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联合补肾疏肝散结汤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乳腺包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其他伴随症状)、乳腺超声指标、血清性激素[孕酮(P)、泌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疾病复发率,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乳腺超声指标、PRL、E2水平均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同期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乳腺疼痛等不适症状,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乳腺超声指标,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陈霞波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霞波教授将糖尿病分为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同糖尿病四期辨证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形成"防-治-养"的健康管理模式,遵循整体观,从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阶段论治.原始期的基本病机为真气不足,主要病在脾、肾两脏,脾虚者常以六君子汤健脾助运,肾精不足者以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精,对于肝郁引起脾虚者常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疏肝健脾.前驱期,病位在肺、脾,往往虚中夹实,常用参苓白术散、升清降浊汤、参麦四君汤合芪归玉精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或人参白虎汤等治疗.根据消渴期气化失常、气郁燥热的基本病机,常用白虎汤、升清降浊汤、舒情宁心汤、肾气丸等治疗.逆归期,病位涉及心、肺、肝、脾、肾等诸多脏腑,陈教授常采用五体辨证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诊断,治疗上主张调整阴阳,以调复气机,化痰散瘀,养血活络,调和营卫为主要治法.陈教授认为,对病未发者给予饮食、运动的宣教和指导,中药调体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已发消渴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可能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逆归期患者,通过五脏和五体辨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带病延年;对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予膏方调理,扶正与祛邪兼顾,以增强体质,调节脏腑机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陈贵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陈贵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陈贵珍教授于2016年1月—2023年10月治疗PMS的有效临床处方并建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频次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的使用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网络图形以及Apriori算法根据设置条件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26.0对排名前20位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处方239首,涉及236位患者,使用中药191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为失眠、月经紊乱、情绪障碍;用药频次前5位依次为茯苓、山药、山萸肉、炒酸枣仁、炙甘草,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获得药物组合48个,以山药-山萸肉-茯苓为代表;聚类分析显示大致可分为3类,以六味地黄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组方的药物为主.结论:陈贵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癸竭、脾虚肝郁,治以补肾益癸、健脾和癸、疏肝条癸为法,常用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汤、逍遥散汤剂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白彦萍基于藏象学说辨治皮肤屏障受损之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可以防止外界刺激对身体造成伤害.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而持续存在的皮肤炎症也会进一步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白彦萍教授以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理学,提出可通过调节五脏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思路,认为对于皮肤屏障的正常运作来说,心是动力,肺是护持,脾是供给,肝是枢纽,肾是根本.提出可从五脏辨治皮肤屏障受损:清心降火、利湿解毒,予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导赤散化裁;益肺固表、止汗御邪,予玉屏风散类方治疗;健脾清胃、除湿止痒,予除湿胃苓汤加减;疏肝清热、健脾和营,予加味逍遥散化裁;补肾养血、润燥止痒,予当归饮子加减.验之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赵永厚运用神志病体用学说分期论治精神分裂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总结赵永厚基于神志病体用学说分期论治精神分裂症的临证经验.根据神志病体用学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位在脑,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提出从"脏腑-气血-脑神"角度阐释精神分裂症病机,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脑体失养导致神之体用功能失常.临证将精神分裂症分为四期论治,主张治以体用同治法,即发病前驱期用六味地黄汤合四逆散加减以补肾益髓、疏肝理脾;急性发作期痰热互结证用赵氏抑狂汤加减以清热祛痰、醒脑安神,痰热伤阴证用礞石滚痰丸合增液汤加减以清热祛痰、滋阴安神;慢性治疗期用愈癫汤加减以消痰化瘀、行气醒神;康复调理期用神安丸加减以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2005~2015年文献的闭经患者的中医证治特征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文献分析闭经的中医证治特征,以期对提高闭经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 以“闭经”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中2005年至2015年发表的文章,检索到的556篇论文,自制文献信息调查量表,对每篇论文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闭经的中医证治特征.结果 以闭经作为主要疾病或症状来研究的556篇论文,其中有34篇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的杂志较广,中医类期刊22种,西医及综合类期刊9种.论文类型主要有专家经验介绍,闭经病因探讨等.在177篇提到闭经证型的论文中,常见证型有:肾虚证、痰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等.在111篇提到闭经中医治则治法的论文中,常用的治法有补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在113篇提到中医方剂的论文中,除45篇为自拟方外,其余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逍遥散、血府逐瘀汤等.在281篇提到中草药的论文中,使用频次高的草药有当归、熟地黄、川芎等.结论 探讨闭经的中医证治特征能为闭经的临床证候诊断、遣方用药提供指导性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腺性膀胱炎作为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病情迁延反复,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其潜在的致癌性决定了必当以手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手术及术后化学药物治疗并没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身心负担.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治疗本病的方法和经验认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灌注或中成药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还可降低手术和西药灌注疗法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在临证遣方和成药制剂方面给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备选方案,同时也提高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运用西医治疗根除病变组织,中医结合病因病机采用固本祛邪疗法治疗可降低成本,提高临床疗效.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存在的问题是,中医药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尤其缺乏远期疗效的观察,导致结论缺少循证医学证据,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今后研究重点应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上,以循证医学理念,开展多学科合作,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蓝肇熙名老中医治疗运动性耳鸣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运动性耳鸣是临床运动性疾病的疑难杂病,属于耳鸣的一种,蓝肇熙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之理论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四川盆地一年的运气,认为耳鸣应遵循“肝寄窍于耳,心开窍于耳,肾在窍为耳,取决于胆也”之理论,治宜疏肝气、泻心火、滋肾阴及利胆气的原则,处以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芩连温胆汤、逍遥散与地黄汤加减,疏肝泻心、健脾补肾,临床上效如桴鼓,故现将其经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袁秀丽“疏肝补肾调神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总结“疏肝补肾调神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并附以临床医案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袁秀丽教授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与五脏关系密切,肾虚是发病之本,肝郁是发病之标,痰瘀交结为发病之因,并阐述其病机.治则治法为:针刺以补肾调神为主,多选肾经及督脉穴位,源于肾生髓、督入络脑的理论,结合中药以柴胡疏肝散和补阳还五汤加减,旨在疏肝行气化瘀,因五脏各藏其志再配合情志疗法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治法方药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白噬水平变化的情况,探讨不同治法方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汤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选用糖水偏好实验作为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糖水偏好率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LC3绿色荧光增强,各给药组大鼠荧光强度均减弱,四逆散组减弱程度较为明显;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C3 Ⅱ/LC3 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上述表达趋势均显著逆转(P<0.01),其中四逆散组逆转程度最为显著.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存在自噬功能异常,四逆散、四君子汤、右归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过度自噬有关,疏肝方药对自噬活性的下调效果优于健脾、补肾方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