.围手术期分为术前及术后两个阶段,术前阶段宜“肝胃同治”,以疏肝和胃为法,运用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等加减;术后阶段,元气损伤,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故当予以调补元气、理气化瘀等,常用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等加减.围放化疗期主要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为主,故此阶段配合中药的目的在于减毒增效、恢复正气,用香砂六君子汤、龟鹿二仙胶合当归补血汤、桂屏合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沙参麦冬汤、竹叶石膏汤、左归饮、益胃汤、天王补心丹等加减.康复期的病理特点是“无瘤”且正气基本趋于恢复直至正常,治疗目标为抗肿瘤复发转移.其治疗应根据机体正气恢复的情况,平衡好攻邪与扶正的关系,方用“肺金生方”加减.姑息期的患者大部分属于晚期,以正虚为主,标实为次,此阶段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可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